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今年的第七個生日 共話“人文教育”

    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今天(10月12日)成了小字輩兒。這位年近70的學者坐在北京大學勺園多功能廳一個不顯眼的位置上,前面是周汝昌、丁聰、于光遠等一批平時難得一見的老先生,他們今天都是配角。100多位文化界藝術界的知名人士匯聚一堂,共賀我國學術界泰斗季羨林先生92華誕,一同研討人文教育。

      在一雙雙關切的目光下,身著夾克衫的季先生被攙扶著走進大廳。場下的目光還沒來得及仔細打量大病初愈的季先生,就被一道“人墻”擋住了去路。攝影記者們圍在季老桌前,認真地捕捉著每個細節,以致于季先生的秘書發了火:請快讓開,大家都想看看季先生。

      照相不是主要目的,慶賀生日才是今天的主題。可實際上,季羨林先生的生日是8月6日。季先生的秘書李玉傑告訴記者:“每年只要季老身體允許,總有許多人或者大規模,或者小規模地張羅為季先生過生日,以表達對季老的仰慕之情。至於季老的生日是哪天,並不重要。今天是人們今年為季老過的第7個生日,去年季老過了16個生日。”

      今天的慶賀生日活動本來不在季老意願之內,可人文教育的話題打動了季老,因為這是他最為關注的事情。

      朗潤園的荷花也來湊個熱鬧。那裏本被認為是一片不毛之地。10年前,有人從杭州給季先生帶來入口的蓮子,卻被先生拿來入眼。3年前,荷花綻放,著名歷史學家周貽良先生將其命名為“季荷”。今年,荷花在季老生日那天盛放。細心人一一數來,竟有200多朵。

      季羨林先生在會場上再次重申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他説,歷史的發展已經證明自然科學與倫理道德密不可分,將來更會證明藝術與人文素質關係更加密切。在季先生看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其“特色”二字不是體現在科學技術水準上,而是體現在人文精神上。前年季先生曾經説過,搞人文學問至少應該活到130歲,因為從事這項研究要到60歲才開始做點學問,到130歲才能有點成就。“如此算來,季先生不過做了30年學問,竟有如此大的成就和地位,足以證明他是不凡的。”著名紅學家周汝昌先生評價。

      北大濃厚的人文氛圍素來為人稱道。究其根源,大師的作用功不可沒。著名哲學家馮友蘭當年在北大讀書時,去見時任北大校長的蔡元培先生。馮先生這樣形容見到蔡元培先生第一眼的感覺:立刻有風光霽月之氣象,此乃大師之象也。“這種大師的感覺時刻都在影響著學生。季羨林先生對今日之北大,亦然。”北大藝術系主任葉朗教授的話表達了所有在場者的心聲。(原春琳)

    

    《中國青年報》 2002年10月14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