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小麥期貨交易前景分析

    鄭州商品交易所自綠豆期貨淡出市場以後,小麥交易被推到了前臺。小麥期貨是一個超大品種,在合約設計和交易實務上都有很高的要求。鄭州小麥運作幾年來的實踐表明,要把小麥這樣一個大品種搞好搞活,既要苦修內功,也要有大氣候的配合。當前,期貨正處於一個歷史性的發展時期,把握好這一良機,將使鄭州小麥期貨重樹中國期貨的大牌品種,並躋身世界期貨交易之林。

    一、 艱難的嘗試

    中國期貨在剛剛起步的十年裏,由於政策導向和風險監控缺乏經驗等方面的原因,期貨交易在小範圍內試行,並以不對中國經濟秩序構成衝擊,不關係國計民生的小品種為限。受交易主體和資金來源等因素的制約,中國期貨交易與大品種失緣,只能在規模有限的幾個小品種試行。在市場沒有完全開放的情況下,小麥這種關係到國家安全、政治穩定、人民生活的大品種就只能以一種四平八穩、波瀾不驚的交易方式出現。儘管小麥期貨品種在1993年5月就已經推出了交易,但一直以來都沒有象其他品種那樣火紅過。雖然小麥有比之其他商品有更大的現貨市場基礎,更大的流通範圍、更大的業務量牽涉面,但因有權經營糧食的國有糧食企業,最早是嚴禁參與期貨交易的,後來也只限于套期保值,使得市場的參與者數量很少且不穩定。對於中小投資者而言,沒有誰能夠托起小麥這樣沉重得象一座大山的大品種。1997年後的中國期貨開始了為期數年的規範整頓,參與期貨交易的機構和個人就更少,因而小麥的交易就更不活躍。為了縮小交易資金與交割實盤之間的差距,搞活小麥期貨,2000年年初,鄭州商品交易所又推出了一個流通量範圍小,品質要求高的優質小麥,以便通過大品種小交割的方式來激活小麥市場,但這種期貨交易與現貨流通脫節辦法,同樣沒有使市場活躍起來。因為交易者沒有對手,沒有交易對手的市場顯然是難於進場和出場的,這樣,市場當然也就活躍不起來。

    在經過一年的交易嘗試之後,鄭商所又決定中止與現貨流通並不怎麼緊密的"優麥"期貨交易,重新發展具有良好現貨基礎、流通廣泛,與生産和消費相適應的普通小麥的交易,市場才逐漸穩定下來。經過這樣的反覆和曲折,人們終於悟出出了一個道理,搞活市場急功近利不行,脫離現實基礎更不行,只有老老實實地尊重客觀事實,切實維護投資者利益,才能興旺發達。

    多年來,小麥期貨交易在中國期貨交易中所佔的份額很少,不足10%(2001年佔6.09%,200年佔9.71%),這與現貨市場的流通規模是不對稱的,當然也是不能滿足糧食經營企業進行套期保值要求的。

    二、 歷史性機遇

    中國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結束了長達15年的談判苦旅,這將使中國的市場經濟的管理模式、發展方向、經營理念、進出口貿易格局都將發生深刻的變化。中國要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如何保證中國的經濟安全和糧食安全這就成了非常突出的問題。中國需要建立起一種完善的市場機制,以保證中國的糧食生産者糧食經營者和糧食消費者的利益,以便保證中國的糧食産業健康穩定地向前發展。

    糧食市場化以後,糧食生産者、糧食經營企業、糧食加工企業都不是糧食期貨看客,而是市場的生力軍。在全球經濟一體化、中國經濟同世界經濟接軌的過程中,基礎材料,特別是糧食産品在競爭中實行自我保護是非常必要的。美國資深記者丹.摩根曾寫過一部揭露國際糧食貿易真相的著作《糧食巨人--一件比石油更強大的武器》,他認為,饑餓常常存在於那些經常接受美國糧食援助和大量進口糧食的國家,世界糧食問題的關鍵不在於農業生産或爆炸性人口增長,而在於不是真正造福於人類的貿易體制,美國正是從這種貿易體制中撈到好處,但沒有改善全球的營養問題。建立糧食期貨市場和參與期貨交易從某種意義上來説,是對貿易體制的完善。因此,象小麥這樣的糧食期貨品種交易的發展,不只是一個單純的經濟問題,而是一個事關糧食安全的戰略性問題。

    長期以來,我國糧食實行"自力更生"的基本國策,並對糧食實行嚴格的購銷管理、價格管理,這對我國的政治穩定和城鄉居民的生活穩定可謂功不可沒,在這種情況下,糧食的生産者、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價格風險很低,市場之手難於起到應有的作用;但我國加入世貿之後,原來國家壟斷的糧食也同其他商品一樣要完全市場化。

    對於國外發達的國家來説,由於其市場機制非常健全,不僅具有規模龐大、自由靈活的現貨貿易體系,而且具有超前發現價格,指導現貨貿易,以及回避現貨價格風險的期貨交易體系。這就使國外的糧食生産更具前瞻性和計劃性,糧食經營更具可操作性;與此同時,整個糧食生産、經營、消費系統的整體風險降低,從而有效地保障了本國的糧食安全。

    與之相反,如果我國這樣一個佔世界首位的人口大國和糧食大國雖參與世界競爭,但又沒有健全和完善的市場機制,那麼,我國就會處於競爭的劣勢,就象一個體態臃腫而又赤手空拳的肥佬去和手持十八般兵器的壯漢格鬥一樣,誰勝誰負,立馬可判。

    中國加入WTO,不僅需要期貨,而且要大力發展和健全期貨,這為鄭州小麥期貨交易的發展帶來了歷史性的機遇。

    三、 堅實的市場基礎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麥生産國,年産量達到近一億噸,我國小麥生産在世界上佔有16.25%的比例(2001年數據),比第二位的美國整整多了4000多萬噸。中國小麥的價格將充分表現大國效應。除了中國巨大的小麥産量可以穩定世界小麥的價格之外,中國小麥在世界進出口貿易中的地位也是舉足輕重的。近幾年來,我國糧食增産,總體上産消平衡,而小麥的進口量每年只幾十萬噸。中國加入WTO之後,中國的小麥進口量將逐漸加大,如果按照有關協議的配額量730萬噸進行進口,那麼,將會引起世界小麥價格的波動。有人分析説,當中國小麥的進口量達到100萬噸時,將會引起世界小麥1個百分點的上漲,而中國小麥進口量達到1000萬噸時,將會引起世界小麥20個百分點的上漲。此話雖有些誇張,但中國的進口行動會引起世界小麥的上漲應該是沒有疑問的。有關研究報告表明,中國小麥産需缺口最大、價格最高的時候,也是世界小麥價格最高的時候;中國小麥過剩、價格最低的時候,也是世界小麥價格最低的時候。因此,中國小麥産、銷對國際市場的價格影響是舉足輕重的。

    河南是我國小麥生産的最大省份,它的周邊還有山東、河北、山西、江蘇、四川、陜西、安徽和湖北等全國産麥大省,河南地處中原、交通發達,是小麥的集散中心,在這樣的地方開展期貨交易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

    歷年世界小麥主要生産國的小麥産量(單位:萬噸)

    年份 94/95 95/96 96/97 97/98 98/99 99/00 00/01 01/02

    世界 52460 53753 58252 61098 58818 58593 58222 57845

    中國 9930 10222 11057 12330 11000 11388 9964 9400

    歐洲 8454 8616 9851 9445 10347 9677 10531 9216

    美國 6317 5940 6219 6876 6941 6257 6076 5328

    加拿大 2312 2504 2980 2428 2440 2690 2680 2130

    澳大利亞 890 1650 2370 1942 2100 2476 2377 2200

    歷年中國小麥産量、消費量、進口量綜合表

    年份 93/94 94/95 95/96 96/97 97/98 98/99 99/00 00/01 01/02

    産量 10639 9930 10222 11057 12330 11250? 11388 9964 9400

    消費 11065 11031 11188 11254 11500 11600 11562 11400 11350

    進口 642 730 1159 825 186 148 101 30 150

    (資料來源:參照中、美農業部有關報告)

    四、 鄭州價格

    期貨的魅力在於其對未來既可知又不可知,期貨市場的發展植根于現貨市場的堅實土壤,期貨交易與現貨交易的有機聯繫,期貨流通與現貨流通的對應是期貨的生命力之所在。鄭州商品交易所經過艱難的摸索之後,仍然選擇了普通小麥的期貨交易,並能靜下心來反思過去走過的道路。對各種短期利益的誘惑,能夠做到平靜如水,這是可喜的。

    鄭州小麥交易與CBOT的小麥交易相比存在著較大的差距,但這種差距正在逐漸縮小,具體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1)CBOT小麥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的相關性很強,如2001年,107小麥合約價格和現貨價格的相關性為0.991(引自2002年1月23日《期貨日報》"中美小麥期貨市場比較分析"),並且到交割月時期現價格趨合。而鄭州小麥價格在2001年8月份之前,期現價格相差較大,直到交割月,不僅不趨合,反而還加大;但8月份以後,期貨價格從與現貨的偏離狀態出現理性回歸。(2)CBOT小麥的價格波動小于鄭州小麥,如2001年CBOT12月小麥期貨合約的價格的最大波幅為63.6美分/蒲式耳(相當於人民幣193元/噸,筆者注。),而鄭州11月小麥期貨合約的最大波幅達到439元/噸,表明鄭州小麥的投機性強于CBOT小麥,而市場的有效性相對較差。(3)鄭州小麥在8月份以前,與CBOT小麥的相關性較差,如WT107與CBOT107的相關性只有0.283;但8月份以後,鄭州小麥和CBOT小麥的相關性大為提高,如WT111和CBOT112合約的相關性為0.829。上述關係表明,鄭州小麥期貨價格從2001年開始,其有效性和與國際市場的相關性都在加強,鄭州價格逐漸走向成熟。

    自2001年月優麥退出交易之後,普通小麥的交易日見活躍,與自身的縱向相比,今年小麥的交易量為1463.92萬手,比去年的1127.67萬手增加29.82%;今年成交1835.11億元,比去年的1560.51億元增加17.6%。目前,整個小麥市場的持倉量出現了恢復性增長,達到15萬手左右。這是其狠抓制度建設、管理創新的結果,也是其尊重市場規律,事實求是的結果。照此發展下去,鄭州交易所重新創造輝煌不是不可能的。

    五、 追趕"百年老店"

    CBOT是世界上最知名、最古老的期貨交易所,有100多年的發展歷史,小麥也是其最早的交易品種。100多年來,小麥一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穀物交易品種,其形成的小麥價格,一直是世界上的權威價格,成為指導人們生産活動、經營活動的風向標。CBOT小麥的交易是非常活躍的,2001年成交6747012手,(1999,657萬手,2000,640萬手。)折合實物9.19億噸,相當於該年度美國小麥産量5328萬噸的17.2倍,也相當於當年全世界小麥産量57845萬噸的1.59倍。

    鄭州小麥在2001年的交易0.1464億手,折合實物1.464億噸,相當於當年中國小麥産量9400萬噸的1.6倍,只相當於美國當年期貨交易量的15.9%(以噸為單位計)和相當於當年世界小麥産量的25.3%。

    鄭州小麥期貨交易雖然是近幾年的事情,雖然與CBOT相比無論從交易歷史、市場軌模和市場的有效性方面都有一定的差距,但差距在一定的意義上意味著發展潛力,鄭州市場的後發優勢不可低估。在中國加入WTO之後,隨著人們市場意識的改變、交易主體的擴大、入市 資金限制的逐漸放開,將使小麥交易量成倍量放大,東西兩個市場將會出現互相影響、互相促進、互相制約的新格局。

    由於鄭州小麥期貨是建立在一個龐大的現貨市場的基礎上,我國小麥的生産、消費、流通在世界上首屈一指,毋庸置疑,我國在當前乃至今後長時間之內在世界上屬於最大的糧食市場的地位是無人能動搖的,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中國市場經濟體制和期貨交易的日趨完善和成熟,世界東方的糧食價格中心必在中國,並與西方的糧食價格中心遙相呼應。中國小麥的"鄭州價格",將會成為世界糧食的權威價格。

     北京中期 2002年2月6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