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 教育動態 | 教育時評 | 校園采風 | 考試資訊 | 熱點話題 | 校園回憶 |
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資訊教育不是把黑板搬上螢幕

    專家為中小學資訊技術教育會診:有路沒車、有車沒貨、有貨沒司機。這是對中小學有了電腦後,缺乏教育平臺、教育資源、教育人才和新型教學模式的形象比喻———

    “在很多中小學,資訊技術課教學內容是黑板搬家、教科書搬家,教學方式從過去的‘人灌’變成了現在的‘機灌’。資訊技術教育改變師生學習品質的目的遠未達到。”8月14日,在“第二屆中國中小學資訊技術教育論壇與交流展示會”上,華南師範大學未來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現代遠端教育專家顧問組成員桑新民教授指出了當前中小學資訊技術教育存在的普遍問題。

    為推動中小學資訊化建設,教育部決定從2001年開始,用5~10年左右的時間在全國中小學基本普及資訊技術教育,以資訊化帶動教育的現代化。據統計,我國約有68萬所中小學,有實力建設校園網的有兩萬所左右,其中已經建成校園網的僅3000多所。為此,教育部中央電教館擬定了“朝陽行動計劃”,分期分批推進“校校通”工程。參與這一工程的北京騰圖文教電子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策劃部經理閆妍介紹説,一期“朝陽計劃”覆蓋了山東、陜西、廣西等14個省區。二期工程已經展開,重點加強應用平臺的建設和資源建設。

    硬體建設是必需的,但有了先進的設備還要有配套設施。參加研討會的一些專家認為,目前我國“網校”的辦學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還是照搬普通中小學的辦學模式,從辦學目標、課程設置,到教學組織形式、教育評價和管理等,都缺少現代遠端教育的特色。他們呼籲,教育資訊化不能成為游離于現行教育教學過程之外的一種投資行為和硬體、設施建設,更不能用新技術把教科書和黑板搬到螢幕和網路上,強化灌輸知識和標準化考試的現行教學模式。

    全國中小學電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本中認為,傳統教育的講、練、考的模式已經跟不上資訊技術教育的發展,教師、教學方式以及教學內容都需要改變,最關鍵的是提高青少年的自主學習和交流能力。

    桑新民指出:“資訊技術教育的最終目標是提高師生的學習品質,推動基礎教育進入資訊時代,而不應是單純的學習技術。”

    針對當前中小學資訊技術教育重理論輕操作、重硬體輕軟體的現象,桑新民建議,當前迫切需要制訂出可操作、可檢測的教育資訊化目標與評價體系,主要應包括以下幾方面:實現教育目標體系、教育決策管理、學校教育教學環境、教育教學資源、學習與課程、教學模式、學校教育教學評價管理、師資培養及培訓,以及教研科研的資訊化。以上這幾個方面是相互聯繫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構成教育資訊化的具體工作目標和基本任務。

    “教育網路的靈魂在於教育,在於應用,”王本中説。

    《中國青年報》2001年8月15日




“網上學習”風靡美國
網路社會的壯美與孤寂——評介《資訊時代三部曲》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頒布
我中學生獲國際資訊學奧林匹克競賽佳績
背著“筆電”上學,你準備好了嗎?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4/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