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湘源:股市“多贏”只是一首歌  

     “多贏”像歌一樣唱得越來越動聽。可是,飽經滄桑的股市中人對“多贏”的歌聽是都喜歡聽,可是要説信,則恐怕誰都是將信將疑。

    

    不要怪人們都像生了疑心病似的,實在是對“多贏”的歌聽得太多的緣故。遠的不説

    ,1999年的“5.19”行情就是一個慘痛教訓。當井噴突然發生時,廣大股民仍在遲疑觀望,管理層則不失時機地加以引導,又是最高級別報紙評論員的動員,又是管理層高官一次次的號召,又是著名經濟學家的推波助瀾,又是銀行減息擠出資金。股市的“財富效應”就像一個精心設計的圈套,老百姓就是這樣栽倒在“恢復性行情”之下了,當時剛剛從銀行提出來投入股市被套住的資金一説有1200億元,一説有2000億元之多。

    

    2001年2月19日,低迷已久的B股市場對國內投資者開放,一度出現了爆發性上漲行情,在此階段得益者大致有三部分:一是解放了長期被套的境外投資者,二是便宜了違規入市資金,三是近水樓臺總是先得月。除了承銷B股的券商吃進了相當數量的B股包銷餘額之外,部分銀行和券商從擴大業務量的單純業務觀點出發,為違規資金入市大開方便之門,它們成為政策利好效應的瘋狂掠奪者。可惜的是,大批響應政策號召在6月1日以後入市的“好孩子”沒有例外的成了這場擊鼓傳花遊戲的接套者。

    

    這幾次利好,雖説投資者大多未贏,從整個市場來説,畢竟還是有一部分利益團體贏了。而2001年6月12日出臺的國有股減持方案,儘管財政部主要負責人信誓旦旦地説什麼對於證券市場是利好,結果卻大相徑庭。上證指數由最高2245點跌至1520點,市值跌去32%;深成指由最高5091點跌至3143點,市值跌去38%;上證B股由最高241點跌至130點,市值一度最多跌去46%;深圳B股由最高2453點跌至1275點,市值一度最多跌去48%。股市市值蒸發了1.6萬億元,投資者直接損失超過6000億元,而企圖從股市斂財的社保基金也非但沒圈到什麼錢,反而在中石化上套住了10多億,虧損了3億多,正如著名股份制專家劉紀鵬所説:“這與國有股減持方案不當所造成的‘砸市’是不可分的。”

    

    2002年1月28日,一個被稱為階段性成果的減持方案在證監會網站上試探性地露了個頭,引發股市差不多近兩年來的最大單日跌幅。“障眼法”蒙不過明眼人,八個國有股減持的框架性方案,其中前七個方案沒被稱為“階段性成果”,而第八個卻獲此殊榮,顯然不會是偶然的。“國有股減持”正在演變為“國有股流通”,而這個概念的偷換似乎過於草率了一點。“全流通”的主觀意願雖然是好的,但是“一步到位”既有脫離中國國情之虞,則必有操之過急、陷於兩難之弊,又何來“多贏”可言?

    

    中國股市雖説是政策市,畢竟脫離不了資本博奕的窠臼。資本博奕説到底就是利益的爭奪,不是你輸就是我贏。哪兒會有“多贏”之説?在國有股減持上,不是國家讓利於民,就是國有資産保值增值,沒有中間道路可走,遑論什麼“多贏”?

    

    “多贏”無疑是一首動聽的歌,但作為政策目標則是一個模糊概念。管理層高唱“多贏”之歌,一方面説明瞭並未放棄保值增值的目標,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被稱為“重中之重”的投資者利益在政策的天平上不再是無足輕重的砝碼,這在某種意義上不妨視為一種利好。不過,在國有股減持這樣一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政策問題上,“多贏”的含義應該是相當豐富的,投資者對僅僅只是其中一部分的利益的追求雖説理應當仁不讓,但過多奢望無疑是不現實的。

    

     《中華工商時報》 2002年2月19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