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功的精神支柱——信心  

    考生的信心對模擬考試後心態的調整,對正確報考志願,對高考時充分發揮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每年高考前,都有不少考生因模擬考試的成績沒有達到平時的水準而喪失了信心,造成高考失利。但有不少考生模擬考試沒考好卻能正確對待自己,正確估量自己的水準,對高考充滿信心,在高考中贏得了成功。1999年全國高考,大連市考生黃曉慶一模沒有考好,沒有氣餒,她相信自己的實力,對高考仍然充滿信心,終於在高考時以638分的總分成為遼寧省文科狀元。

    能夠正確評價自己的考生,相信自己實力的考生,就會對報考志願充滿信心。根據自己的實力和心態實事求是地科學地報考志願。一位平時學習很好的考生,因為對自己缺乏信心,報考了普通大學。而高考成績出來後,她的高考成績遠遠超過重點大學提檔線,非常後悔地説,報考志願時缺乏信心,喪失了上重點校的機會。

    2001年高考,上海文科狀元王瀛幾次模擬考試下來,老師認為他想報北大只是一種幻想、一種奢望。他不僅考上了北大,而且成為上海市文科狀元。奧秘在哪兒?王瀛同學説:“我的性格就是向任何事物挑戰。我正確分析自己的情況,把大量的學生會主席的工作暫時放一下,學習效率提高了,很多問題就迎刃而解。我用信念來穩定情緒,相信我的潛力會挖掘出來,我就敢於第一志願報北大。”

    對高考充滿信心的考生,不但有助於減輕高考的焦慮,使高考時心態平和,而且還能充分調動自己的觀察力、記憶力、想像力、思維能力,使高考正常或超常發揮。1999年高考,雲南省理科第一名劉茜在做數學考卷最後一道難題時,僅剩10分鐘。她相信自己平時的實力,她應該能做出來,結果僅用10分鐘真的就把這道題做出來了。她説這是她史無前例的超常發揮,是信心給了她心理上的力量。信心挖掘了她潛在的心理能力,信心給了她分數。我曾經調查得知有一些平時成績較好的考生,遇到1999年高考數學最後一道很難的題時,望而卻步一分不得。

    實事求是地分析與評估自己的學習實力,又會正確地調整自己的心態,建立在這樣基礎上的信心,就會成為高考成功的精神支柱,成為高考成功的靈魂。

    《北京晚報》2002年4月23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