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教育觀察:科技進步一等獎入選項目是否是騙局
中國網 | 時間:2005 年04 月04 日 | 文章來源:

採訪受到“拒記者于校門之外”的“禮遇”,在我們的記者生涯中還是頭一次。

3月31日,我們專程抵達武漢後,下午便電話聯繫湖北工業大學宣傳部,要求第二天上午9時到該校採訪,向校方了解去年在公示期間遭受質疑的一科研獲獎項目最後的調查結果。

然而,從4月1日到2日兩天的時間,該校宣傳部同志一直誠懇無比地反覆向我們解釋,學校的書記、校長都很忙,一個都不在。對我們明確提出的4點採訪要求也從未給予正面答覆。

這樁調查的源頭要從去年説起。

2004年8月26日,湖北日報刊登了“2004年湖北省科學技術獎勵項目公告”,在獲獎項目名單中,編號為069號的“湖北工業大學電磁式油污水處理成套設備的研製”名列科技進步一等獎之列。

隨後,本報接到一份“關於揭發李四年利用職務之便騙取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的報告”,稱此項目“從頭到尾是個大騙局,是場大鬧劇!”“是典型的學術腐敗!”

據公告所列,這個項目的參與者按名字排序有李四年、趙大興、丁建軍、李厚祥、王侃、程碧海、張冰等13人。課題組組長李四年為湖北工業大學科研處處長。

而據湖北工業大學(簡稱“湖工”)老師反映,這份材料被送到校內許多部門,包括省科技廳都有。那麼舉報材料所反映的情況是否屬實,這個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入選項目是否是騙局?去年12月中旬,本報派記者到武漢開始進行多方面的調查。

記者前腳剛剛離開武漢,報社編輯部就收到湖工的兩份落款時間同為12月18日的特快專遞。

一份是李四年直接寫給報社的《關於對正處於公示爭議期的獲獎項目“電磁式油污水處理成套設備的研製”的有關爭議情況的説明》,裏面還附言説,“我先將我們課題組的相關説明材料郵寄過來,學校的説明材料隨後寄到。”

而另一份則是蓋有“中國共産黨湖北工業大學委員會宣傳部”鮮紅圖章的公函。公函的行文非常客氣,聲稱“校黨委非常重視,並責成校紀委組成調查組對該課題情況進行了詳細的調查”,並説明“對於此項目的報獎有人提出異議一事,學校黨委一直很重視,但在未作出明確結論之前,不宜在報紙上刊登,這樣有利於學校對此事作出客觀、公正的處理。公函的最後一段還懇切地寫道,“為了學校正常的工作和穩定,希望貴報領導考慮我們的意見,支援並相信我們一定會處理好此事”。

我們尊重了學校的意見。

3個多月的日曆一張一張翻過去了,但是我們再也沒有得到校方有關調查結果的任何回音。

在武漢,我們向校方提出的4項要求是:

首先,請校方安排我們與質疑者、湖工機械工程學院博導周國柱教授見面。因為李四年給本報的“説明”中談及周教授這樣不遺餘力地對該項目提出異議,主要是出於個人恩怨,並對獲獎項目的爭議作出了14點具體説明。我們希望當面了解,周教授本人看到這些説明沒有,他認不認可這些解釋性的説明,承不承認這是正常的學術爭議?

其次,要求校方給我們出具一份校紀委已經完成的調查報告,了解事實真相。

據知情者透露,收到揭發李四年利用職務之便騙取科技進步一等獎之舉報後,校黨委非常重視,專門組成了由周副書記和主管科研的孫副校長負責、校紀委牽頭的調查組。經過歷時1個多月的調查工作,已經寫出了調查報告。去年11月11日,學校已正式行文至省教育廳和科技廳,主動要求撤回這一申報獲獎的項目。

湖北省科技廳成果處彭處長對此給予了證實:湖工已經提出了撤消這個項目報科技進步一等獎的報告。目前省科技廳已經批准,其餘問題正在處理之中。

對於學校為什麼會提出撤項申請,彭處長説,是學校認為這個項目不足以評一等獎。因為這個項目的推薦單位是省教育廳,學校的申請也是先提交給教育廳,而後轉過來的。

再次,記者希望校領導介紹對此事件性質的認定及處理意見,老教授是個人挾私報復呢?還是正確行使監督的權利?是正常的學術爭議呢,還是學術作假,風氣不正?據悉,與此事件相關的人士,不僅沒有受到任何影響,反而在近期新一輪的幹部競崗中得到了升遷和重用,成為學校關鍵崗位引人矚目的“實力派人物”。

據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老師介紹,李四年,原科研處處長,現研究生處處長;趙大興,原機械學院副院長,現機械學院副院長(行政一把手,主持日常工作);王侃,原機械學院黨總支書記,現學校組織部部長;程碧海,原校團委書記,現化工學院黨委書記;等等。

最後,記者要求校方提供參加該項目鑒定會的專家名單及使用該套設備的企業名單,希望逐一進行訪問。

湖北省科技網上的消息顯示:“2004年度湖北省科學技術獎中的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成果推廣獎和湖北省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獎于7月18日至8月24日經學科(專業)組初評和評審委員會復評。”記者問,既然學校認為不夠一等獎資格的項目為什麼還能通過復評,省科技廳的彭處長未置可否。

而在該項目的成果鑒定會上,在估算這一科技項目巨大經濟效益的背景材料中有這樣的介紹,該套設備已在我國43個大小鋼鐵企業成功應用運作。

這次記者受到學校的“冷遇”其實並不奇怪,去年年底到湖工採訪時,記者就有所感受。

當記者向一些老師詢問這個項目的一些情況時,他們大都諱莫如深,不願多談。一位老師擺擺手説:“你們記者最好不要找我們這些普通教師,我們以後還要在這所學校幹下去,應該去找領導採訪。”

課題負責人、科研處處長李四年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拿出了兩份材料,一份是“技術合作合同書”,甲方為武漢方環工程設備有限公司,乙方為湖北工業大學;另一份是“科技成果鑒定書”,鑒定日期為2004年4月11日。當記者提出要求翻看其中內容時,被拒絕,只給看了封面。

記者曾到湖北工業大學科研處,要求查閱“電磁式油污水處理成套設備的研製”這個項目的科技檔案,科研處的人員説,現在這個項目完成了鑒定,已經被歸檔到檔案室。記者隨後來到同處一座辦公樓的檔案室,管理人員説,這種檔案資料沒有項目參與者的允許是不能查閱的。

所有這些反常的舉動,都使人不由得想問一個“為什麼”。“電磁式油污水處理成套設備的研製”項目絕不單單是一個技術性問題,它究竟是學術爭議,還是學術腐敗?湖工的領導是不是應該向全校師生、向全社會有一個明確的説法?(謝湘 李新玲)

《中國青年報》 2005年4月4日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