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相龍:人民幣利率如何市場化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戴相龍日前表示,對於中國金融改革的重點之一———利率市場化改革,要穩步推進,要進一步提高外幣、同業拆借、證券回購利率市場化水準,擴大本幣貸款利率浮動幅度,先在農村進行存款利率浮動試點。由此可以看出,中國利率市場化的關鍵步驟———人民幣存貸款利率還不能馬上放開。

    近期中國無法實現這個步驟的重要原因在於,我們不具備如此操作的基本條件。毋庸諱言,中國的利率市場化改革實際上是以美國的利率調控機制為參照的,也就是努力培育一個成熟的公開市場,用它來替代現在的利率控制,進行利率調節。然而,中國沒有美國發展公開市場的優勢。

    譬如,我們沒有美國公眾與生俱來的投機意識,沒有商業銀行輕易不向中央銀行借款的傳統,沒有規範健全的金融制度和市場運作方式,以致中國目前國債的日均交易量甚至不到美國人的十分之一。

    這就是説,我們需要耗費很長的時間,才能將中國的公開市場培育成像美國的一樣,能夠充分發揮調節利率的作用。這顯然不利於中國金融和經濟改革的深化,因為歷史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我們需要儘快地實現利率的市場化。

    參照美國模式的問題還在於,電子貨幣的發展已經表現出取代中央銀行基礎貨幣的勢頭,它正在削弱公開市場操作吞吐基礎貨幣調控利率的效果。這就意味著等到我們作出巨大的努力、將公開市場操作培育到可以發揮調節利率作用的時候,我們電子貨幣的發展卻很可能將它的這個調節作用吞噬殆盡。這就從另一個側面表明,我們再也不能以美國模式為參照,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

    原來利率調控模式都與美國相近的加拿大、紐西蘭等國,從1998年初開始先後放棄法定存款準備金制度,並實行無貨幣供給量變動的利率調控模式。其基本做法是,央行根據經濟形勢設定存貸款利率。

    在這樣的利率決定機制中,所有的商業銀行都盡可能參加同業市場的交易,而不輕易向央行告貸,或者存款于央行。央行就可以在基本不向該市場注入基礎貨幣的基礎上,將利率調控在期望的範圍內。與美國的利率調控方式相比,這樣的利率調控方式更簡單、透明,更易為各經濟主體所理解,也給政策制定者很大的迴旋餘地。更主要的是,它還順應了電子貨幣發展對利率調控的要求。

    對中國來説,選擇加拿大等國的利率調控模式比美國的要方便得多,甚至可以化劣勢為優勢。譬如,中國央行一直對準備金存款支付利息,這是我們按照美國模式試圖改掉,而又很困難的問題。按照加拿大的模式我們就可以繼續保持這種做法,直接鎖定同業拆借波動的範圍,這是美國人至今還沒法做到的。我們現在所要做的只是精確地計算保持央行不向同業市場注入基礎貨幣所需的均衡拆借利率,然後確定央行存貸款利率水準。(胡海鷗 賈德奎)

    

     國際金融報(2002年12月4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