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 教育動態 | 教育時評 | 校園采風 | 考試資訊 | 熱點話題 | 校園回憶 |
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今年“挑戰杯”競賽有哪些新變化

    “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是由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全國學聯主辦的一項具有導向性、示範性和群眾性的全國性競賽活動。自1989年開始已成功舉辦了六屆,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績。9月中下旬,第七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終審決賽將在西安交通大學舉行。本屆比賽有哪些新變化?“挑戰杯”競賽將如何發展?記者就此採訪了全國學聯秘書處負責人———

    問:請您介紹一下“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的發展情況。

    答:1989年12月20日,在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的支援下,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19所高校聯合發起,31所高校參加了在清華大學舉行的第一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科技活動成果展覽暨技術交流會。1990年至1991年,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全國學聯主辦了第二屆“挑戰杯”競賽,正式定名為“‘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並一直延用至今。

    問:“挑戰杯”競賽取得了哪些成果?

    答:“挑戰杯”競賽已成功舉辦了六屆,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績。競賽發掘和培養了一批在學術科技上有潛力、有作為的優秀人才,激勵了高校學生課外學術科技活動的發展,促進了學生課外學術科技成果的涌現。10年來,有近百萬名大學生直接或間接參與了這項賽事,産生了一大批優秀學生課外學術科技成果,其中一批成果直接應用於社會生産,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如第六屆“挑戰杯”競賽中,浙江工業大學包士毅同學的作品以960萬元的價格成交。

    問:目前,第七屆“挑戰杯”競賽的籌備工作進展如何?

    答:第七屆“挑戰杯”競賽由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陜西省人民政府和全國學聯共同主辦,西安交通大學承辦。本次競賽共有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的307所高校參賽。終審決賽期間,除舉辦學生科技作品展示外,組委會還安排科技講座、企業家論壇、學生論壇、港澳臺學生與內地大學生交流座談、素質教育論壇及體現陜西特色和高校特點的演出活動等。使得第七屆“挑戰杯”活動內容豐富多彩,真正成為大學生科技“奧林匹克”盛會。目前,籌備工作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

    問:本屆比賽將會有哪些新變化?

    答:在總結前六屆競賽成功經驗的基礎上,主、承辦單位堅持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鞏固的前提下創新的原則,在完善競賽機制、擴大群眾基礎、加大科技成果轉化力度,增強交流等方面進行新的嘗試,力爭辦出水準,辦出特色,推動“挑戰杯”競賽進一步向前發展。

    本屆競賽的新變化主要體現在:

    一、修改章程。為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針對競賽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第七屆“挑戰杯”競賽全國組委會在廣泛徵求評委和參賽院校意見的基礎上修改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章程》,以此推動競賽進一步向前發展。內容修改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在宗旨方面,新《章程》在原《章程》的宗旨中增加“銳意創新”,使“挑戰杯”競賽的宗旨確定為“崇尚科學、追求真知、勤奮學習、銳意創新、迎接挑戰。”再就是增設作品資格評判委員會。鋻於在前幾屆競賽過程中,曾出現少數地區的個別高校為了單純追求競賽名次,在申報作品時違背章程和其他規定弄虛作假,給評審工作帶來了麻煩,同時也影響了“挑戰杯”的聲譽,因此新《章程》規定在競賽組織機構中增設作品資格評判委員會。在獎勵等級方面,新《章程》規定將原《章程》中的“競賽設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和鼓勵獎四個獎勵等次”修改為“設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新《章程》還規定將預審的淘汰率由原來的30%降低到20%。再就是取消“優勝杯”獲獎學校的類別限制,並適當增加優勝杯數量。

    二、擴大競賽的群眾基礎。隨著“挑戰杯”在高校中的影響不斷提高,校、省、全國三級賽制進一步完善,競賽的群眾基礎也不斷擴大。本屆競賽中有2/3的省(區、市)組織了本省(區、市)的“挑戰杯”競賽,從中精選出作品參加全國競賽。據不完全統計,報送到西安的926件作品是從近千所高校、數萬件作品中精選出來的,代表了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的最高水準。

    三、運用網路,提高競賽組織工作的技術含量。   本屆競賽正式註冊網站為www.tiaozhan.com,競賽的各項通知,有關文件等均在網上公佈,增加了競賽的透明度、提高了工作效率。目前,該網站的訪網量已超過20萬人次。

    四、加強交流。

    本次競賽首次邀請了台灣大學生代表攜作品參展,香港、澳門回歸後首次同時參賽,港澳學生還將首次同場角逐“港澳優勝杯”,這也是“挑戰杯”競賽舉辦以來的首次。兩岸四地大學生在科技活動、創新實踐方面的交流,必將獲得極大成功。(劉萬永)

    《中國青年報》 2001年9月14日

    

    

    




第五次海峽兩岸海上通航學術研討會取得多項共識
數字生活中的科技陷阱
高校主題學術交流將點綴“大學生網路應用挑戰賽”
北京大學生網路應用挑戰賽將舉行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4/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