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位金融高官履新後的中國金融之路

    前不久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充分發揮金融支援經濟增長的重要作用,保持貨幣供應量的適度增長,規範和引導銀行、證券、保險業健康發展”,“穩步實施金融體制改革”。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才有了周小川、尚福林、吳定富三位中國金融高官的履新。

    在金融體制改革任務日益凸顯的今天,這一調整意味著什麼呢?

    周小川執掌央行

    周小川簡介

    2002年12月28日,54歲的周小川接任58歲的戴相龍出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成為該行50餘年來的第11位行長。

    周小川出生於1948年1月,1975年畢業于北京化工學院,1985年在清華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主修經濟系統工程專業。

    2000年2月,在新華社宣佈其任職證監會消息的第二天,股市開盤即大漲。這被視為“業界和投資者對周小川均抱以高期望的信號”。

    此前,周小川在銀行界已經有很多經歷。1991年出任中國銀行副行長。之後,他擔任過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1995年)、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1996年)、中國建設銀行行長(1998年)。

    由在任的證券監管機構主要負責人調任央行行長,是金融監管系統幹部任免歷史上的第一例。九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的這一決定,至少表明瞭當局對周小川在證監會工作成績的肯定。

    證監會:風雨兩年間

    周小川給人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一句平常不過的話:“市場決定的事交由市場決定”。在他證監會主席的任期內,備受欺淩的投資者喜歡稱他為“小川主席”,因為他説:“證監會保護所有投資者的利益,證監會應充當裁判。”

    這讓人聯想到透明和誠實成為了2002年華爾街最熱門的話題。歷史總是在看似簡單的重復中開始邁進。

    在過去的700多個日子裏,周小川所領導的中國證券市場當然也是爭議最多的市場化試驗場之一,但批評家們的言論換來的是周小川和他的同事們更加堅決地進行著一系列革新。雖然中國的股市付出了下跌40%的代價,然而也及時避免了更多的不可避免的損少。

    有業界權威人士這樣評價:周小川在任期內,最大的貢獻即是堅定地選擇了資本市場的市場化方向,具體而言,主要業績有兩個,一個是簡化了證監會的行政審批,一個是推行了發行方式的核準制。

    不過,也有人認為,由於周小川的理念與中國現有的法制體系並不完全配套,導致了其某些構想和措施顯得過於理想,以至於對市場産生大的震蕩。比如:B股市場的突然開放,國有股減持的反覆,券商佣金下調等等。

    還記得2000年2月,周小川擔任證監會主席時給業內精英人士發郵件稱自己位居凶險之職,希望得到大家幫助的話。但現在,他的表現顯然已經使他對未來的變數充滿了自信。

    銀監會:周小川給我們的想像

    由證券監管機構主要負責人調任央行行長,對於加強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的協調,無疑是積極的。戴相龍在任行長期間,就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中央銀行支援資本市場發展,希望更多的儲蓄存款投向資本市場。而深化我國金融體制改革,從整體推進改革的角度而言,自然需要具有全面金融工作經驗和總體把握能力的人選。

    周小川充當了這樣的人選,他歷任央行副行長、外匯管理局局長、中國證監會主席,具有銀行、外匯、證券監管工作的豐富經驗。由他出任新一任央行行長,將有利於整個金融系統的協調管理,有利於銀證全方位協調與合作,進而促進金融市場的新一輪創新和發展。

    央行的使命無非就是使一國的貨幣變多或變少,在日益擴張性的貨幣政策為中國經濟注入活力的同時,從長遠來看,更有意義的是周小川和他的同事們能否給未來注入信心。

    有業界權威人士這樣評價:周小川是國內貨幣政策的頂尖專家,擅長政策的設計,而非監管。

    央行兼具制定貨幣政策及監管銀行兩項職能,為穩妥處理好金融風險,將在近期把央行的銀行監管工作加以分拆,設立銀監會。銀監會與央行將有明確分工,銀監會接管全國所有中外資銀行、信託機構及財務公司、農村金融機構等的監管工作;央行則專責制定及施行貨幣政策,並制定國家外匯政策與管理業務。

    周小川出任央行行長,無論是為正在籌建中的銀監會,還是整個金融改革,都留下了許多想像的空間。

    金融改革:一段漫長的路

    橫在周小川面前的是一個在世界經濟缺乏亮點的2002年仍保持8%增長的經濟體,目前對他來説,嚴峻的挑戰主要來自國有商業銀行上萬億元的不良貸款,棘手之處就在於1999年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曾經以1.4萬億元的規模進行了剝離。這一跡象表明我們在擁有一個總體健康的宏觀經濟的同時,微觀經濟仍在某種程度上低效運轉。

    有經濟學家指出,亞洲經濟的一個突出矛盾就是實體經濟與金融體系的巨大偏差。在實體經濟中可以有最誠實肯幹的商界精英,但是在金融領域裏,灰色交易和眾多禁忌成了新興市場的商標。但現在以周小川為代表的新一代金融領導者將會掌管最大的新興市場國家的未來。

    早在1986—1987年期間,周小川在擔任國務院體改方案領導小組成員兼任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所副所長時就與吳敬璉、樓繼偉等學者一起,關注和把握中國經濟體制改革中出現的各種新矛盾和新問題。15年過去了,當年十分活躍的青年改革學者,而今將如何繼續他的改革試驗呢?

    54歲的周小川和比他小3歲的尚福林是未來幾年內領導中國經濟發展的經濟高官隊伍中最先浮出水面的兩位,他們以及這支隊伍也必將為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貢獻自己的智慧。

    

    證監會步入尚福林時代

    

    尚福林簡介

    

    2002年12月27日,中國農業銀行行長尚福林接替周小川出任中國證監會主席。兩年前,尚福林幾乎在周小川走馬上任證監會主席的同時出掌中國農業銀行。

    

    尚福林,山東濟南人,出生於1951年11月13日。1969年至1973年尚福林在部隊服役。1973年至1978年在中國人民銀行北京市櫻桃園分理處工作。1978年至1982年在北京財貿學院學習金融專業。畢業後分配到中國人民銀行總行,一幹就是18年。最初12年,他主要從事計劃資金工作,歷任副處長、處長、副司長、司長。1994年尚福林擔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助理,1996年擔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既擁有博士學位又有基層信貸員經歷的行長在國內金融業實屬罕見。

    

    新年首個交易日,確切地説是2003年1月2日,滬綜指以暴跌37點的方式迎接了證監會第五任主席尚福林的到來。股指一舉擊破了去年1月1339點低點,並創下1999年6月8日以來的新低。

    

    在中國股市最低迷階段之際,這個在兩年時間製造了中國農行扭虧為盈奇跡的山東人,會在證券市場上創造另一個奇跡嗎?

    不是“海歸”的領頭羊

    有分析人士指出,尚福林從副部級提拔為正部級,升遷背後存在著良好的機緣。金融部門技術門檻之高顯而易見,金融系統的長官調配多在內部完成。從現有的情況而言,只有四大商業國有銀行行長與行政級別掛鉤,為副部級,證監會主席的繼任人選最有可能在此産生。中國工商銀行行長姜建清去年由上海工行行長升任,而中國建設銀行行長張恩照今年走馬上任,此前張在建設銀行上海分行。兩人分別一直在工行和建行工作,均無在人行的監管工作經歷。相比之下,尚福林自然是較佳人選。

    在現在的技術官員中,尚福林沒有海外學習的背景,也沒有名牌大學的經歷,在技術門檻很高的金融領域,前任證監會主席周小川有著深厚的學術背景和為數不少的著述,而基層出身的尚福林無疑和他成了鮮明的對比。

    但這些並沒有妨礙他成為現任技術官員中出色的一員。

    據熟悉尚福林的人説,尚福林是一個非常謙和低調的人,他的性格比較中庸,在事業發展上既不好大喜功,也不固步自封,屬於典型的與時俱進者。

    中國證監會歷來與經濟學界有著良好的溝通和合作,尤其是周小川時代,被認同的經濟學家更成為其智囊,周小川本人即有著深厚的學術背景。而尚福林是一位從基層做起來的實干家,實踐經驗很足,而他與經濟學界之間的溝通,尚未有明顯的報道。

    不過市場人士對尚福林到任還是充滿了期待。有業內人士説,轉軌經濟學不是研究市場經濟如何好,而是研究如何過渡成本最小,國內經濟學界在此方面的認識並不成熟,但是國內有一批精兵強將已經先於理論而動,尚福林正是其中之一。

    推動銀行上市的先兆

    在很多人看來,周小川和尚福林的履新,正是銀行上市的先兆。

    聯想到近期深發展花落新僑投資,華夏銀行獲准上市,浦發花期順利牽手並獲准增發。銀行業改革借力資本市場的步伐提速明顯。

    而熟悉證券市場的周小川赴任央行行長一職,在國有商業銀行改革中頗有建樹的尚福林執掌證監會門戶,這似乎為銀證日後的合作埋下了伏筆。

    眾所週知,尚福林接任農行行長職務以來,對農行的改制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這離商業銀行最終要實現的目標還相去甚遠。按照有關規定,在2005年之前銀行的不良資産必須控制在15%以下,兩年多的時間,這對國內銀行有一定的難度。傳聞甚廣的銀行上市遲遲沒有下文,如果銀行上市必須要減少不良資産並達到一定的規模和效益要求,在兩年內要達到要求,銀行改制必然會加快。

    去年12月3日,在國際汽車産業論壇上,尚福林帶著一絲神秘給出了關於農行上市的一個懸念。現在看來,這種懸念和神秘的背後,應該存在一定的因果關係。

    值得關注的是,尚福林將在任期內監督中國第一批中外合資投資基金在今年推出,作為緩解未來銀行上市擴容壓力的主要手段,投資基金仍將一肩擔大任。

    尚福林坐在了火山口

    中國證券市場開業12年來,證監會主席至今已有五位,平均算來,每位主席的任期不過二年多。

    在部級幹部中,中國證監會主席這個位置也許是最勞心費神的。股市風雲變幻,只要一開盤,自然有漲有跌,漲多怕狂熱,跌多了怕穩定,這根神經不由自主地就給拽得緊緊的。而更讓人感到疲憊的是,6000萬的投資者時刻緊盯著這個市場漲跌,錢是最牽動人心的,就是你不想給他們有交待,他們的一言一語也不得不令你如履薄冰。

    周小川之前的幾位前任,曾把中國股市比作火山,把坐證監會主席的位子比作坐火山口。很明顯,尚福林現在的滋味並不好受。

    兩年多來,中國證券建章建制達到了歷史的高峰,指數卻跌到了歷史的峰底。在股市鋼絲上,尚福林能平衡這兩者的位差嗎?

    同時,在尚福林的上任之際,證監會權力的弱化趨勢已凸顯出來。在去年底公佈的32項管制之後,權威人士透露“近期還將研究取消第二批行政審批事項,進行力度更大的解除管制”。究竟會有多少項管制解除,還會涉及到哪些領域哪些部門,這是個未知數。

    面對6000萬股民的期待

    確切地説,這個被朱鎔基總理誇讚的“飛來的尚福林”,上任的市場機遇遠不如其前任周小川。周小川2000年接任證監會主席時滬深股市正處上升期,股指屢創新高。上任後周小川將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和發展中規範監管作為工作重點,超常規發展機構投資者、中外合資基金和合資券商、QFII等政策的出臺,使中國證券市場在兩年多時間裏迅速走向市場化和國際化。然而,就在2002年結束時股票指數已跌至近3年來的最低點位。

    在誰都可以對中國股市評頭論足的時刻,尚福林出任中國證監會主席。儘管人們對尚的期望很高,證券市場對新任掌門人的到來顯得並不友好和亢奮,不過,這個下馬威對於一貫低調的尚福林來説,也許算不了什麼。

    首任中國證監會主席劉鴻儒教授在天津召開的南開渤海證券研究所成立大會上指出,理論創新是資本市場的靈魂。他認為,所有的市場層面的問題像上市公司造假、資訊披露不充分、操縱股價等等都不可怕,都可以積累經驗予以解決;難的是監管問題,是監管背後的認識問題,理論問題。從姓資姓社的爭論,到關於投機、泡沫、賭場、推倒重來等不同時期的認識分歧,這些理論上的混亂均嚴重地影響了決策,進而影響了資本市場的發展。

    不可否認,12年風雨歷程,資本市場在前進中經歷了太多的艱難險阻,但它畢竟在強大起來。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正確處理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關係”這句話赫然其中,因此,我們都沒有理由不相信中國資本市場的明天會更好。

    吳定富:保險業要大變革

    吳定富簡介

    2002年10月11日,吳定富被宣佈成為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吳定富,1946年出生,畢業于湖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1967年9月參加工作,1972年4月入黨。歷任湖北省廣濟縣副縣長、縣長、縣委書記,湖北省黃岡地區行署副專員,湖北省審計局副局長、局長,湖北省審計廳廳長。1995年10月任國家審計署黨組成員、中紀委駐審計署紀檢組組長。1998年11月保監會成立時,吳定富出任第一副主席?副部級?

    2000年,吳定富出任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委、秘書長。

    吳定富出任中國保監會主席已經三個月了。從2002年11月底到12月30日,這位新任保監會主席親自挂帥進行的一輪保監會調研工作宣告結束。13份調研報告塵埃落定,一整套關於2003年保險業監管的思路也從中露出端倪。

    監管思路以行業發展為主

    吳定富在保監會系統學習貫徹十六大精神會議上作總結講話時明確指出,要“把工作重點轉移到宏觀調控、行業規劃、政策引導、制定規章、市場監管和公共服務上來”。他説:“這樣我們的監管工作才能夠抓住重點、抓出實效。”

    配合監管思路的轉變,保監會內部的改革也開始顯山露水。據透露,以加快監管資訊化建設的資訊部正在保監會醞釀。“如果不儘快利用現代資訊手段,監管力量不足的矛盾會更加突出。”

    根據我國加入世貿組織時的承諾,3年內我國保險業將全面對外開放,儘管市場層面對保監會大幅度放權仍有一些微辭,擔心中資保險公司由於經營機制不健全,難有風險自控能力。但是,一場以發展為目標的改革已經轟轟烈烈地開始進行了。

    “如果我們現在還不發展,未來的路將更難走。”以“發展”為口號,吳定富號召保監會全體對保險市場進行廣泛深入的調研。業內人士透露,今後保險機構審批同樣也將更加合理,即符合條件就可以批准,不批也會告知理由,不設數量限制。

    2002年11月12日,保監會第一批58項行政審批項目被取消。據悉,第二批取消的保險行政審批項目亦在醞釀之中。

    

    更好地保護被保險人利益

    

    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吳定富就“如何更好地保護被保險人的利益”的問題指出,新《保險法》增加了許多保護被保險人利益的內容,為切實保護被保險人利益提供了法律依據。保監會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工作:

    

    一是進一步強化保險公司對行銷員的管理責任,依法嚴肅查處保險宣傳、銷售等過程中出現的欺詐、誤導行為;

    

    二是通過監管措施,促進保險公司樹立誠信意識,提高服務品質,從根本上解決承保和理賠“兩張臉”問題;

    

    三是鼓勵保險公司開發新産品,不斷適應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保險需求;

    四是加強保險公司資訊披露工作,切實維護被保險人對保險公司的知情和選擇權;

    五是充分重視保險信訪投訴工作,認真查辦投訴案件,增強被保險人的維權意識;

    六是加強對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的監管,從根本上保護被保險人利益。

    在目前看來,吳定富的這一思路,無論是業內人士,還是普通百姓均對新主席寄予著厚望。但對尚還脆弱的中國保險業來説,也許未來的路會更難走。(遊雲/)

    〈21世紀人才報〉2003年1月13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