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8所高校公佈招生計劃  

    ■上海師範大學

    2002年計劃招收5280名學生,包括本科4467人,佔85%,分屬47個專業。其中人文學院等6個學院的新生,將到位於奉賢海灣旅遊區的新校區內就讀。

    今年新增了法學(涉外法律方向)、土木工程、檔案學、舞蹈學、統計學、表演和教育學7個新專業,同時還新增了文科基地班、理科實驗班和科學教育班3個教學特色班,其中科學教育班專門用以培養適應中學二期課改的教學師資。

    為了吸引高分學生報考,學校將給予考分在全市前1000名內的考生四年學費的獎勵,前2000名的考生也有兩年學費的獎勵,同時各種競賽獲獎考生可以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

    5月26日在桂林路100號進行招生諮詢。

    ■上海財經大學

    今年計劃招收2000人,高職生400人,其中在滬招收770人(理科570人,文科200人),高職生332人。

    學校將根據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錄取的原則,按考生高考總分排序,參考相關科目成績並綜合考慮各種特長和技能擇優錄取,對經學校測試認定的文體及各種特長生將按承諾給予優惠錄取。學校實行學分制、主輔修制、雙專業、雙學位、跨校選修和跨校輔修制,學有餘力的學生可在校4年期間完成兩個專業、兩個學位的學習。今年該校新增了信用管理、土地資源管理、電子商務等7個專業方向。

    5月25日在國定路777號校本部舉辦招生諮詢活動。

    ■同濟大學

    今年在上海地區招收本科生1565名、高職專科生589名(不含藝術類專業)。招收專業為55個普通本科、3個網路本科。普通本科中新增設物流管理、資訊安全、電子科學與技術、生物技術、廣播電視新聞學、國際政治、動畫等7個目前社會急需人才的專業。

    5月25日在同濟大學本部(四平路1239號)舉行一天招生諮詢活動。

    ■華東師範大學

    除藝術、體育類專業外,今年本科招生計劃為1239人,其中文科招生483人。高職(專科層次)招生計劃有所減少,面向7月份高考的招生數為178人,面向5月份三校生考試的招生數為320人。

    今年學校招生專業有52個,其中19個為師範專業,其餘為非師範專業。新增生態學、廣告學、新聞學、通信工程、保險、應用化學、藝術教育、社會體育、軟體工程9個專業,其中軟體工程專業只面向在校一、二年級本科生招生,不招收高考學生。

    ■東華大學

    今年在上海招收新生1700余名,涉及7大學科門類36個專業,其中新開設的本科專業有公共關係學、日語和電子商務。

    對第一志願報考該校的優秀應屆高中畢業生,學校推出了多項優惠政策:強化班學生第一年強化基礎,一年後再選擇專業;經中學推薦的市、區縣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等給予相應的加分優惠;凡有藝術、學科競賽等特長及成績優異學生,經學校測試確認後分別給予相應的加分優惠。新生入學一年後,有8%的優秀學生可在全校範圍內重新選擇專業,同時建立校內插班生制度,允許學生在一定範圍內按條件轉換專業。

    5月26日在校本部(中山西路849號)舉行招生諮詢活動。

    ■上海大學

    今年計劃招生總數為7500人,其中本科生招收6050人,高職生招收1450人,約佔全市招生總數的1/4。學校將堅持以高考成績、部分專業加試成績和部分考生專特長情況“多元測評”,擇優錄取的原則。

    為了充分尊重考生報名的自主權和擴大學科選擇面,凡報考上大本科(除藝術類和提前錄取的專業外)的考生,還應填寫資訊登錄卡,學校將以該“登錄卡”上所填的10個志願資訊作為最終錄取依據。

    5月25日在校本部(寶山區上大路99號)舉行大型招生諮詢活動,同時接受特長生的自薦。

    ■上海外國語大學

    將在全國計劃招收1200名本科生,其中本市招收820名,包括本科生440名(文科生208名,理科生232名),高職生380名(應屆高中生310名,三校生70名)。如生源優秀,還將適當擴大招生人數

    今年招生專業有26個,其中包括12個複合型(語言+專業)專業、8個雙語型(非通用語種+英語)專業和6個方向型(外語+專業)專業,並新增了泰語專業。

    5月25日在虹口校區(大連西路550號)舉行招生諮詢活動。

    ■上海水産大學

    今年計劃招生3460名,其中高職300名。生源地涉及上海、北京、江蘇、浙江等17個省市自治區,其中在上海招生2100名(包括高職200名)。招生類別有:統招生、保送生、實踐生、三校生、高職生、定向生、聯辦生和體育特招生等。

    與往年相比,今年較去年增加本科生數460人(其中上海本科招生數增加200人);新增4個本科專業:市場行銷、資訊管理和資訊系統、環境工程、環境資訊系統。其中環境資訊系統專業由該校與澳大利亞名校塔斯馬尼亞大學合作,聯合培養環境資訊人才,其中部分課程由澳方教師承擔,實現雙語教學。該校還與澳大利亞名校南昆士蘭大學開展合作辦學,學生可輔修南昆士蘭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相關課程,獲得學分並達到一定要求可申請該校學士學位。(徐 佳)

    《新民晚報》 2002年5月20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