資産管理公司知難而進拓空間

    加大不良資産處置力度,加快業務轉型,已成為四大金融資産管理公司的共識。縱觀年初的工作會議,信達、華融、長城、東方4家公司宣佈,今年至少將回收現金295億元,並促進公司由單純的資産處置型向包含投行業務在內的綜合型機構方向發展。

    客觀地講,四家公司經過3年來的工作,手中的不良資産狀況越來越差,處置難度越來越大,要增加現金回收總額、進一步提高現金回收率,可謂前路多坎坷。但是,四家公司依然使出渾身解數,以求不辱使命。信達的目標是處置資産原值550億元,其中呆賬貸款終極處置60億元,問題嚴重類貸款處置300億元;收現100億元,其中處置債權資産收現50億元,債轉股收現50億元。長城提出,要處置資産400億元,收現60億元,並力爭使累計現金回收率達到10%以上。東方力爭收現50億元。華融的保底目標是收現85億元,比上年增長6.3%。

    業內人士分析,資産狀況越來越差,處置難度越來越大,是客觀存在的必然趨勢,但四家公司完成今年的目標仍有潛力與空間:其一,國民經濟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為不良資産處置提供了良好的宏觀環境;其二,我國對內對外開放搞活力度加大,為外國資本和民間資本涉足不良資産處置提供了寬鬆的條件;其三,國家整頓市場經濟秩序、打擊逃廢債的力度不斷加大,金融法制不斷健全;其四,金融資産管理公司經過三年多的資産處置實踐,已經積累了豐富的處置經驗,隊伍越來越精良。

    更為重要的是,四家公司業務不斷推陳出新,將繼續提升不良資産處置效率。四家公司在處置過程中,逐步實現了業務手段的綜合化和多元化,採取了諸如國際招標、資産證券化、信託分層等手段和工具,提高了處置工作的技術含量。據悉,長城將廣東兩地區580戶、34億元不良資産整體打包轉讓給外資的談判,已進入實質性階段;華融正準備組織第二輪對外資産處置招標;東方正與外商、臺商談判,計劃打包出售新一批不良資産;信達與德意志銀行簽署的資産證券化和分包所有協議,更讓人們看到了利用資産證券化手段處置不良資産的曙光。

    

    不過,業內人士認為,資産公司的業務創新還需制度支援。尚待兩家主管部門批准的信達方案,與人們期待已久的資産證券化方案尚有一段距離。該項目啟動後,由德意志銀行主持在境外發債,國內投資者暫時還無緣參與這一新的投資産品。而早在去年8月就率先提交資産證券化方案的華融公司,其方案因與目前相關的法規不配套,而不得不擱淺,重新在此基礎上設計信託分層處置方案。專家們建議,為推動不良資産證券化進程,助推資産公司業務創新,有關部門應儘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配套政策。

    

    做大投資銀行業務,擴大證券承銷、上市輔導和諮詢顧問等中間業務,將成為四家公司今年工作的另一個重點。四家公司在年度工作會上相繼明確了這一點。據統計,四家公司已為超過10家企業完成上市輔導(已上市除外)。應當説,四家公司成立後在投行領域的業務發展取得了不少突破。長城重組渝鈦白成功後,信達在鄭百文重組、華融在ST東海、ST深中華和ST猴王的重組中都取得了一定突破,並且在擔任分銷商、副主承銷商、主承銷商方面均實現突破,使得其成為證券市場上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隨著不良資産處置進度的加快,金融資産管理公司的前途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打開東方公司的網頁,有一項線上調查———“您認為中國的資産管理公司的發展前途怎樣?”記者發稿時查看了結果,共有1236人參與調查,認為完成任務後將依法關閉的256人,佔20.71%,發展成商業性資産管理機構的325人,佔26.29%,發展成投資銀行的428人,佔34.63%,發展成國有控股投資公司的227人,佔18.37%。

    有專家分析認為,當四家公司的政策性使命完成後,必將以其專業的經驗參與不良資産的商業性管理和處置。資産公司在拓展投行業務時,要防止認識上的偏差,不要單單認為從事證券承銷工作即是步入投行領域,資産重組、財務顧問等都是投行業務範圍,而且資産公司的最大優勢正是在不良債權的管理處置、債務重組方面,而非證券承銷。因此,四家公司在完成國家賦予的歷史使命的同時,應積極嘗試利用多種投行手段管理和處置不良資産,從而為今後的長遠發展拓展出一方天地。

     (中證網) 2003年2月14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