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 教育動態 | 教育時評 | 校園采風 | 考試資訊 | 熱點話題 | 校園回憶 |
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校園愛情 網戀試婚獨身……各色風景實錄

    當代中國伴隨著“雙重轉型”——由封閉的傳統農業社會向開放的工業社會轉型,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必然帶來相應的婚戀文化與婚戀觀念的變化,導致婚姻觀念與行為的多元化。戀愛低齡化,離婚率上升,婚外戀增多,未婚同居及婚外性行為……使得愛情、生育與婚姻由原先的統一轉變為日趨分離。

    中學生早戀:公開的秘密

    當前,中學生的早戀日漸成風,呈上升趨勢。據廣州市中學生心聲熱線電話反映,在所接聽的諮詢電話中,有30%的學生正受著異性交往、早戀及青春期“性問題”的困擾。同時對廣州市青少年的婚戀狀況的調查數據表明,在中學時期就談戀愛的佔19.5%,其中15歲及以下就戀愛的竟有3.7%,如果考慮到學生有可能隱瞞事實真相這一因素的話,實際狀況比這一比例還要高。另據中國人民大學性社會研究所1999年對“全國大學生異性交往”的調查資料表明,異性交往在中學就開始了,而且已經很不少了。值得注意的是,在校的本科大學生,在中學時候一般來説在老師眼裏都是好學生,可是他們中的37%的男生和30%的女生卻已經有過約會了,甚至不少人也有接吻、性愛撫的行為。那麼,可以推測,在中學就已經開始跟異性約會、戀愛甚至發生性行為的實際人數要比調查所反映出來的人數多。

    愛神過早地闖入中學的校園,這確實是一個帶有一定普遍性的問題。這裡面既有當代青少年的生理、心理髮育提前的原因,也有社會環境的各種刺激在起作用。從少男少女們自身來看,他們投入早戀的情感因素多數較為純真,較為單純,這種單純性與他們自身的經歷、閱歷、知識、生活經驗和社會經驗有著極大的關係。早戀中的青少年思想單純,社會經驗和人生經歷並不複雜,他們不懂得什麼是真正的愛情,多數只是把男女之間的異性吸引以及青春期特有的對異性的性衝動來作為愛慕的因素,來當作愛情對待。此時,他們容易衝動,往往當異性傳遞過一個多情的眼神,一封情書,一個動作,一種表示,一次偶然的接觸,都會為之而動情,並産生愛的衝動,就會開始談情説愛,甚至輕易與之發生性關係。

    在一項對北京市3所中學分別為職高、普高、重點中學的中學生對早戀的態度和經歷的調查中發現,其中承認談過戀愛的學生中,三項主要動機依次為:1在需要時有人幫助;2異性的自然吸引力;3為了更好地了解另一個人。較次要的動機包括“對異性的好奇心”;“學會如何與異性相處”。此外還有少數人有下列動機:“追求刺激”;“享受人生”;“表現自己能夠吸引異性”;“擺脫父母的控制”。不能否認,有些比較早熟的青少年已經有了真正的戀愛意識,如許多人在問卷上提到交異性朋友的目的是想尋找精神寄託,尋求溫暖,避免孤獨,為了有個人訴説心中的苦惱等等。但即使是這些真正有意識的人也極少考慮到結婚或尋找終身伴侶。

    而據1999年另一項對上海市的5個區6所中學包括市重點、區重點和普通中學的調查發現,上海中學生早戀已達相當大比例,佔學生總體的175%,在對早戀的態度上,無條件支援和略帶條件支援者高達342%,只比持否定態度者的比例略低。而對中學生早戀與學習的關係問題上,半數以上的中學生認為“很難説”,認為對學習成績“影響不大”、“沒影響”、“會促進學習”這些含肯定色彩的選擇則高於認為會造成“成績會嚴重下降”者的比例。這表明上海中學生對早戀問題的態度趨向於開明,在中學校園中形成了一定的早戀小氣候,而在校學生本身則較難形成對早戀風氣的抵制。

    校園愛情:不談婚姻

    “校園戀愛”在70年代末開始風吹草動,發展到今天,已是“忽如一夜東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了,大學校園裏卿卿我我的情侶們來來往往地流動在教室、圖書館、食堂、宿舍樓之間,已構成一道四季獨有的風景線。較之於已走向社會的青年男女,他們更看重情感本身,而不是金錢、權力、地位等因素,對於愛情是婚姻的前奏這一説法,他們也不認同,因為婚姻這一目標的最終實現還與家長態度、經濟基礎、畢業去向等一系列現實因素密切相關,而這些世俗的條件似乎是對純潔美好的愛情的玷污。因此,在學校的戀愛過程中,大學生們從一開始就對婚姻産生一種潛意識的恐慌,儘管特定的四年不會受到婚姻的桎梏,但出於一種慣性的力量,未來的婚姻卻時刻牽引著戀愛的雙方。於是,對愛情的沉迷和對婚姻的無奈形成了大學校園裏的流行説法:校園愛情,不談婚姻。

    心理上的需要,精神上的交往,性格上的互補,彼此間的快樂,這已成為當今大學生戀愛所追求的一種主流。但其中也不乏有的是想為以後尋找終身伴侶而“試戀”,現時鍛鍊一下能力;有的則懷著一種“過把癮就散”的心理。據對南開大學、天津大學三四年級本科生所作的一項最新調查研究表明,儘管大學中的戀愛被視為較具理想色彩,但出於愛情而戀愛的僅有387%,相當比例的戀愛是出於非愛情因素,包括孤獨、寂寞、好奇、婚姻等。其中,女生中出於愛情而戀愛的比例為52%,而男生中這一相應的比例僅為24%。男生中孤獨、寂寞、好奇者較女生普遍,程度也比女生強烈。但這並不表明男生就不嚮往愛情,只是尚未遇到,但又不甘寂寞。由此,大學校園中的戀愛雙方,若女生出於愛情,男生出於寂寞等非愛情因素,則這一戀愛即使走向婚姻,其未來的婚姻家庭也難説是基礎穩固。由此,女生則在一開始就處於一個不利的地位。

    大學生“同居”:見怪不怪。隨著社會的開放,青少年的性觀念也發生著變化。據浙江工業大學對全省10余所大專院校的大學生的戀愛觀的調查表明,當代大學生的性道德觀念發生了巨變,有近1/3的大學生對西方的“性解放”、“性自由”是持認同態度的。有31.1%的學生不僅認為“性解放”、“性自由”是“現代文明的標誌,完全可以接受”,而且認為“這是人類愛情發展的必然結果”;有21.9%的學生認為婚前性行為是“可以理解的”,55.9%的學生認為婚前性行為“只要相愛,毋須指責”,甚至有5%的學生認為“只要兩人願意,沒有愛情也行”。另外根據首都師範大學性健康教育中心對中國近30所大學一萬多名在校大學生性行為性觀念的調查表明,有性行為的男大學生為15.7%,女大學生為5%,造成婚前性行為的男大學生為57%,女大學生為 26.7%。

    儘管大部分人認為作為能對自己行為負責的大學生,存在婚前性行為純屬個人私生活領域,是無可厚非的,但説歸説,做歸做,實際行動還屬少數,更多的人只是觀念上的一種接受。當代大學生觀念上可能比較超前,心態其實很保守。教育家艾倫布盧姆斷言:無論男性還是女性,在青春期都很自然地成為理想主義者,而對於過早的性行為者,這種浪漫理想很容易在帶來片刻之歡的令人失望的關係中煙消雲散。

    電視徵婚:愛情能速配嗎

    一向被國人認為是隱私之最的愛情,也被現今都市的年輕一代堂而皇之地推上受眾面最廣的電視,來個我談你看。這類以電視徵婚為主題的男女情感節目的一般形式為:在眾多的報名者中,挑選出各方麵條件較好,有可能配對的男女,讓他們參與電視徵婚活動包括自我介紹、同臺討論等,從中選出適合自己的對象。在這類節目中,知名度較高的有香港鳳凰衛視的《非常男女》,湖南衛視的《玫瑰之約》以及上海東方電視臺的《相約星期六》等。這些透著玫瑰紅的節目為許多優秀男女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風采的舞臺,起到了使他們能互求認識的橋梁作用,同時也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娛樂生活。

    走進演播室的男女嘉賓們心態各異。現代都市人普遍的想法是,在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的現實中,已沒有那份心情、那種條件來走那條從相識到相知到相戀到婚姻的漫長之路。而借助這種“感情快餐”的活動,即使在參與的過程中無緣碰到令自己心動的人,也可以擴大自己的交友範圍,同時通過參與來鍛鍊自己,增加人生經驗。應該説懷有這種心態的參與者還是比較真誠樂觀的,在他們鼓起勇氣走上舞臺,説出自己心中的感覺,闡述自己對各種觀念的看法時,除了會打動臺上的異性,還將促使人們去審視和思考當前情感領域中的諸多問題。

    也有些年輕的男女嘉賓根本就對這種覓知音的方式不抱任何希望,並不在乎參加節目能否碰上自己傾心的人,他們只對參與的過程本身感興趣,把它當作一項娛樂活動,一場遊戲來看。認為通過這種現場直播的節目,把自己青春靚麗的形象、精彩幽默的發言呈現在億萬觀眾面前,有一種觸電的感覺。還有一些嘉賓在台下本來就是戀人,他們到電視臺來的目標就是瞄準那些高額的禮品,這樣既滿足了表現欲又滿足了物欲,可謂一舉兩得。而更有一種“玩愛情”的參與者就有些不道德了。董先生在參加某電視臺主辦的一檔婚配交友節目時,一眼就被一位漂亮的女嘉賓所打動,而這位小姐在現場也把繡球拋給了他,如此,這對年輕人在演播現場幸福地“速配”成功。當一切都過去,董先生仍沉浸在這喜悅之中,於是撥通了那位小姐的宅電,卻被對方冷靜理智地告之:“先生,很抱歉,我早有男友,參加節目是為了鍛鍊自己的膽量,刺激刺激我的男友,請以後別再打電話來打擾我,這只不過是一次遊戲罷了。”聽得董先生愕然,原來愛情是可以當作遊戲來玩的!

    的確,這樣一種新鮮的電視節目除了給電視臺帶來較高的收視率和大量的廣告收入外,又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可是據報道:台灣《非常男女》從1996年開播至今,現場速配成功500多對,其最終締結連理的不到40對;上海《相約星期六》自1998年開播,出場嘉賓300多人,談婚論嫁者沒有一對;湖南衛視《玫瑰之約》從1998年7月正式播出至今,男女嘉賓300多人,真正相約牽手的也就十幾對。面對這樣的結果,不由讓我們懷疑,愛情能否似快餐一樣解決我們的問題?

    網戀:看上去很美

    網戀是現代人的童話。有著浪漫情結的年輕人對於愛情是充滿了憧憬與渴望的,他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能把童話變為現實,使美夢成真。有不少青年朋友,自從在網上認識一個談得十分投機的異性網友以後,從此就如癡如醉地泡在網上,達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以為自己多年來要找尋的“白馬王子”或“白雪公主”如今終於通過網路來到自己的身邊。

    網戀為什麼如此令人著迷呢首先,在生活壓力日益緊張的現代社會,人們渴望宣泄自己的情感,同時又不想暴露出自己的真實身份,而網路恰恰提供了這樣一種寬鬆的環境。“在網上,沒人知道你是一條狗”。坐在電腦螢幕前,敲著鍵盤,通過網線兩個相距遙遠的人互訴火熱的感情,這份距離帶來的美,這種新鮮與感動,更不是公園的長凳、樹蔭下的人行道可以體驗到的。由於不用面對彼此,一向含蓄內斂的人們可以更加大膽熱烈地表達愛情,把所有想到的關心、牽掛捎給對方,或把自己遇上的開心或不愉快的心事告訴給那頭的網友,彼此快樂著你的快樂,悲傷著你的悲傷。內向寡言的人可能變得幽默風趣,自私怪僻者可以格外溫柔體貼。其實,在這個虛擬的世界裏,他或她扮演著可能與現實社會中完全不同的角色,而彼此溝通的工具與其説是網路,不如説是想像力。由於缺乏任何實際的接觸,戀人們往往只靠網上聊天的直覺和自己希望的形象來想像對方,把自己理想的愛人的條件統統賦予了他她。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愛情也就格外的美,因為是你自己在創造、編寫一個動人的愛情故事。

    其次,網上愛情似乎更符合人們對浪漫的嚮往。與現實生活中的愛情相比,網戀不需要你去考慮房子、收入、家庭背景等諸多對愛情、婚姻起到重大制約作用的因素。這樣,抽掉這些世俗的附加品,兩人可以全心投入到一種純粹愛情的狀態中,一種純粹屬於心靈的交流。所以儘管雙方彼此未曾謀面,在感情的交流上有時比生活中的還要深刻,這也是為什麼大部分人明知這種戀愛很可能是沒有結果的,卻仍樂此不疲,越陷越深的原因之一。

    如果我們僅僅把網路看作一個虛擬的、與現實隔離的世界、那麼也就不會有那麼多遺憾了,但問題是,我們的情感並不會一直滿足於網路的虛擬模式,當這種不滿足需要面對面來解決時,麻煩也就跟著來了。“讓虛幻的歸屬虛幻,現實的歸屬現實”,痞子蔡的話也許告訴了我們對待網戀的“合適”態度,否則“受傷的總是我”。網戀之所以美麗,就在於它是在網上,是屬於虛幻世界的,但它不能一直停留在網上,所以不可能一直美麗下去。一位朋友見過自己的“網上情人”後失望地説:“真沒想到,天天説自己‘明眸善睞’,卻是高度近視”其實,這位朋友才一米六多一點,在網上卻説自己高大英俊。所以,不要對網上的戀人期望過高,他可能就是你上班時公共汽車上坐在你左邊的那個不起眼的男人,也可能是馬路上那個穿著俗氣卻驕傲的女人,有可能你傾訴衷腸的對方與你同一性別,甚至你幻想中的婀娜少女也許實為一古稀老婦。而網路的另一種結局就是在網上無疾而終,其實,這也未必是件壞事,因為你可以永遠擁有一份很美好的回憶。

    年輕美貌的單身女性,由於輕信和缺乏判斷,最容易成為網路強暴攻擊的目標。拉姆是哥倫比亞大學的博士研究生,在網上頻繁約會女校的一名學生,雙方都以覓得知己而興奮不已,甚至羞澀地談起了性的概念。週末遊玩,心曠神怡,情話不絕,談吐甚為投機,準備到博士生的住處過夜。可門一關,卻像進了兩重天地,溫柔的博士一下子撕開多情的面紗。接下來發生的就是無法忍受的性攻擊、性虐待。一週以後,心力交瘁的女生才趁隙逃脫魔掌。

    一位婚姻問題專家説:“因特網是連接的世界,而它所引發的卻常常是關於斷開的問題。”網路雖屬虛幻,但它畢竟是社會的一面,同樣有真實的人和事,有真愛和欺騙。只是網友們需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太沉溺于網上虛擬的境界,合理把握虛幻的網路在現實生活中所佔的比例,否則希望過多,失望也就過大。

    試婚:是諾亞方舟還是隱形炸彈

    “試婚”,指的是男女雙方不受法律約束,帶有一定試驗性質的同居行為。有人對試婚打了個通俗的比喻:婚姻好比鞋子,舒服不舒服,只有穿了才知道。既然婚姻好比一雙鞋,那麼為什麼不先試一試腳,再決定是否常穿它呢合了腳才穿它,不合腳時就扔掉。

    幸福美滿的婚姻一直是人們所憧憬的,而現在我國離婚率的急劇上升,“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一説的蔓延,使得無數青年男女望著婚姻這扇大門而生畏。於是,試婚這種正常而又特殊的現象在我國一些都市悄然流行,並成為一種時尚。據調查,上海市5個區中20歲~35歲的青年中,未領結婚證書的“野鴛鴦”佔19.8%,達1460對,在上海100對具有大專文化程度的新婚夫婦中,有30%曾有過婚前同居生活。福建省某市婦聯的調查表明,試婚者已佔婚齡人口的22.8%,而且有“方興未艾”之勢。

    試婚者走上試婚之路,大概可以歸為以下幾種原因:

    1.信奉“婚姻是愛情的墳墓”這句格言。對於一些強調自己的獨立性,更加注重愛情本身的男女來説,他們既希望婚姻家庭是一個美麗的花園,又不至於成為套在脖子上的枷鎖,使自己失去自我。

    2.因從小生長在一個缺乏愛的家庭,目睹父母或周圍人的不幸婚姻,使得對婚姻有種莫名的恐懼感,但又渴望能擁有溫馨幸福的家庭。試婚,完全是為了看彼此是否能長久相處,一旦兩人確定合適,會立即補辦“執照”。

    3.還有一部分人是有過不幸的婚史後,對婚姻不幸的痛苦刻骨銘心,所以對待第二次婚姻會更加謹慎,甚至根本就不想再次進入婚姻。

    4.除了以上仍以婚姻為主要目的的試婚者外,也不能排除大千世界還有打著試婚的幌子,進行玩弄感情的騙子。有這種動機的試婚者多為男性,在他們看來,試婚是個與多名女性保持性接觸的好藉口,既滿足了自己的慾望,又不需要付出任何經濟上或心理上的代價。

    可是試婚果真能像大多試婚者所期望的那樣:“有助於進一步了解對方的性格、興趣、生活習慣,使將來婚姻更加穩定;有助於預先感受性愛,了解彼此性能力,從而提高今後婚姻品質”誠然,如果試婚雙方都是朝著今後幸福婚姻方向努力,都是出於愛情,有著強烈的責任感和理智的話,那麼試婚也可能是一種戀愛向婚姻過渡的階段。

    可是,在我們國家,儘管人們對各種新事物、新觀念都已由反對變為接受甚至身體力行,可畢竟總體來説,我們的社會仍是以男權為主,女性仍處於弱勢。失敗的試婚對於男性也許無所謂,但對於女性傷害則更大。畢竟婚姻不是鞋,想脫就脫,想換就能換,試婚失敗後的分手也不會像事前想像中那麼輕鬆灑脫。

    為什麼現實中太多事實與試婚者最初美好的期望相悖,試婚仍給日後的婚姻帶來許多消極影響呢這主要是因為,婚後生活的穩定,夫妻關係是否和諧,雙方是否能夠不斷發展和完善感情,短短一年半載的試婚期是無法檢驗的,試婚和結婚的差別遠遠超出那張法定的婚書。因此,對於每一位要選擇這種方式的青年男女來説,為避免為之付出不能承受的代價,走上試婚路之前,不妨多些理智,少些衝動,多份責任感,少份遊戲態度。

    獨身:灑脫還是無奈

    人口普查的數據表明,1982年我國的單身戶是1745752戶,到了1990年有800萬以上的人沒有婚配,1990年前後,北京的單身男女在20萬以上,現在僅南京市這個數字就達到了40萬,京滬兩地更在百萬之眾。上海人口情報研究中心關於滬市婚姻狀況有一組數據:1980年結婚人數為18萬對;1990年是12萬對;1997年是10萬對。遞減趨勢從某個側面説明,無論男女,晚婚都成為一個普遍現象。

    獨身常常是一個人絕望後最明智的選擇,這類灑脫型獨身者一般均認為,獨身的最大好處是不用為家務問題在與另一個人爭吵之後達成什麼協議,更不用對自己的行為做謹慎的解釋,他們追求個性解放和生活自由,拒絕婚姻,拒絕家庭。但對於另一部分人來説,獨身僅僅是一種無可奈何的生活方式。他們不是天生的獨身主義者,他們不排斥婚姻,不拒絕愛情,但他們是完美主義者,會把婚姻“理想化”甚至挑剔過分,當現實中的“他她”不符合自己的擇偶要求時,寧可獨身下去,決不勉強自己,似乎要“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社會學家李銀河根據對北京47位獨身者所作調查研究進行分析,把獨身者分為三種類型,基本涵蓋了獨身者選擇這種生活方式的幾種主要原因。

    第一類獨身者是那些對兩性均無興趣的男女,他們選擇獨身主要是為了保存一個完整的獨立的內心世界和生活天地。這類獨身者“自我”意識十分強烈,他們的內心絕不是他人以為的那樣孤寂、痛苦,恰恰相反,他們對生活的態度是積極樂觀的,生活過得輕鬆愉快。

    調查發現,兩性之間的感情在此類獨身者心目中被放在極不重要、可有可無的位置上,不會超過友誼;他們對性慾也看得很淡漠,不會超過其他慾望,如食欲、求知欲等等。有一位男性獨身者説:“這種慾望不是離不了的,它只是生理反應的一部分,不是生活的全部,沒什麼了不起。”一位女性獨身者説:“我認為性慾不太重要,我沒有什麼慾望。”這一類的獨身者幾乎都是童男處女,而且希望終身如此。

    第二類獨身者屬於對異性有興趣的人。這在西方國家中佔有一定比例,他們與異性或發生偶然的親密交往包括性關係,但在中國社會中,選擇真正終生獨身同時又對異性很感興趣的人只能是人口中的極少數,因為我們的社會中婚姻幾乎是與異性建立親密關係包括性關係的惟一合法途徑。

    這類獨身者有一部分是抱著浪漫主義、理想主義或唯美主義,不願結婚。一位獨身女性説:“我為自己設計的生活很浪漫,儘是些美好的東西,我不願盡家庭的義務,不願下廚房,嫌炒菜油膩膩的。”“看到家庭婚姻不幸福的多,幸福的少,因此我不願結婚。”這種類型的獨身者極其看重浪漫情調和感情,而浪漫愛情的原型正是十二三世紀歐洲的騎士愛,這種愛情從一開始就不屬於已婚夫婦,而屬於情人。

    多數浪漫型獨身者的性規範是:只要兩人相愛就可以發生兩性關係,不論結婚與否。一位獨身女性説:“有了三個男人的經驗就沒有貞潔觀念了。”另一位女性説:“貞操是送給男人的禮物,如果男人因為女人失貞而不愛她,那麼這個男人也不值得愛。女人是否失貞男人連問都不該問。”他們有一個共同的主張:獨身不等於禁欲,獨身者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需要靈與肉的交流,只是方式不同罷了,禁欲等於慢性自殺,不值得提倡,獨身而不禁欲,才是最佳人生方案。

    保守型獨身者大多認為,只有已婚者才能與異性建立親密關係,不結婚理所當然不能發生性關係。他們當中有的已是性慾全無,有人渴望溫情,希望滿足慾望,但又受到自己嚴格的性行為道德規範的束縛,不得不採取自慰的方法,而對這種方法同樣存在矛盾心理,不斷受到內心道德觀念的折磨,心理難以取得平衡。這種人是獨身者中最感到痛苦淒涼的一群。

    第三類獨身者是那種只對同性有興趣的人群。他們由於不像在某些社會中兩個同性可以締結婚約,只好保持獨身。

    復婚:舊夢依然有溫馨

    俗話説:好馬不吃回頭草。可在現實生活中,不少夫妻掙扎著跳出婚姻的“圍城”之後,滿世界轉了半天,方知昔日感情的珍貴,於是幾番週折,又重新回歸,再度握手,演出了一齣出鴛鴦重聚的悲喜劇。復婚,也許是對情感的理性補救,也許是對人生、婚姻認識的昇華。不管怎樣,全社會的復婚人數逐年呈上升趨勢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北京曾是離婚率較高的城市,現在這座城市的復婚率為10%,超過了其他城市。是什麼樣的原因使得復婚者們再次走進“圍城”呢?

    衝動地離婚,理智地復婚。夫妻雙方本來沒什麼本質上不可調和的矛盾,只是因一般的小事處理不好,便引發離婚大戰。這種類型的復婚者一般感情比較衝動,雙方婚前沒有充分地深入了解,婚後不能互相適應,互相理解體諒,匆忙之下一離了之。但往往雙方還有“剪不斷,理還亂”的情絲維繫著,離婚之後,兩人都感到孤影獨帆時,會從反思中逐漸悟出婚姻的真諦,摒棄不切實際的祈求,通過自我反省,感到離婚是一步錯棋,於是又猛然醒悟,做出復婚的抉擇。

    為了孩子,他們重新走到一起。在復婚者中,為了孩子又重新走到一起來的佔有很大比例。據北京市初步統計,因為孩子又“破鏡重圓”的佔50%以上。對於多數生育了孩子的離異夫婦,夫妻關係的終結,並不意味著與子女的血緣關係的斷絕。孩子似一條剪不斷的紐帶仍聯繫著他和她。只要雙方尚未找到歸宿,對孩子的愛心又有增無減,在孩子小手的牽引下,雙方會摒棄前嫌,握手言歡。

    失去的才是最好的。一些夫妻相處的日子久了,雙方都不像戀愛時那樣會不斷去發掘對方的優點,相反,彼此性格上的缺點逐漸顯露出來,都認為已看透了對方,失去了新鮮感,只剩下一大堆日漸增多的毛病,對配偶越看越不順眼。總認為別人的丈夫更能幹,會賺錢又體貼,別人的老婆更美麗溫柔。於是移情別戀,決意離婚去尋一個更好的伴侶。但往往離婚了,在尋找新的愛人或重組家庭後,才發現原來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感情上還是更眷戀舊人,待醒悟,最合適自己的,還是曾經擁有的。

    不管是由於何種原因而離婚,也不管是出於何種理由又復婚,雙方的心靈都會受到傷害,彼此要恢復到過去由戀愛而走入婚姻的狀態需要一個過程。復婚是社會對那些離婚後悔者的寬恕,也是社會留給那些對婚姻大事做出草率選擇的人的一種挽救方式。人們在既要做出結婚選擇,又要做出離婚選擇,還要做出復婚選擇時,也一定要慎重對待社會給予的這種再次選擇的權力與義務。

    《生活時報》 2001年9月27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4/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