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工程”斥資百億重點“打造”99所高校  

    “你們進‘211’了嗎?”從1995年起,“211工程”就已成為各高校的熱門話題,自己的學校能進入“211”工程已是大學生們“炫耀”的資本。高校的擴招、辦學條件的改善、優秀師資隊伍的引進……我國高等教育的變化,讓大學生們獲益匪淺,當然他們也不會忘記“211”工程在其中立下的“汗馬功勞”:“211工程”自實施以來,投入建設資金100多億元重點“打造”99所高校,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長期發展和國際競爭力的增強做出了重要貢獻。

    “211工程”,即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在教育品質、科學研究、管理水準和辦學效益方面有較大提高,成為立足國內培養高層次人才、解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重大問題的基地。“211工程”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高等教育領域進行的規模最大的重點建設工程。

    記者近日從教育部了解到,“211工程”實施順利並取得重大成果。“211工程”學校數量佔全國高等學校比例雖然不到10%,但在我國高等教育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些學校的在校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佔全國的比例分別為32%、69%、84%,科研經費、儀器設備佔全國高校的72%、54%,覆蓋了全國96%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和85%的國家重點學科。

    進入“211工程”以來,這些學校在人才培養數量和品質上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最大限度地滿足了社會需求。有力地推動了我國高等教育體制的改革,帶動了高等學校辦學觀念的轉變,提高了人才培養、知識創新和科研成果轉化的能力,使高等教育與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結合更為緊密,辦學條件和科研裝備水準的改善也讓師生得到實惠。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來華留學生分別比原來增長61%、108%、101%和45%,科研經費、儀器設備也成倍增長。

    “211工程”建設産生了一批標誌性成果:推動了部門與地方的共建和多種形式的聯合辦學,促進了院校調整和合併;學科結構得到了進一步優化,全面提高了學科建設的整體水準,明顯增強了開展科學研究和解決重大科技問題的能力;中國教育和科研電腦網、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體系的建設,初步形成了我國高等教育的數字化資訊平臺,學校校園網資訊平臺和公共實驗室系統也日趨完善,使全國高等學校普遍受益;“211工程”建設學校已成為我國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主要基地。

    據悉,“211工程”今後將根據“科教興國”戰略和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對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進一步實施,它將有力推動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增強高等教育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的綜合能力,較大幅度提升我國高等教育的國際競爭力。

    新華社 2002年9月02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