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股指期貨催生機構時代
中國網 | 時間:2006 年6 月30 日 | 文章來源:中證網

股指期貨的導入,將改變期貨市場投資主體的結構和參與程度,形成以期貨交易所為龍頭,以期貨公司為主體,以國有企業、商業銀行、證券公司、信託公司、保險公司和投資基金為骨幹的市場格局。屆時,機構投資者時代的到來,將成為中國期貨市場發展成熟並與國際期貨市場接軌的重要標誌之一。

一般而言,期貨市場中除了政府監管者是一個特定的角色之外,交易所、期貨公司、結算機構和交易者都是市場的主體。我們提到,股指期貨的推出對期貨市場的主體是一個衝擊,實際上指的就是這些市場主體的變化。通常情況下,期貨交易者,應包括套期者和投機者。引入股指期貨之後,交易者的數量和結構都會發生變化。對現有的期貨市場交易者來説,由於套保者進入期貨市場主要是對擁有的現貨(或即將擁有的現貨)進行保值,所以金融衍生品引入後帶來的産品差異,對現有的商品期貨套保者是沒有影響的。但對於現有的投機者就不同了,只要哪個期貨合約存在獲利機會,他們就會選擇哪個合約,也就是説,各期貨品種在理論上講對投機者而言具有高度替代性,相互之間的競爭程度是很高的。

隨著股指期貨交易的問世,資本市場中的大量交易者將涌入,這中間既有套保者也有投機者,現今證券市場的投資主體,如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私募基金以及其他證券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都將加入期貨市場的博弈。除此之外,金融市場中除證券之外的其他市場的投機者和套利者自然也會構成金融衍生品的交易主體。由此推論,期貨市場的交易人數或交易資金將會迅速增加,市場流動性大大增加。

股指期貨引入,除了會增強市場的流動性和穩定性之外,同時也會提高期貨市場的發展程度和層次。目前,期貨市場投資主體發展程度較低,決定了“散戶投資”是國內期市的重要特徵,投資者結構極不完善,極大地影響了期貨市場功能的發揮。金融衍生品的基本功能是分散金融産品的風險,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金融行業作為交易者必然參與其中,可以預見的是,金融機構出於投資組合的需要,將會從事金融期貨的自營與理財。如此,由金融期貨引起的市場廣度與深度都是現在所不可比擬的,期貨公司之間的價格競爭將讓渡給非價格行為和組織行為,即促使産品創新、技術開發及行銷水準的提升,促使期貨公司的集中度提高,最終體現為期貨行業整體核心競爭力的提升。

金融衍生品交易引入後,現今的市場交易所格局也會發生變化。中國金融衍生品交易所的成立,不僅對現有的全國三家期貨交易所有所影響,而且也會波及滬、深兩地證券交易所,甚至貨幣市場中的外匯交易中心也將受到影響。金融期貨上市對期貨交易所的根本性衝擊,就是促使交易所由會員制向公司制方向轉變。公司制交易所的顯著特點就是,它適應了現代企業發展的需要,以盈利為目的,同時公司治理結構完善,並能消除融資瓶頸,從而使交易所的決策效率提高,交易所的競爭力增強。

需要説明的是,金融期貨引入後,還會增強期貨市場與證券市場、貨幣市場等其他金融市場的聯繫,期貨市場與主流金融市場間的制度壟斷會自然消失。在這種競爭的氛圍中,期貨公司會隨著業務範圍的增加而增強自己的競爭力,不排除期貨公司會增加自營業務和投資理財業務及管理期貨基金的業務。

金融期貨上市對於期貨市場重要主體的期貨公司而言,主要是通過行業的變化而影響企業的競爭行為。期貨公司的市場行為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價格行為,其特徵是控制影響價格;二是非價格行為,以産品創新、技術開發和行銷活動為主;三是組織調整行為,包括並購與企業集團化。現今的期貨市場規模不大,期貨公司的集中度不高,期貨經紀公司只能是牟取低級的價格競爭行為。金融衍生品上市交易後,期貨公司的價格行為表現在經紀代理業務上,雖然仍然是以佣金收入作為公司利潤的主要來源,但由於新品種的總量放大,利潤率會有所提高,雖然從長期趨勢講,佣金價格競爭的方向整體向下,但它可以隨著非價格競爭行為的增強而放緩。

此外,新的市場格局下,現有監管者的理念也將有所變化。期貨市場作為一個形成合理價格、規避風險並産生投資收益的場所和一種市場交易制度,其運作無疑需要規範。否則,容易引起資本市場劇烈動蕩和投資者利益的巨大損失。更有甚者,會對金融業以至整個國民經濟産生災難性的衝擊。正因為如此,如何控制或防止期貨交易過程中的市場風險的産生、擴散和放大,一直是政府監管部門的基本任務。可以預見的是,在股指期貨為先導的金融期貨推出後,原有的分業監管會有所突破,期貨市場的監管權力將得到加強,同時,政府監管的部分職能將讓渡給規則與市場。(廣發期貨公司總經理 肖成博士 )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國
阿里巴巴公司庫
商業資訊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