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是油價高漲罪魁禍首

    長期以來,美國人在能源問題上似乎被寵壞了,他們把廉價能源為基礎所帶來的高品質生活視為理所當然,並且對合理的能源價格也經常提出抱怨,可事實上美國的天然氣、石油、煤炭及居民用電價格都比世界上大多數國家要便宜得多

    近來,國際市場石油價格急劇上漲,紐約市場行情一度突破每桶32美元,達到兩年來的最高水準。導致國際原油市場行情進一步攀升的原因眾説紛紜,有的説是隨著北半球冬季用油高峰的來臨,歐佩克不合時宜地“限産”;有人説是美國對伊動武在即;當然也有人認為是委內瑞拉石油業的罷工已進入“持久戰”所致。其實,當前油價高漲背後的罪魁禍首是美國布希政府。 

    美國“打造”高價油

    儘管北半球冬季用油高峰已來臨,但生活用油量與工業用油量是不可同日而語的,美國11月份以來耐用工業品訂單大幅下降,歐洲的工業訂單更是大幅萎縮,以出口為主的一些東亞經濟體的訂單也隨之銳減。而在供應方面,非歐佩克系統的俄羅斯、挪威和墨西哥等國從7月份起更是瞄準了油價節節攀升的良機甩開膀子大幹;歐佩克至今仍然暗中容忍成員國突破“限産”指標,口頭上宣稱的每天減産100萬桶也要從明年1月份起執行。伊拉克現在每天生産、出口的石油都在與聯合國達成的“石油換食品”計劃的範圍內,委內瑞拉在國際石油市場上暫時消失的缺口已經通過歐佩克中沙特等其他成員增加産出得到彌補,因此,國際能源機構日前宣佈“還不存在供需不平衡的問題”。

    

    既然供需平衡,為何石油價格12月份以來一個勁地上竄?關鍵在於布希政府要更疊不馴服的産油國政權。儘管美國歷屆政府的許多高官頻頻指出,薩達姆並未對國際社會或美國本身造成威脅,但是布希政府執意要更疊薩達姆政府。而且眼下已是“萬事俱備”,只待令下了。伊拉克在國際石油市場上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一旦對伊拉克“動武”,它怎能執行“石油換食品”計劃呢?所以説,油價不竄升反倒奇怪了!

    

    委內瑞拉是世界上十大産油國之一,是美國第三大石油供給國、世界第四大石油輸出國,正常情況下每天出口到美國的石油在120萬桶以上。但是,查韋斯總統特立獨行的做法簡直是與布希“對著幹”:向古巴提供優惠價格的石油,衝破“禁飛區”飛到巴格達與薩達姆擁抱……,種種做法讓布希政府非常不高興。日前美國赴委“調停”代表火上澆油地宣稱:“我們認為委內瑞拉時局不穩,提前舉行大選是解除危機的最好辦法。”因此反對派在法院判決“罷工違法”後,仍堅持不出工,因為背後有美國人在撐腰,有恃無恐。由此可見,近期以來的高油價純屬布希政府一手“打造”。

    

    霸權思想在作祟

    

    美國布希政府在國際能源政策上採取的手法是打擊、分化歐佩克,拉攏墨西哥、俄羅斯、挪威和西非的一些非歐佩克産油國。美國對歐佩克通過“限産保價”來操縱國際石油市場價格非常不滿,對歐佩克中的強硬派薩達姆和查韋斯更是恨之入骨,千方百計要“更疊”。因為美國經濟太需要廉價石油了。

    

    如今,美國為全國2億多人提供了高品質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有著供應充足、價格低廉的能源為強大後盾。長期以來,美國人在能源問題上似乎被寵壞了,他們把廉價能源為基礎所帶來的高品質生活視為理所當然,並且對合理的能源價格也經常提出抱怨,可事實上美國的天然氣、石油、煤炭及居民用電價格都比世界上大多數國家要便宜得多。

    

    更為重要的是,美國始終把能源作為保證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石。美國在20世紀初成為第一個大量開採石油的國家並一躍超過了英國、德國、日本,成為世界強國,冷戰後美國能夠將其勢力擴大到全球各個角落的部分原因也在於其對石油等能源的控制。海灣戰爭的經歷使美國人深深感到控制能源的重要意義。畢竟,美國國內石油生産量已從1990年的每天740萬桶下降到今天的每天590萬桶,而石油進口量也已從過去佔美國全部石油消費量的36%上升到56%。因此目前美國石油消費比以往更加依賴於進口,極易受到歐佩克操縱的國際石油市場價格的影響。

    

    更深層次的動因在於,布希總統來自德克薩斯州的石油世家,切尼副總統等不少內閣高官也都是來自石油工業部門,他們豈能長期讓伊拉克、委內瑞拉這些盛産石油的國家被不聽話的薩達姆和查韋斯所控制,而不為他們自己的關聯企業和美國經濟産生效益。

    

    損人難免先害己

    

    在造成去年美國經濟衰退的一系列因素中,人們似乎忽視了很重要的一點,那便是石油價格問題。2000年的高價油,引發了美國的通貨膨脹威脅,導致格林斯潘6次加息,從而使美國經濟步入衰退並拖累了世界經濟。不論是否出於巧合,在美國歷史上最近的3次經濟衰退來臨之前,石油價格都曾在一段時期內盤踞在高價區間。

    根據經合組織估計,原油價格每上升10美元,美國消費物價便會增加0.5個百分點,經濟增長則減少0.2個百分點。在歐元區國家也有類似的結果。亞洲的日本,油價每上升10美元,消費物價指數便會增加0.3個百分點,經濟增長則減少0.4個百分點。(草世木)

    《國際金融報》 2002年12月30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