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研只為有份好工作?讀研在於構築新的平臺

     10月18日,我們刊發了一位正在讀新聞系研究生的女同學的來信《讀研只是為了有一份好工作?》。來信雖然只是這位同學個人的經歷和觀點,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諸多年輕學子的困惑。就此問題,不少讀者寫來文章表達他們的看法。

    劉三平同學,讀了你給《中國青年報》的信。恰巧我也是從事新聞工作的,已有30年的工齡。這些年接觸了一些此類事情,我的孩子也在一所名校讀研,思想上有一些考慮。因此,把我的想法與你交流一下,僅供參考。

    一、到啥時候,努力學習、豐富自己都沒有錯,也不會錯。猛一聽,你也許覺得有點空,也許認為是套話,可我不這樣看。任何地方,總是需要有人幹活的。雖説新聞是一項實踐性極強的工作,但畢竟是知識淵博而又有實踐經驗的人最為適宜。我經常鼓勵身邊的年輕同行,要在法律、經濟、社會學等方面有所儲備,這樣必有大用。

    二、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社會知識。記得我送孩子去上大學時,經人介紹,我認識了一很有威望的老教授(已退休),想請他指點一下。老教授兩手攤開:“沒有什麼好説的,大學裏是學不了多少知識的!”我們一聽十分詫異,孩子十年寒窗苦多不容易,家長們把孩子送到大學,又省吃儉用供養他,就是希望能學一肚子的知識,你老教授居然説什麼“學不了多少知識”!老教授又説:“大學裏更重要的是學習社會知識,掌握研究的方法,學會做人,否則就不能算合格。”轉眼四年過去,再見到老教授時,對他的話記憶猶新,理解得也更深。

    三、做新聞的,的確如你所説,應是個有思想、有能力、有個性、有正義感、有良心的雜家,在目前,也的確很難。不少人沒有實現自己的初衷,成了你説的“新聞匠”。好多人覺得“新聞無學”,只要按照慣例、服從命令,文章好孬都無關緊要。不過,受眾還是喜歡好文章(節目)的。如能寫出一手好文章,走到哪兒也是受歡迎的。在社會不斷發展中,新一代的新聞高手正在孕育著,要相信你有這個能力。

    四、一些同學的世故,使得你看不慣,受不了,我想大可不必。社會是豐富多彩的,社會評價的標準終將走向客觀公正。學校裏,的確各種各樣的人都有,努力學習的也不在少數。問題是一個人的主觀意志力的大小,也就是抗干擾能力的強弱。紮實登攀與走捷徑,各人有各人的選擇。捷徑雖然省力,但不是人人都能走的,即使走了,也不是效果都一樣,也許走起來更累。

    五、社會用人標準正在變化,由重文憑到重實際能力,幾篇應景的文章是唬不長久的。不知你是否注意到,今年的技術學校招生又升溫了。深圳的高級技術人才十分缺少,招聘時開出的工薪報酬已超過研究生。這些都説明,社會需要實干家。

    六、人與人的社會交往能力,也是一門學問。研究生畢業,不僅僅是讀了大量的書本,還要讀懂社會這部大書,讀那些活生生的知識。人生需要大舞臺。大的舞臺空間可以給人們提供更好地表演、展示才華的條件。讀研,就是在構築新的平臺。一旦你的勞動與社會需求合拍,便會融進去。

    七、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要乾大事業,不僅是有大抱負,更要多積累。積累,是件十分辛苦甚至煩心的事,特別是在市場經濟剛剛發展的社會裏,人們的價值觀念正在經歷著大的激蕩,浮躁不安與取向多元的特點更為明顯,陣痛和苦悶是正常的社會現象。但是,積累沒有錯,也永遠不會錯。

    説了這些,不知是否能與你産生共鳴。但願我們能多交流,成為忘年之交的朋友。

    《中國青年報》 2002年10月23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