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海歸"創業潮涌江蘇 "朝陽産業"碩果纍纍
中國網 | 時間:2006 年7 月8 日 | 文章來源:新華日報

從無錫尚德到昆山華恒焊接,從南京江寧到蘇州工業園區……5天的時間裏,參加“百名海外高層次人才江蘇行”的“準海歸”們近距離接觸了一個個“海歸”創業的成功故事,感受著江蘇大地上洶湧澎湃的“海歸”創業熱潮。

江蘇省人事部門向參加“江蘇行”的海外高才們介紹,赴歐洲、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的留學人員近年加速“回流”到江蘇,在江蘇省創業、就業的高層次留學人員已經有3萬人。

3萬人,與江蘇7400多萬人口比起來,只是一個零頭,但3萬“海歸”高才在我省的改革發展中,卻承擔了舉足輕重的責任。江蘇的高校,每兩個高校校級領導中,就有一個是“海歸”,國家級重點實驗室負責人全部是留過洋的。

而在自主創業的大潮中,“海歸”的表現同樣引人矚目。全省25個留學人員創業園中,崛起了上千家留學人員企業,技工貿總收入累計500多億元。“海歸”們利用在海外的多年積澱,憑著他們“出口轉內銷”的特殊優勢,書寫了一個個知識經濟的財富傳奇。

留學日本的楊希堯回到老家南京創業,最初只有6個工人,現在公司員工數百人,年銷售額達到2億元。其易切削特殊金屬材料領域技術,在全國同行中遙遙領先。“洋博士”吳小松到蘇州創立了環保服務企業愛環吳世。經過幾年努力,企業的環保産品已經成為華東地區可以和歐美、日本等國著名跨國公司産品相抗衡的品牌,200多家長期客戶中,70%是外資企業,國際領先的污泥壓縮機已經開始出口日本,公司的營業額每年翻番。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句話可以解釋“海歸”科技型企業演繹出的“裂變效應”。施正榮回國創辦無錫尚德,迅速躋身世界光伏産業五強,他的成功激勵著師兄師弟們回來創業。2004年,中電電氣提供資金,施正榮的同門師兄趙建華將他的自主技術以及博士團隊“連人帶馬”引進南京,創建了另外一家光伏産業巨頭。中電電氣(南京)光伏的一期預計年産值將達到15億元人民幣。未來幾年內九條生産線陸續投産,産能600兆瓦,將成為太陽能電池生産的“巨無霸”。

更大的“裂變”還在後頭。南京市以中電光伏為核心,投資55億元著手打造國內最大的光伏生産基地。中電光伏的上游,將以化工園為載體,投資25億元建一個年産3000噸多晶硅生産基地。下游則加快太陽能電池組件生産安裝的載體建設,同時大力發展適合歐美市場的光電産品,形成産業集群。在裂變中,高科技産業鏈條越拉越長,留學人員創業園的産業集聚能量開始釋放。

無錫是一塊“海歸”創業的熱土。

“百名海外高層次人才曹參先生的永中科技、趙陽先生的美新半導體、盧九評先生的華陽軟體、趙穎女士的意昂數字……”説起“海歸”在無錫的創業成果,無錫市委書記楊衛澤如數家珍。

楊衛澤説,國際化的城市要靠國際化的人才來支撐,國際級的領軍科技人才可以帶動産業的提升式發展。留澳博士施正榮在無錫創辦的尚德太陽能電力公司是個很好的“注腳”,尚德將中國多晶硅太陽能電池領域的技術提前了至少15年,一步趕上國際先進水準。

創業者們回國時,口袋裏也許沒有帶很多的美元,但大多帶著科技“秘笈”。江蘇省留學回國人員中,碩士以上學歷和具有高級職稱人員佔90%以上,很多人都是帶著個人的科技成果和專利回國“打江山”的。無錫留學人員創業園,留學人員人數僅佔無錫新區的二十分之一,企業數佔了五分之一,但承擔的國家高技術産業發展項目和國家863項目卻佔了二分之一,省高新技術項目更是被“海歸”拿走了三分之二。

“海歸”創業集中在IT産業、IC産業、新材料、新能源等“朝陽産業”,甚至還有一些是“明日産業”,這些不同於傳統勞動密集型産業的新興産業規模一般並不很大,但是技術含量高,是我省經濟發展急需的科技型、創新型企業。這些國際級的科技型“海歸派”,他們的創業取得成功的同時,也極大地推動了我省科技水準的提升和産業的升級換代。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國
阿里巴巴公司庫
商業資訊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