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能壽險搶灘企業年金  

    種種跡象表明,力爭成為大型企事業單位企業年金的“保險供應商”已經成了各家壽險公司加入世貿組織後的第一角逐點。就在平安、國壽等保險公司紛紛加大對該領域的投入,相繼推出了投資、分紅型年金保險産品之後,太平洋壽險團體業務部近日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為各大企事業單位進行了大規模的“眾恒團體年金保險”(萬能型)推介路演。這類産品的共性就是一改傳統養老基金較弱的增值能力,使之有了保值增值的功能,投保人可以分享保險公司的投資成果或經營收益。

    隨著太平洋壽險萬能型保險年金的搶灘入市,業內資深人士預測,今後保險不再僅僅是“保險”,許多大型企事業單位將迎來既懂財務規劃和資産增值,又懂人力資源管理和風險控制的理財專家。

    壽險新商機

    有調查顯示,目前北京地區近百個企事業單位已有60%以上的單位制定了購買養老保險,其中特別突出了購買非傳統型保險來補充養老保險的計劃。據悉,有30%的企業已經請保險公司進行了保費測算,一旦政策明朗將會立即投保。看來,企業年金的市場化將帶動保險市場的發展,為壽險業帶來新的商機。

    記者了解到,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目前正在世界銀行的建議下著手建立類似美國的“三大支柱”養老體系:國家基本養老保險、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和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從這個改革方向來看,養老保障制度改革的重點和趨勢均是以企業為載體推動和發展補充養老保險制度。因實施進展緩慢,使得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變得越來越明顯,隨之而來的是沉重的社會養老負擔,導致這一切的原因是我國養老保險的投資效率極其低下。

    據不完全統計,當前我國養老基金的主要投資仍是銀行存款,大約佔65%;其次是國債和社保定向債券,分別佔16%和19%。由於銀行存款和國債的收益率整體仍然較低,考慮到這些年物價上漲因素以及部分養老基金被挪用、擠佔,養老基金投資效率極為低下。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養老基金的積累速度和積累水準。正是由於這種狀況,市場開始呼喚商業保險公司能提供一些比較靈活、簡單明瞭、個人賬戶可以轉移、就長期而言有較高收益率的企業補充養老計劃。

    而壽險公司在今後幾年內將開足馬力大做企業年金文章,也是情非得以。儘管目前外資保險不能開展面向企事業單位的團體保險業務,但這條外資無法逾越的“鴻溝”隨著時間的推進將漸漸消卻。從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相關協定來看,在2004年12月11日之前,政策上應當允許外資平等參與企業年金的市場競爭。更何況,專業人士預計,到那時團體年金的規模將達到2000億。

    萬能特色盡顯

    對企業年金,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客戶通常關注以下問題:如何實現養老金安全地保值增值?如何通過完善的養老福利計劃留住優秀人才?如何合理地設置單位帳戶和個人帳戶?如何能隨時了解和控制帳戶資金?如何保障退休後養老金的便利領取?如何處理養老金計劃和稅收的關係?

    太平洋保壽險團體業務部經理方林指出,正是為了進一步貼近市場,滿足客戶需求,充分體現萬能保險“萬能的特色,目前太平洋壽險對《員工團體年金保險(萬能型)》進行了改造,以大中型國營企業、大型民營企業和三資企業為目標客戶,推出了《眾恒團體年金保險(萬能型)》。該新産品除繼續保留原有特色如資金保底增值外,增加了諸如賬戶轉移、減保選擇權、離職保險金等保險責任,更加適合企事業單位為員工提供福利保障計劃。

    談及新增的保險責任時,方林告訴記者,首先,這份保險為投保人設立了投保人帳戶併為每名員工設立個人帳戶,其中個人帳戶分為已歸屬部分和未歸屬部分。企業交付的保險費在扣除保險公司的手續費後按權益歸屬比例分別計入投保人帳戶和員工個人帳戶,員工個人交付的保險費在扣除手續費後計入員工個人帳戶。這一做法使投保人帳戶和每位員工個人帳戶的資金情況更清楚、更透明,通過將員工個人帳戶中,有利於投保單位加大留住人才的吸引力,便於企事業單位長遠規劃本單位人力資源計劃。

    其次,設立了減保選擇,帳戶可以彈性伸縮。投保單位每年有一次減少投保人帳戶或員工個人帳戶未歸屬部分帳戶累積金額的權利,投保單位可以根據企業運作需要適時調整投保人帳戶或員工個人帳戶未歸屬部分。

    再次,設立了離職保險金。被保險人在保險合同約定的年金領取日前離職,保險人按其個人帳戶中已歸屬該被保險人名下的帳戶餘額一次性給付離職保險金,未歸屬被保險人的部分退還投保人或轉入投保人帳戶,同時登出該被保險人的個人帳戶,保險人對該被保險人的保險責任終止。

    最後,這個險種還可與其他險種進行組合,使得保障靈活週全。投保單位可為員工組合投保團體定期壽險、團體意外傷害保險以及團體醫療保險,使得保障更加全面。至此,太平洋壽險已形成以投資型産品(眾恒團體年金保險)、中間過渡型産品(團體累積型養老保險)和傳統型産品(補充養老團體年金保險等)三位一體的産品體系。

    

     《中華工商時報》 2002-07-02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