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萬老外在華就業 與國內同行爭奪飯碗

    就在中國進入WTO之時,洋打工者已經登陸國內,與國內同行爭奪飯碗了。據了解,在上海,美發行業中出現雇傭日本人打工的美容廳,引起滬上美發業不小的震動,復旦大學教授顧曉鳴稱其為“入世預演”。顧教授認為,外國的資金、管理已向酒吧、美發之類的服務性行業滲透,緊接著,與人民生計、身體相關,具有“生命含量”的行業,勢必將成為入世後的爭奪之地。

    “洋人才”首先是創造機遇

    雖然跨國公司早已開始爭奪中國的人才,但“上海灘的預演”已經預示著外籍人士肯定將在入世後大量涌入中國,中國企業照樣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尋找到短缺的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而且不少中國企業早已開始著手進行這種“引智”工程。隨著中國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速度的加快,外國人來華工作呈現出新的走勢:一是過去來京工作的基本上是高級管理人員,現在外國人來京工作的範圍進一步擴大,遍佈許多行業,在職位上也表現為多樣化;二是已取得外國國籍的海外華人來中關村創業的比例加大,他們中的一些合作夥伴或者僱員也有外籍人員,這種現象在去年網路經濟的帶動下尤為突出;三是外國人在京就業的公司由獨資、合資企業向內資、股份制企業拓展。外國人才在華工作覆蓋面的擴展説明我國對外國人才吸引力明顯增強以及外國人才受企業歡迎的程度。

    從北京已經形成的“洋經理”現象,到溫州民企要請克林頓當形象代言人,只要中國經濟保持著上升勢頭,中國企業就能擁有越來越多的國際人才。

    既然來華工作的外國人多是中高級人才,那麼他們會不會搶中國中高級人才的飯碗呢?一家“洋獵頭”的老總告訴記者,經常有一些外國人來他們公司尋找工作,但他們一般不做這項業務。因為他們的外資客戶一旦需要中高級人員,要求尋找的幾乎全部是中國人,外國在華公司的人才“本土化”特色已相當濃烈。到目前為止,公司只做過一單新加坡高級人才的招聘。道理很簡單,中國人比外國人更加熟悉中國國情以及辦事方法,而且中國人的薪酬相對要低些。另據行內人士透露,目前招用外國人在華工作的多是外企,國內公司還少有招用。外企公司一旦出現高級職位的空缺都是由總部從國外直接調來,一般不會在中國招聘。

    “洋打工”不會搶我們的飯碗

    目前,外國人在華登記的就業人員達6萬多人。這是今年5月舉行的APEC人力資源能力建設高峰會傳遞的資訊。

    中國人事部部長張學忠在題為《合作創新開發能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不竭的動力》發言中説: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十年來,中國積極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戰略,大力開發人力資源,出現了中華民族歷史上從未有過的蒸蒸日上、社會和諧進步、人才興旺發達的繁榮景象。擴大對外開放,大力開展人力資源開發的國際交流,是我們的主要做法之一。

    他説:我們堅持“支援留學、鼓勵回國、來去自由”的方針,向國外派遣留學生,鼓勵留學人員回國服務或以適當方式為國服務。迄今為止,在外學習的留學生達33萬人,其中已有11萬人學成回國,在祖國現代化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我國還接收來自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留學生40萬人,大力開展引進國外人才智力工作,積極吸引和聘用海外高級人才,1978年以來,中國累計聘請外國專家82.4萬人,派出專業技術和管理人員出國(境)培訓37.8萬人次。目前,外國人在華登記的就業人員有6萬多人。

    據有關資料顯示,從1996年5月1日我國頒布《外國人在中國就業管理規定》至今,到上海就業的外國人已有26,888人次,來自119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日本人佔30.72%,美國人佔13.48%,再次是南韓、新加坡、德國、澳大利亞和法國。在來上海就業的人員中,擁有博士學位的佔2.63%,擁有碩士學位的佔11.49%,擁有學士學位的佔74.96%,其他人員文化程度雖不及學士,但大多有一技之長,如西餐烹調、高級美容等方面的特殊技能,這一點與北京的情況大體相倣。

    入世後,外國人來華人數增多,他們會不會搶我們的飯碗?北京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就業處孟憲蒼處長介紹,目前在北京市工作並辦理就業許可證的外國人有1.6萬人,臺港澳人員5千人。他們中85%都是中高級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與北京上千萬人口相比,無論從人數和所在的職位來説,對北京人的就業並不構成威脅。

    有關專家分析説,入世後,不會馬上出現大量外資公司和外國人才涌入中國的事情。我國規定外國人來華就業的條件中有一條:必須有確定的聘用單位。考慮到工資福利等問題,中國的企業不可能盲目地聘用外國人,也就是説,外國人如果沒有找到聘用單位,是不可能來華就業的。因此,我們現在大可不必為飯碗問題擔憂。相反,我們應該將開放的大門敞得更大些,心胸更寬廣些。因為有一點是明確的,入世後,國際間的人才競爭是不可避免的,企業永遠選擇最好最能幹的人才,無論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張聞天)

    《精品購物指南》 2001年12月14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