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大學生村官 挂職5年無人被選進鄉鎮領導班子? [路在何方]
中國網 | 時間:2006 年3 月1 日 | 文章來源:中國青年報

唐敏當“大學生村官”快5年了,5年來,雖然工資從300元漲到500元,職務從村長助理變為鎮土地糾紛協調小組組員,但他的情緒一直比較低落,對自己的前途也不樂觀。

唐敏1998年畢業于華南熱帶農業大學,2001年4月,他放棄月薪2000余元的某農業公司技術部經理職位,和其他99名大學生一起經過考試,被海南省儋州市選聘到各鄉鎮村委會挂職擔任“大學生村官”。

現在,100名“大學生村官”仍然在崗的只有53人,其他人大部分考取了公務員或拿到了教師資格證當上老師。幾年的挂職經歷讓他們收穫了閱歷和經驗,但也讓他們面臨身份之惑。

挂職5年無一人被選拔進鄉鎮領導班子

2000年10月,儋州市委組織部、市人事勞動局、財政局聯合下發《關於選聘普通高校畢業生到村委會挂職的通知》,通知指出挂職時間為兩年,每月工資只有300元,但還是吸引了不少儋州籍的大學應屆、往屆畢業生。

吸引這些大學生的是通知當中關於“政治、生活待遇”的描述:“每年由市委組織部、人事勞動局定期對到村委會挂職的畢業生進行考核,勝任工作和工作需要的可以續聘。其中特別優秀的,可選拔進鄉鎮領導班子。”

“‘其中特別優秀的,可選拔進鄉鎮領導班子’,我們當時就是衝著這句話才來的。”1996年畢業于海南大學法學院的小吳(化名)當時放棄省會海口的工作當上了“大學生村官”。唐敏等人接受採訪時也強調了通知中的這句話。

按照小吳最初的理解,這句話針對的應該是多數人,即使針對個別人,只要挂職期間不放棄學習,自己還是有很大機會的,“最差也能夠進入鄉鎮機關成為正式的機關工作人員”。

但挂職兩年期滿後,100名“大學生村官”不得不接受一個現實:沒有一個人在挂職期滿後被選拔進鄉鎮領導班子。即使在挂職近5年、90%以上的人入了黨後,仍然沒有人被選拔進入鄉鎮領導班子,也沒有人成為鄉鎮機關的正式一員。

抱著一線希望,100名“大學生村官”在2003年挂職期滿,大部分在儋州市的安排下,仍返回所在鄉鎮繼續挂職,並不斷與儋州市有關部門交涉。

大學生村官們最看重身份,沒有身份,走在大街上都不好意思抬頭

目前,唐敏已經考了兩次公務員均告失敗,在他看來,他們這樣的“大學生村官”,最需要的是一個真實的身份,無論是公務員還是納入事業編制管理的鄉鎮政府工作人員。

小吳在2005年4月考取了儋州市新州鎮的公務員,雖然還是在農村工作,但從“大學生村官”到公務員身份的轉變,終於讓她看到了希望。

説起“大學生村官”的經歷,小吳坦言其中的苦與樂:挂職時在農村得到了鍛鍊,對農村的很多事情從陌生到熟悉,從不理解到理解,但工作之餘很孤寂,只有通過看書學習去排解。年輕人剛剛工作,又是自願選擇到基層農村鍛鍊,不是特別看重物質待遇,最看重的是“政治待遇”,首先希望解決的是身份問題。

有一些“大學生村官”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他們感覺以自己的身份,走在大街上都不好意思抬頭。

和慶鎮黨委副書記符萬壽評價幾名“大學生村官”説,這批大學生工作上有能力,有幹勁,有熱情,落實工作從來不打折扣,基層需要這樣的年輕人,但基層的條件確實不好,讓他們産生了思想波動。

既沒有編制,也沒有養老以外的保險,月薪僅400多元,常常入不敷出

2005年4月,“大學生村官”們和儋州市委市政府進行交涉,結果工資漲到了400元,各鄉鎮根據財力給予少量補貼。

唐敏對現狀一肚子苦水。他説,我們做的是和鄉鎮幹部一樣的工作,甚至比他們做的還要多,早出晚歸,週末也很難休息,待遇相差卻如此之大,既沒有編制,也沒有養老以外的保險。

除去繳納養老保險的20元錢,唐敏等人每人每月能夠領到480元的工資。這些錢除去必要的吃飯穿衣和零用開銷,還要支付100元左右下村入戶開展工作的摩托車油費。

符萬壽告訴記者,油費名義上雖然是個人預先支付再由鎮裏報銷,但鎮裏並沒有這項經費,所有工作人員都等於從自己工資裏開支這筆交通費。

已參加工作近9年的唐敏由於工資微薄,總顯得入不敷出,甚至欠了一身債務,至今未談婚論嫁。他苦笑著説:“沒有把這件事納入‘財政計劃’。”

組織部門稱,縣級市無權增加公務員編制

作為選聘和主管這批“大學生村官”的儋州市委組織部也有苦衷。副部長鄧玉妹説,挂職“大學生村官”要轉為鄉鎮機關工作人員或進入鄉鎮領導班子,就等於成為公務員或納入事業編制。但作為縣級市,儋州無權單獨增加公務員編制,各鄉鎮事業編制也已滿員,組織部門對他們的問題無能為力。

儋州市委組織部一名幹部介紹:選聘時,組織部也只是落實市委市政府政策。組織部幾年來一直在向市委市政府建議,努力爭取提高“大學生村官”的待遇,並鼓勵他們參加全省的公務員考試、參加教師資格證考試,還專門為他們辦了教師資格證考試培訓班,能提供方便的儘量提供方便,能支援的儘量提供支援。

鄧玉妹説,我們很同情他們,但卻無能為力,要解決他們現在的問題,首先是要明確他們的身份,二是解決待遇,而身份又和待遇緊密相連,他們總不能一直挂職。

經歷了波折的“大學生村官”們開始變得更加現實,幾年來,儋州的100名“大學生村官”有47人找到了新“身份”,其中20余人通過了公務員考試,成為海南各市縣的機關工作人員,20余人通過了教師資格證考試,被儋州市充實到嚴重缺編的中學擔任老師,個別人則選擇到社會上自謀職業。

唐敏等人目前還在堅守著崗位,有情緒但沒有耽誤工作。之所以這樣,按照唐敏的話説,是相信儋州市委市政府將來會解決他們的問題。這既是考驗自己,也是在考驗政府的誠信。(吳榮融 本報記者 任明超)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國
阿里巴巴公司庫
商業資訊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