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資金投資壓力日趨沉重  

     儘管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近年來多次上調了保險公司購買證券投資基金的比例,然而保險業繼續拓寬資金運用渠道的呼聲仍是一浪高過一浪。各種跡象也表明,伴隨保險業總量的迅速膨脹與産品結構的調整,保險業的投資壓力正日趨沉重。

    

    總量與結構雙施壓

    

    全國保費收入在2001年首次突破2000億大關,進入2002年,各家公司的保單銷售形勢愈發火爆。中國人壽一位負責人透露,該公司現在每天至少有2-3億的保費收入,可謂日進鬥金。保費收入的大幅增長使得各家公司的投資壓力愈顯沉重。

    

    除了總量上的增長之外,保險産品的結構調整也要求更加順暢的投資渠道。1999年10月,平安保險公司率先在國內推出投資連接保險。從那時起,我國保險産品開始由傳統的儲蓄型險種向投資理財型險種轉變。去年,我國理財型保險已佔到壽險保費的三分之一強。投資連結和分紅類新産品保費412.3億元,佔壽險總保費的32.2%,同比增加28.8%;壽險新單保費701.1億元,是壽險總額的49.2%,同比增加8.9個百分點。新産品以及新單保費成為壽險業務新增長點,並推動了壽險産品轉型。財産險方面,投資型家庭財産保險等新産品也已推出,投資理財型險種日漸成為我國保險市場上的主流品種。産品的升級使得各公司間由原來的産品與服務方面的競爭,更進一步轉化為投資方面的競爭。因此,保險公司投資渠道是否能拓寬,已直接影響到其産品銷售、業務推廣、盈利能力乃至償付能力。

    

    投資渠道成瓶頸

    

    保險資金是千萬百姓的“養命錢”。為安全起見,《保險法》對保險資金的運用一直有著嚴格的規定:“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限于在銀行存款、買賣政府債券和國務院規定的其他資金運用形式。”此外,“保險公司的資金不得用於設立證券經營機構和向企業投資。”雖然監管部門近年來為拓寬保險資金運用渠道做了很大的努力,如准許保險公司按其年末總資産的一定比例購買證券投資基金,並一再上調這一比例(現已達到15%,投連賬戶達到100%),但目前這條保險資金通向證券市場唯一的通道,也讓各家保險機構在實際運用中有進退兩難之感。據中國人壽保險公司資金運用中心負責人介紹,中國人壽經保監會批准可投資證券市場資金超過160億元,而按照有關規定,保險公司投資于單一基金的份額不得超過該基金總份額的10%。這樣,中國人壽就是把現有的證券基金全部按10%足額持有的話,仍有近100億元的資金無法進入證券市場。

    

    除基金外,保險資金的投向就只能是受利率影響較大的國債與存款了,一般利率上調,保險公司存款收入增加,但債券收益會下降;而利率下調雖然對債券市場是個利好,但會直接導致保險公司存款利息收入的減少。央行近年來連續8次降息,已使各家保險公司不同程度地陷入“利差損”的困境之中。另外,我國國債市場以中短期品種居多,與保險資金特別是壽險資金長期的資産負債特性相左,因此部分保險資金在中短期債券上的投資只能是高拋低吸,頻繁進出。顯然,保險資金當前的三種主要渠道,基金、國債、存款已遠遠不能滿足其投資需求,這已成為目前制約保險公司發展的瓶頸問題。

    

    企盼多渠道入市

    

    在承保利潤不斷趨降的今天,投資收益已逐步成為現代保險企業盈利的第一手段。現代保險市場的發展特性已引起有關方面的高度重視,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周正慶日前提出:“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保險資金運用有些限制設立得過嚴,已經不能適應入世後金融市場的新形勢。改革的方向應該是從中國國情出發,參照國際慣例,儘快拓寬保險資金的運用渠道,特別是進入資本市場的渠道,以推進保險業與資本市場的良性互動。”

    

    保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保監會已把改革保險資金運用管理體制當作今年深化保險業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保險業將繼續開闢新的投資渠道,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保險資金直接進入證券市場,而有關改革方案已報送國務院。

     (中證網)2002年3月27日

    

     


保險資金增倉小盤擴募基金
間接入市已不能滿足保險資金的需求
屠光紹:保險資金入市意義重大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