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從楊傑事件反思盲目崇洋的海歸招聘
中國網 | 時間:2006 年6 月23 日 | 文章來源:中國青年報

同濟大學公佈生命科學院院長楊傑造假細節

近日,同濟大學公佈了該校生命科學院院長楊傑學術造假細節,宣佈終止與楊傑的聘用合同,解除其教授任職職務的聘任。(《中國青年報》6月22日)

從2004年9月同濟大學高調聘任“海歸”院長楊傑,同年10月方舟子公開指疑楊傑造假,到2006年3月楊傑被免除院長職務,繼而被解除教授聘任,沸沸颺颺了一年多的“楊傑事件”終於塵埃落定。同濟大學“本著實事求是、公正和對人負責的原則”,調查、核實並公佈楊傑學術造假細節,終止與楊傑的聘用合同,這種態度和做法值得肯定。然而回過頭來看“楊傑事件”,還有很多值得反思之處。

楊傑當初被聘為同濟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在很大程度上憑的是“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終身教授、細胞凋亡領域知名學者”這個身份。而事實上,楊傑當時只是“助理教授”,並非“終身教授”,他提供給同濟大學的簡歷,獲得博士學位的時間等內容也有不實之處。這些,都是在方舟子公開質疑楊傑造假之後,才為公眾和同濟大學所知悉的。很顯然,同濟當初聘用楊傑時,並沒有對其身份、簡歷進行認真的核實。方舟子只是到科羅拉多大學的網站上搜尋了一番,便發現了楊傑身份不實問題,同濟大學為何連這個簡單的求證工作都沒有做?

這個看似低級的失誤,不僅同濟大學應該反思,其他熱衷於聘用“海歸”人士的單位也當引以為戒。同濟沒有認真核實楊傑的身份和簡歷,大概是在一定程度上被“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終身教授、細胞凋亡領域知名學者”這個頭銜給唬住了。深層的原因,則是眼下一些單位聘用人才時的“盲目崇洋症”,哪怕有些海歸人士只是鍍了一層“金”,這層“金”所閃耀的光芒,也足以讓國內招聘者睜不開眼睛。他們沒有心思深究這層“金”裏包裹著什麼,便迫不及待如獲至寶地將其招至麾下,允以高薪委以重任。凡有盲目崇拜,必會滋生弄虛作假。

“楊傑事件”另一值得深思之處,是其被免除生命科學院院長一職。按照同濟大學的説法,之前解除楊傑的院長職務,與楊傑造假並無關係,而是因為楊傑“在學科建設、行政管理和隊伍建設方面不適合擔任院長等行政職務”。這裡有兩種可能,一種可能是楊傑作為一名科研工作者,雖然可以勝任一個學術帶頭人的角色,卻不具備行政領導的才能;另一種可能是楊傑作為一名海歸人士,對我們的國情不太熟悉,尤其對中國官場各種“潛規則”不太了解,因此他做不了一個好領導。而無論是哪一種情況,同濟大學當初聘用楊傑時都應該考慮到,為何要貿然委楊傑以“生命科學院院長”之重任?這也是眼下海歸招聘的另一個問題,一些高校動不動就全球公開招聘校長、院長,孰不知,很多科學家是科研領域裏的行家裏手,卻未必能勝任行政領導工作,即使他們有很高的領導才能,卻因為不諳中國官場的各種“潛規則”,而未必能成為一位稱職的領導。

同濟大學聘用楊傑,是一次不成功的海歸招聘,但願同濟的不成功,能給一窩蜂的海歸招聘熱潮潑點冷水。(晏揚)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國
阿里巴巴公司庫
商業資訊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