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投資基金被寄予厚望 基金業迎來發展新契機  

    由於曾受到質疑,加之市場不甚景氣,今年上半年,國內基金業遭遇自設立以來的最嚴峻挑戰,但讓人欣慰的是——基金業逆風破浪

    

    6月中旬,中國證監會主席周小川指出,“基金業的發展是加速市場成熟的關鍵環節”。在推動我國證券市場長期健康發展與市場的成熟與完善方面,證券投資基金被寄予厚望,並將承擔其重要的歷史使命,發揮出積極的作用。引人關注的是,這是管理層自2000年下半年以來首次對基金業作出的肯定表態。市場各方普遍認為,基金業將藉此迎來發展新契機。

    

    其實,基金市場在今年上半年面臨了自1998年以來的最大挑戰。一方面,基金市場迎來一個擴容的高峰期:科瑞、豐和、久富等多只封閉式基金髮行與擴募,國泰金鷹與鵬華行業成長等兩隻開放式基金又相繼推出;另一方面,紅火的擴容熱潮並沒有燃起投資者的購買熱情,基金市場出現了少有的低迷:開放式基金髮行受到冷落,封閉式基金被承銷商包銷大量餘額,剛上市更是跌破發行價。

    

    然而,在嚴峻的市場挑戰面前,基金管理人並沒有退卻,紛紛苦練“內功”,提升自身的市場競爭力。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基金市場服務意識大大提高,如國內的基金公司大多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建立了功能較為完備的客戶服務體系,包括有一個獨立的客戶服務部門、一套完整的客戶服務流程以及一系列完備的軟硬體設施。在服務內容上,各家基金管理公司也不斷創新,新招迭出。

    

    為扭轉不利局面,基金管理公司還加強了對市場的推介。一方面,基金經理開始從幕後走向前臺。如南方基金管理公司推出的“基金經理伴你行”,首開基金經理定期進行大勢、行業評述的先河。更多基金管理公司的高層人員則是媒體的座上常客,大力宣傳自己公司和投資理念。另一方面,在基金進入行銷時代之後,眾多基金管理公司均構建了強大的銷售體系,借助銀行、券商的網路共用客戶資源。

    

    産品缺乏個性是近年來制約基金業發展的“瓶頸”,也是今年上半年基金銷售不暢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在這方面,基金業開始了有益的探索。從今年發行的第一隻基金科瑞開始,招募説明書中對投資範圍的説明逐漸變得詳細而明確。而在今年已面世的兩隻開放式基金“國泰金鷹增長”與“鵬華行業成長”,均在其招募説明書起始的最顯眼位置上都出現了“産品説明(概要)”內容。産品説明書雖然只有區區幾百字,卻對基金風險收益特徵進行了簡單而又明確的描述。同時,對基金資産的配置與投資決策給出了明確的説明和量化指標。

    

    這些一目了然的量化指標,不僅使投資者對其産品特性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還進一步強化了基金的個性意識,給投資者提供真正差別化的基金産品,以滿足不同風險偏好投資者的需要。

    

    長期以來,成長型基金一枝獨秀,價值型基金卻沒有得到應有發展。然而,最近半年多以來,基金髮行中對價值型投資逐漸重視,這半年也成為我國基金髮展進程中非常重要的時期。目前,純粹將自己定位於價值型的大盤基金只有今年新發行的兩隻基金,即基金科瑞和基金豐和。2002年第一隻上市的改制基金久富,則是迄今為止第一隻將自己明確定位於價值型基金的小規模改制基金。顯然,價值型投資基金的出現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多選擇,為大型機構提供了更為豐富的資産匹配手段。

    

    令人關注的是,以開放式基金為主的創新力舉也層出不窮。首批三隻開放式基金先後分紅,並推出一系列後續創新措施。其中,華夏成長于近日推出了後端收費模式,這引起了業內的廣泛關注。另外,基金管理公司均在拓展面對個人投資者的銷售,如華安基金管理公司推出最低申購為300元的“定期定額投資計劃”,國泰基金將最低申購金額調整至1000元。向低風險投資領域拓展是近期的又一突出特點。包括設計中的南方寶元債券基金、華安收益型債券基金,以及新露面的國泰金鷹增長等,均加大了在債券領域的投資力度。

    

    經過多方努力,我們欣喜地看到,鵬華行業成長在首次發行中募集到了較大規模,令市場為之一振。儘管基金業要走出困境尚待時日,但今年以來,基金業的市場競爭力已有突飛猛進的提高。毫無疑問,這為整個行業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劉興祥)

    

     《證券時報》 2002年6月27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