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 教育動態 | 教育時評 | 校園采風 | 考試資訊 | 熱點話題 | 校園回憶 |
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8萬外國人趕考中國漢語水準考試

    7月8日,中國漢語水準考試(HSK)在海內外數十個考點悄然進行。與萬眾矚目的高考相比,HSK似乎有些寂寞,看到其英文縮寫,有人説它是某種商品的牌子。

    HSK的網頁上寫著:“HSK,通向中國的橋”。但常有人把它比作“中國的TOFEL(託福)”。準確地説,HSK是為測試母語非漢語者(包括外國人、華僑和中國國內少數民族人員)的漢語水準而設立的國家級標準化考試,由北京語言文化大學漢語水準考試中心設計研製,包括“基礎”、“初、中等”和“高等”三個等級的漢語水準考試,每年定期在中國國內和海外舉辦,凡考試成績達標者,可獲得相應等級的《漢語水準證書》。

    據北京語言文化大學HSK考試中心考務辦公室副主任柴省三介紹,HSK考試體系的研究始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正式考試從1990年開始,1993年設立HSK(高等)考試,1997年又針對歐美學生的學習能力增加了HSK(基礎)考試,形成了比較完整的考試體系。

    開始參加HSK考試的人,大多出於對中國歷史和文學的興趣和文化交流的需要。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的加快,國外的企業和機構大量進入中國,學習漢語的外國人迅速增加,考HSK的人也相應多了起來。1995年參考人數為1.26萬人,到2000年已增至8萬人左右,其中留學中國者佔了90%。而這些留學生中,來自日本、南韓的又佔了80%以上。

    復旦大學國際文化交流中心HSK考務辦公室主任袁新説,因為中國與日、韓在文化上有親緣關係,日、韓文化處於漢文化圈範圍內,因此這兩個國家的人容易接受漢語,學習的人也多。而歐美人學漢語在書寫方面則存在很多困難。比起歐美,日、韓在中國開辦的企業更傾向於使用本國員工,亞洲金融危機以後,一些日、韓年輕人不得不將就業目光投向中國,而到中國來讀大學,學費便宜,取得學位也相對容易一些。凡此種種,都刺激著他們報考HSK。

    在復旦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的門口,記者遇到了一位來自日本名古屋的女孩。她在國內讀的是日語教育專業,做了兩年中學教師後,到中國學漢語,希望畢業後留在中國做日語教師。她已經連續參加兩次HSK考試,得到了三級證書。一位南韓留學生説,他舅舅在上海開了一家貿易公司,他想學好漢語進公司幫忙。“7月8日參加了HSK(初、中等)考試,感覺還可以,能不能通過就不知道了。”

    相比之下,歐美考生學習漢語大多是因為對中國文化有濃厚興趣。一位美國留學生去年參加了HSK考試,取得了六級證書。“中國文學很有意思,我很喜歡。”記者問及是否還想繼續往上考時,她卻搖搖頭説:“沒有必要了。”

    還是應了“經濟是基礎”這句老話,多少人考HSK,在某種程度是反映了中國的經濟發展狀況。袁新認為,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人知道HSK。

    也許我們真正想看到的,並不是HSK考場的火爆和擁擠,而是中國經濟的早日騰飛。

    《人民日報-華南新聞》2001年7月13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4/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