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鐵礦石價格談判:話語權≠定價權
中國網 | 時間:2006 年6 月22 日 | 文章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業內人士認為鋼鐵業産業集中度低鐵礦石需求量大進口渠道多等原因不利談判——

雖然經過長達7個月的艱苦談判,中國鋼鐵企業最終還是不得不接受了國際三大礦商的提價。據新華社報道,20日,作為中國鋼廠的談判代表,寶鋼集團與三大鐵礦石生産商全部達成價格協議,精粉礦和塊礦價格比上個年度上漲19%。

中國是堅持到最後一刻接受漲價要求的國家。從去年底開始,原本期望利用最大進口國的有利地位,制定低於其他進口國的“中國價格”,到底還是沒能實現。

5月16日,德國蒂森克虜伯公司率先接受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漲價19%的方案後,中國鋼廠方面表示定價沒有充分考慮“中國市場的情況”,認為不可接受,並且堅決要求與三大礦山公司繼續進行談判,盡最大可能與談判對手就中國市場的

未決問題進行探討。但隨著全球其他鋼鐵商陸續接受了這一漲幅,使獨自堅守談判的寶鋼一時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據測算,今年接受19%的漲幅,中國將為此多付出100多億元新增成本,每噸鋼材的成本將增加大約100多元。而去年的71.5%漲幅已經令中國鋼鐵行業多付出了397億元。不過,與去年相比,今年國際海運價格下跌,會減衝新增成本。

此次全球鐵礦石合同價格的資訊基本都由礦山方面發佈,失望之中的中國鋼廠方面將不再同時發佈資訊。

去年三大礦商突然提價72%,刺激中國鋼廠爭取在談判中的“話語權”。我國是全球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2005年進口鐵礦石2.75億噸,佔鐵礦石國際海運貿易量的43%。所以今年中國在這方面倒是如願以償,獲得了亞洲代表的地位,“話語權”已明顯增強。但話語權最終還是沒有轉化為定價權,這又是為什麼?業內人士認為主要還是“市場力量的對比”尚未給中國方面創造足夠的條件。

談判伊始,三大礦商就態度強硬,明確的提出漲價的要求,理由是中國需求旺盛,只增不落;中方雖然一再強調政府宏觀調控,需求將出現下降,但始終拿不出個令對方信服的數據。

尤其是在談判的後期,中國鋼産量、鋼價和鐵礦石進口量都出現了預料之外的大幅上升,對方看在眼裏,更是加強了漲價的底氣。

去年鐵礦石價格大幅上漲了72%,但中國進口量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在繼續增多,從而使賣方尤其是巴西CVRD認定可以漲價、而且一度要求漲到24%的最高幅度。

國際投資銀行在一份預測報告中説,至2010年中國對鐵礦石的需求將達到4.57億噸,未來5年中國鐵礦石供應緊張局面很難改觀。中國鋼鐵企業仍在快速擴張産能,而中國70%的鐵礦石供應依賴進口。如果中國經濟繼續保持10%的高速增長,任何預言鋼鐵供大於求、鐵礦石價格必將下滑的結論都會顯得蒼白無力。

到了今年5月,中方從原有的“反對漲價”的立場後退,提出漲價幅度不超過10%的要求,但還是被對方拒絕了。

分析師由此指出,中國鋼鐵産業産能過剩、産業集中度低的問題,造成礦石需求大,且進口渠道多,不利談判。從長期來看,要想把鐵礦石的話語權真正轉化為定價權,最根本的就是要走出去,與國際礦商結盟,收購股權,形成利益共同體。

中國冶金規劃研究院副院長李新創説,中國雖然是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雖然佔世界的40%,但是對談判幾乎沒用,因為産業集中度低、在國內來説也是分散的,造成我們的談判是分散的。不僅國內應該集中,還應該聯合日韓以及更多的國外鋼鐵企業來增大談判砝碼。

國際經濟專家苗蘇也強調其中的敗招:沒有聯合其他鋼鐵企業,在談判中形成攻守同盟;沒有採用“打開缺口各個擊破的策略;在談判中缺少有理有節,沒能用數據和事實説服對方。

李新創還認為,國內的鐵礦石採購渠道多元,秩序非常混亂。這個説法被有關部門的行動所證實:上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和中國五礦化工商會聯合發表聲明,強調規範進口鐵礦石貿易秩序管理,希望通過整頓市場流通秩序為國際鐵礦石談判創造有利環境。

具體的措施包括嚴格控制進口鐵礦石的流向,進一步擴大長期合同的比例,大大減少現貨貿易的數量,同時積極推進鐵礦石進口代理制的實施;進一步提高經營鐵礦石企業的行業準入門檻,特別是完善和增加進口鐵礦石企業在節約能源、環境保護、安全生産等方面的行業標準要求。 (記者 李富永)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國
阿里巴巴公司庫
商業資訊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