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 教育動態 | 教育時評 | 校園采風 | 考試資訊 | 熱點話題 | 校園回憶 |
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上海交大少年班停辦內幕

    這些天,當萬千高考學子翹首以盼錄取通知書時,交大“少年班”的通知書悄然退出了招生舞臺。從今年起,上海交通大學“少年班”停止招生。

    20多年前,中國科技大學首家辦起少年班,入學學生大部分在十四、五歲左右。少年班當時是萬眾矚目的焦點。到1985年,包括上海交大在內的10多所重點大學相繼辦起了“少年班”。今年,以華東地區為主要招生範圍的上海交大少年班為何停辦了呢?

    學校看法

    學校的院、係在培養少年班的學生方面花費很大精力,然而收效不大,為此學校表示,生源品質下降、學生綜合能力不強致使少年班日漸衰落成了一種必然。

    超常學生並不“超常”

    細細探究,交大少年班“落幕”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生源下降、考生素質逐年降低,少年班創辦之初意欲培養一批高素質的少年人才,但招來的少年並不“超常”。

    前幾年,少年班的考生素質較高,學習能力、自主性較強。但從1992、1993年起少年班開始滑坡,在超前教育、應試教育的“催生”下,學生都很死板。很多學生雖然智商頗高,但心理上比較稚嫩。交大招生辦副主任錢奇城介紹,交大少年班每年有40名的招生計劃,但一般只能完成一半。最近幾年“少年班”的招生全國錄取分數線均在540分,而普通班至少需要600分。

    少年班中有一個通病:數學很好,人文學科與英語相對比較薄弱。原交大教研室管理少年班的老師認為,少年班的學生綜合能力較差。由於年齡小,很多學生不會根據自身的能力選擇,而是一味地選熱門專業。曾任教過少年班的老師感到:從平均水準來看,少年班的學生沒有特別的實力。

    停招不意味不再招

    錢奇城表示,停招並不意味著今後不再招收。我們也會以其他的形式培養人才,譬如連讀班或是試點班等。

    少年班的紛爭一直以來就是硝煙不止,一方説少年班卓有成效,一方説少年班應該取消。究竟該如何培養“超常”少年?一些專家的見解值得深思,對於那些特別聰明的學生,沒有必要把他們“拔”出來。讓他們與同齡人一起按部就班地學習,並給予個別地輔導,特別地培養,能使“超常”少年在心智、生活能力上得到全面的發展。

    學生看法

    在採訪中,80%少年班的學生認為少年班停招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一位同學曾感慨地對筆者説,如果有機會重新選擇,他會去讀高三,與普通學生一樣踏踏實實地重新走一遍,將基礎打紮實。

    心理鴻溝難以逾越

    第一眼看到W,還以為他是個大學生,一臉的稚氣,穿著也很隨意。今年才22歲的他已在IT業闖蕩3年,現在一家網路公司工作。他是94屆交大少年班的學生。W自稱是幸運兒。

    雖説幸運,但少年班的孩子們要承受巨大的壓力。他們戴著閃耀的帽子:天才少年、神童、希望之星等等。也許因為天資聰穎能讓他們更早的走入大學校園。然而三歲的年齡差距更給他們造成了一條很難逾越的心理鴻溝。有一段日子,為了裝成熟,W就不刮鬍子。但在德育課上,當老師談到大學生戀愛觀時,一句“少年班的同學可以不回答”便將他們一棍子打在門外,以致于少年班的一個女孩子與人約會時不知所措,還成為她生活中的一大苦惱。

    無人引導貪玩成風

    也曾是少年班一員的在讀研究生L坦言,“剛進少年班時覺得自己不再有萬眾矚目的感覺。那時我特別希望有人來引導,但學校裏沒有配備老師來幫助我。我們班玩氣很盛。第一次進校的期中考試只有60多分,與試點班的差距相去甚遠。總感到活在試點班的陰影之下,與那些數學、物理奧林匹克冠軍競爭覺得很累,於是就去放鬆:打球、打撲克、聊天,學習沒有任何源動力。玩膩了,大家便一窩蜂地泡在圖書館裏學習。讀書耐不住了,大家又互相影響著去玩。”他把這段生活總結為放縱加反省,不斷地惡性迴圈,“那時我非常苦悶,曾經想過休學,到大三、四時,心智成熟了確立了目標才慢慢走出困境。”

    學校沒有因材施教

    為了配合全國各地紛涌而起的少年班,很多少年班的學生都是從中學裏開設的加強班走來,接受的是“填鴨式”的應試教育。他們習慣做題,而思想方法和基本知識掌握得不夠透徹。L説,老師沒有根據我們高中情況教學。我們更適應于小班化的教育。一開始就與其他同學一起上課,覺得跟不上。與其他大學生一樣,完全靠自己的努力。

    專家看法

    大學少年班的停辦並不意味著社會少年班的隱退。而今社會教育的途徑是多元化的,對少年天才的規劃和潛質的挖掘也應該是多元化的,要“與時俱進”。對於少年班,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顧曉鳴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大學少年班的停辦並不意味著社會少年班的隱退。相反,少年班將以多種形式涌現,鋼琴班、舞蹈班、繪畫班等。原有教育制度下的少年班不再能夠適應。而今社會教育的途徑是多元化的,對少年天才的規劃和潛質的挖掘也應該是多元化的,要“與時俱進”。

    顧曉鳴認為,交大少年班的停招由兩方面的原因所致,一方面,整個教育體制,包括評分制度和升學考試致使“尺規方式”出現問題,所測定出來的少年就有問題。片面的教育體制不僅不準確,還會發生誤導。少年班的學生就像是那些被送到巴西去培養踢球的青少年,人生經驗少,創造能力差,心理素質和為人處事都較欠缺。而像滿舟、韓寒等“天才”永遠不會在此範圍內。這是對少年的“圈養”和扭曲。

    另一方面對少年班的培養實際上是“一條線”的濃縮,急功近利地培養。孩子的潛力是通過多種途徑,在不同時期表現出來。少年班的宗旨是儘早發現人才。對“天才”越早發現,培養的手段也就越單一,抑制了他們新興趣的産生,或許就把孩子的最大潛質給埋沒了。很多少年班的學生出國以後就去炒股票,潛力並沒有表現出來。

    《新聞晨報》2001年8月13日




上海本科生可直接讀博
本科生可直接攻博 上海推出研究生教育改革
高校相繼停招“少年班” 超常少年該如何培養?
少年班大學生又考大學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4/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