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民間報告盤點05中國教育:免費義務教育定時間表
中國網 | 時間:2006 年3 月2 日 | 文章來源:中新網

“2005年從年初開始,教育界的論爭不斷,與以往不同的是,這些討論促進了教育的價值和教育政策的調整、轉變,取得了一系列的實效。”這是著名教育學者、21世紀教育發展研究院院長楊東平對2005年中國教育的基本判斷。他所指的這些論爭主題包括實行免費義務教育、推進義務教育均衡化、以及教育産業化等等。

今天下午,由楊東平主編的教育藍皮書《2005:中國教育發展報告》正式發佈。“它區別於官方和學術派的研究,提供了一個觀察、審視、思考、討論、記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一個民間文本。”楊東平説。

在楊東平和一些教育學者眼裏,2005年是中國教育公共政策發生宏觀轉向的轉折之年,因而特別值得一説。2005年,公眾對教育狀況的批評達到新的高潮。“一些社會強烈關注的教育問題提上了改革的議事日程,全社會呼喚已久的教育發展觀的轉變、教育公共政策的調整終於出現。”楊東平在這本教育藍皮書的開頭以頗感欣慰的筆調寫道。

糾正教育産業化對現有利益格局調整最困難

“讓教育産業化成為過街老鼠”,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王旭明在兩天前提出的這一觀點今天被好幾位學者提及。他們認為,對於教育産業化,主管部門的態度已經發生了實質性的轉變。從2004年1月,教育部領導在不同場合對“教育産業化”予以否定後,各類批評質疑的聲音不絕於耳。

楊東平認為,社會輿論對“教育産業化”的認識,並非根據教育部門的文件和表態,而是針對教育領域高收費、亂收費的現實,以及大量違反教育規律、侵害老百姓利益的營利行為和腐敗現象。

而據清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的羅燕和葉賦桂兩位老師介紹,圍繞收費問題展開的教育産業化之爭,除了爭論誰的“過錯”,還潛藏著一股“教育産業化是不是背了黑鍋”的爭論。

值得一提的是,這兩位研究者在分析各方論者的背景時發現,贊成教育産業化的學者多半是經濟學背景出身,而反對者的話語大多是在2004年政府風向轉變後才大量涌現的。

但羅燕和葉賦桂兩位老師認為,“教育産業化”的出現是包括國家在內的多元利益主體制度構建行為的結果,“政府的不作為是推動教育産業化的客觀因素。”2002年以來,國家預算內財政性教育經費佔GDP的比例連續下滑:2002年為3.32%,2003年為3.28%,2004年為2.79%,沒有達到4%的目標。

2005年9月,國務院學位辦發出通知,北京大學等9所高校研究生收費試點暫停。原定將於2006年推行的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被擱置。這被楊東平等學者視為顯示“教育産業化”思路開始轉變的典型事件。

“所謂‘教育産業化’的思路,雖然已經開始叫停,開始糾正,但這個過程比較複雜和漫長。”楊東平説,因為這牽涉到延續多年的工作慣性,也牽涉到不同的價值觀、不同的教育理念,而更現實的問題是:對現有利益格局的調整是最困難的,需要摒棄“偽市場化”改革,革除教育部門、重點學校等利益集團的特殊利益,矯正被扭曲的市場。

義務教育均衡化的轉變正在開始

幾億元建一所高中,一兩億元建一所小學,一億元打造一個幼兒園,與此同時,教育的城鄉差距、校際差距不斷加大,導致擇校熱“高燒”不退。

“這種用特殊政策、用資金打造出來的名牌學校、示範學校、重點學校人為地製造差距,製造和加劇了基礎教育階段不合理的競爭,造成了學校的兩級分化。”楊東平在2005年的一次論壇上説,這是嚴重的教育不公平。

2005年5月,教育部下發《關於進一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一系列具體要求。楊東平認為,這表明教育部的態度發生轉變,開始正視和著手解決這一問題。從2005年春季開始,很多地方的教育部門也相繼採取了措施,試圖規範中小學辦學行為。

而最近提請審議的義務教育法修訂草案規定,不得以任何名義將學校分為重點和非重點,不得以任何名義編排設置重點班。

“地把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用立法的形式固定下來,這是非常重大的。”楊東平説,儘管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從理念變為現實還有漫長的道路,但轉變正在開始。

免費義務教育在2005年確定了時間表

“免費義務教育被提到議事日程,並且確定了時間表,這基本上是在去年一年的時間內完成的。”楊東平説。這一年,有關義務教育的報道幾乎從未淡出媒體的視線。

去年11月10日,教育部發佈《中國全民教育國家報告》,第一次明確提出實施免費義務教育的時間表:力爭到2010年在全國農村地區全部實行免費義務教育,2015年推及到全國。

而僅過了半個多月,溫家寶總理就將在農村實行免費義務教育的時間提前了3年:從2006年起,用兩年時間實現這一目標。

(據中國青年報;李斌)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國
阿里巴巴公司庫
商業資訊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