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各地中考試卷評價

     一、總體評價

    總體情況與往年比較,大部分地區的試題品質繼續提高,但仍存在需要繼續改進的一些問題。

    從內容方面分析,試題更加注重結合社會和生活實際中的具體問題,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技能、思想方法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繁、偏、舊試題大大減少;一些地區能夠注意體現課程標準的新理念,積極探索考查學生的探究能力,出現了一批優秀試題。但在部分地區的試卷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過於關注知識考查,客觀題比例過大,試題陳舊刻板,照搬陳題等問題,個別地區的試題中有明顯的科學性錯誤。

    從技術方面看,客觀題的設計存在較大問題,如何發揮這種題型應有的功能需要研究。

    從試卷的表現形式看,絕大部分地區試卷卷面生動活潑、指導語親切友好、準確,方便學生作答。但也存在不少問題,如在版面設計上,有的試卷字號太大,卷面稀散;有的試卷則字號太小,卷面顯得過於密集;有的試卷版面時緊時松;有的試卷跨頁印製試題;有的地區考試説明過於簡單,個別地區甚至沒有任何考試説明或注意事項;個別試卷還存在插圖不正確、印刷錯誤、插圖與題意不一致等問題。

    二、各學科命題特點

    政治

    多數地區的試題素材注意與國際國內的重大時事、社會特點和學生生活實際緊密相聯,引導學生關注國家命運、關注人類進步、關注自身發展;注重考查學生分析解決社會和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一些地區在試題類型的設計上進行了積極的探索,例如,根據漫畫或情景設置問題,主觀題不設唯一的標準答案,不使用機械的“採點”方式評分等。

    語文

    現代文閱讀試題的選文進一步向課外延伸,選文注意人文內涵與語言要素的統一,文章內容豐富多樣,重在考查學生的整體閱讀和感悟能力;作文試題採用了材料作文、作文修改、看圖作文、應用文寫作、片斷作文等多種形式。一些地區探索用問答題、概括題、賞析題、朗讀斷句等多種題型考查學生對文言文的理解。

    數學

    多數地區的試題能夠體現數學課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思想,立足於學生的發展考查數學的核心內容與基本能力。各地大都設置了實際應用問題,考查學生從實際問題中抽象數學模型,並運用數學知識與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考查學生通過圖表、文字、數據等獲取資訊的能力的試題也有所增加。此外,也出現了一些考查學生對數學思想方法的領悟和運用數學意識的試題。開放性試題的題材更為廣泛,形式更為新穎。

    英語

    注重在考查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識的同時,強調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和綜合能力的考查,絕大部分地區(約96.8%)設置了聽力試題;部分試題在設計上開放性增強,特別是在寫作題的設計上給予學生更多的思維、想像和運用所學語言的空間。有相當數量的試題在設計上聯繫學生實際生活,選材豐富,新穎有趣,時代感強,形式有通知、電視節目單、書單、採訪記錄、圖表及寫短文、書信、E-mail等,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參與。

    物理

    普遍注意在考查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突出對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考查;進一步加強了對實驗操作、實驗分析和歸納能力的考查。出現了不少具有強烈生活和時代氣息的試題。

    化學

    各地普遍重視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注意實驗操作能力的考查,有的地區組織了專門的實驗操作能力測試。

    生物

    總體上看,各地普遍加強了對實驗能力和科學探究能力的考查;試題素材注重以現實生活的情境為載體,避免只考查對知識的機械記憶;開放性試題得到進一步重視,約有63%的中考生物試卷中設置了開放性試題。

    歷史

    各地在考查學生所學歷史知識的同時,注重考查其學科能力。在試題素材方面,各地都注意採取相對較新、學生較熟悉的情景和材料,力圖反映社會熱點、焦點問題。大部分試卷都設計了開放性試題,並對參考答案和評分標準作了相應的規定。

    地理

    各地試題注意體現試題的探究性和應用性,重視對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試題素材能與社會熱點、焦點問題密切結合,體現了時代性,突出了地理學科的特色。

    綜合理科

    各地在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對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考查進行了積極的探索,並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經驗。要求死記硬背、繁雜計算的試題明顯減少,出現了一批題材新穎、情景生動的試題。多數試題注重聯繫實際,關注生活、關注社會。

    綜合文科

    總的來看,多數試題的設計注意貼近生活、貼近時代;有些地區的試卷中出現了跨學科的綜合性試題:另外也出現了一些新的綜合方式,如將歷史、地理、生物進行綜合,或將政治、歷史、地理、生物進行綜合等。

    (摘自《2002年全國初中畢業、升學考試評價報告》)

    《文匯報》 2003年4月15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