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小學女孩求助:“我被老師搜身了”  

    “我女兒今天在學校被老師強行搜身,直到現在晚飯還沒有吃,不停地在哭,我們怎麼勸也沒有用,你們能不能來看看。”6月18日晚,一位憤怒的父親給本報打來了求助電話。聽聞此事,引起了記者的高度重視,當即按照這位父親所提供的家庭住址,趕至這位女生的家中。

    女生在求助——“我被搜身了!”

    當晚9點左右,當記者來到這位小女孩的家中時,這位小女孩的情緒已趨於平靜。一番了解後,記者得知,這位被老師搜身的女生名叫宋琦,今年14歲,就讀于蘇州市帶城中心小學六年級三班。在父母的勸慰下,宋琦穩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緒,將事情的經過對記者作了一個較為詳細的敘述。宋琦告訴記者,這兩天學校正在進行小升初的考試,當天下午第二節課下課,也就是學校數學考試剛考完,她正與一些同學在班上閒聊,突然他們班的班主任朱文宇老師走進教室,來到了她的課桌前,讓她出去一趟。於是,她跟著朱老師來到了走廊,但令她莫名其妙的是,朱老師什麼話也沒對她説,就開始搜她的口袋。宋琦説,當天她穿的是背袋褲,朱老師將身上口袋都搜了一遍,沒有搜到什麼東西。當時在場有很多同學,同學們看到這種情況後,問她怎麼回事,她説不知道。隨後,朱老師又來到了她的課桌邊,開始翻她課桌裏的東西,當時她還以為是不是自己有什麼作業沒有交,所以,一直也就沒有吭聲。可是,接下來的事情卻大大出乎了宋琦的意料。朱老師將宋琦叫到辦公室後,她才徹底明白了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宋琦告訴記者,朱老師把她帶到辦公室,告訴她,同班的另一位女同學上個星期五在班上丟了110元錢,而據同學反映,丟錢的那天,有人看到她曾坐在那位同學的座位上。然後,朱老師問她,最近她的零花錢和零食是從哪兒來的。她告訴老師,身上的錢是父母給的,於是,朱老師當即打電話給她的母親進行了核實。最後,宋琦表示,給她印象最深,也是讓她受傷害最深的是,朱老師當時説了一句話“兔子不吃窩邊草”。記者在採訪中注意到,宋琦將當天所發生的搜身事件詳細地記在了一本筆電上,當記者問及她為何要這麼做時,她告訴記者,她要永遠記住這件事。但至於是何種目的,她卻不願再多談了。

    家長的質疑——兔子不吃窩邊草?

    宋琦的母親説,當天朱老師打電話問她,她女兒最近常吃的餅乾等一些零食以及身上的零花錢是從哪兒來的。她告訴朱老師,女兒的零食是她從超市買來的,至於女兒的零花錢是由她丈夫給的,她也不是很清楚。宋琦的母親對朱老師所講的那句“兔子不吃窩邊草”的話提出了質疑,她表示,姑且不論小孩子是否拿了別人的東西,如果按這位老師如此的説法,那是不是意味著小孩子就可以拿別人的錢了呢。至於宋琦零花錢的來源,她的父親告訴記者,他每天除了固定的給女兒買早飯的1元錢外,還會零零碎碎地給她3元5元的,作為零花。宋琦的父親表示,現在女兒年齡還很小,而且當時在場有很多同學都看到了女兒被老師搜身的一幕,這必然會帶來很多不必要的揣測。雖然説,現在女兒也快小學畢業了,但因為按學區上學的緣故,以後現在的這批同學還將是女兒的初中同學,而女兒這次被搜身的事情,可能也會成為被議論的話題。宋琦的父親認為,這不但會對女兒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傷害,而且對女兒以後的成長是極其不利的。至於對此事他們是否會利用法律討個説法時,宋琦的父親表示,他保留訴諸法律的權利。

    老師的説辭——只是“摸摸口袋”

    昨天中午11點半左右,記者來到了宋琦就讀的帶城中心小學。在校長室內,當記者表明來意後,該校的樊校長感到很意外,他表示對此事他還不清楚。當記者表示,要向朱文宇老師了解情況時,樊校長表示配合,並派人將朱老師叫到了校長室。朱老師告訴記者,丟錢的小朋友和宋琦平時是好朋友,而丟錢的事情發生後,宋琦就和她不怎麼講話了,並且身上的錢突然也多了起來,和其現有的錢存在一個“落差”。朱老師告訴記者,宋琦平時就很喜歡撒謊,從前也發生過班上同學少了東西的事情,最後得知是她拿的,這是班上同學都知道的事情。講到搜身經過時,朱老師表示,她不同意“搜身”這種説法,她當時只是摸了摸宋琦的口袋。但朱老師也承認,在“摸口袋”之前,她並沒有對宋琦講過任何一句話,直至到了辦公室,她才對宋琦講了事情的原委。朱老師認為,老師摸學生的口袋,這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她沒想到會弄得這麼“複雜”。當記者問及她是否對宋琦講過“兔子不吃窩邊草”這句話時,朱老師表示,她確實講過這句話,因為丟錢的小朋友平時和宋琦的關係很好,而且其他同學當時看到宋琦拿了錢,所以她當時會講出這樣的話。但朱老師説,現在想起來,覺得當時的這種講法可能是用詞不當了。同時朱老師表示,類似這種在學校裏丟東西的事件很難查,因為常常都缺乏證據。當記者的採訪快要結束時,卻受到了意外的阻撓,該校的樊校長在得知事情的大概後,一改原先較為配合的態度,強硬地拒絕記者進行拍照。

    江蘇省法學會有關法律專家則告訴記者,學校教育也應講究方式方法,不能不考慮小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類似宋琦的遭遇是可以通過法律途徑來解決的。目前,我國正加大對未成年人的法律保護,尤其是在校的中小學生。(文中女生姓名為化名)

    

    《江南時報》 (2002年06月20日第十六版)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