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市場對我國鐵礦石進口依賴度有高估之嫌
中國網 | 時間:2006 年6 月21 日 |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鐵礦石是鋼鐵工業最重要的基礎原材料産業,隨著國民經濟對鋼鐵産品需求的增長,我國鐵礦石工業規模不斷擴大,對鐵礦石的需求也逐年遞增。由於我國鐵礦石資源對於國際市場的較高依賴水準,導致我國在鐵礦石價格談判中處於不利地位。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國際鐵礦石資本利用壟斷地位,謀取對我國鐵礦石進口的定價權,導致我國鋼鐵工業成本上升,利潤下降,則是不爭的事實。本文通過分析10年來我國鐵礦石生産、進口、規模、集中度等指標,劃分了我國鐵礦石進口的五個階段,認為我國對於進口鐵礦石的依賴程度有所高估,同時國內鐵礦石生産規模不斷擴大,將為未來我國爭取對鐵礦石的國際市場定價權提供可靠依據,隨著我國鋼鐵工業自身的結構調整,以及過高的鐵礦石價格對鋼鐵企業産生的擠壓作用,國際市場必將迎來鐵礦石價格的理性回歸。

鐵礦石企業平均規模水準呈現不斷走低態勢

1、總體生産規模。2005年,規模以上工業鐵礦石企業平均生産規模為47.9萬噸,比1995年增長了21.0%。從1995-2005年鐵礦石企業平均規模變化情況來看,1995-2003年企業平均生産規模處於不斷上升階段,2003-2005年由於我國鋼鐵工業總量擴張過快,對鐵礦石的需求不斷增加,導致各地小鐵礦紛紛開工,快速改變了企業平均生産規模的上升趨勢,企業平均規模水準呈現不斷走低的態勢。

2005年,10萬噸以下企業佔46.4%,産量僅佔4.1%;10-100萬噸企業佔44.5%,産量佔不到3成;100-300萬噸企業佔6.3%,産量佔近2成;300-500萬噸企業佔1.4%,産量佔11.4%;500萬噸以上企業僅佔1.2%,産量佔1/3強。2005年鐵礦石産量在500萬噸以上的企業只有11家。

從不同規模水準廠商鐵礦石企業數量的增減幅度來看,全部企業數量增加了1.1倍,100-300、300-500、10-100萬噸的企業分別比1995年增加了5.1、2.0、1.8倍,500萬噸以上和10萬噸以下的廠商數量均低於總體數量擴張的幅度。

從不同規模水準産量擴張的幅度來看,2005年鐵礦石全國生産總量比1995年增加了1.5倍,100-300、300-500、10-100萬噸規模水準分別比1995年增加了4.0、2.3、2.2倍,500萬噸以上和10萬噸以下的規模擴張速度均低於總體規模擴張的幅度。

2、地區規模。我國鐵礦石企業各地區平均規模水準差異很大,有些地區儘管總量居前,但由於生産廠商數量過多,導致平均規模效應降低。

2005年全國鐵礦石企業的平均生産規模為47.9萬噸,從各地區鐵礦石企業平均生産規模來看,海南的平均開採規模名列第一,其次是北京和江蘇,而總量第一的河北以55.6萬噸的生産規模位居第7名,只比全國平均水準高不到8萬噸。生産規模高於全國平均水準的地區有海南、北京、江蘇、遼寧、內蒙、四川、甘肅。與1995年相比,2005年企業平均生産規模增長幅度在1倍以上的地區有廣東、陜西、雲南、河北、新疆、江蘇、湖南,幅度在50%-100%的地區包括福建和廣西,在10%-40%之間的地區包括山西、浙江、山東、海南、貴州;北京、內蒙、遼寧、黑龍江、上海、江西、河南、湖北、四川、甘肅、寧夏的平均規模有所減少。

2005年,1000萬噸以上鐵礦産量佔全國産量的1/5。進入1000萬噸以上的地區有河北、北京、內蒙、遼寧,分別佔3個地區産量的62.9%、38.2%、54.1%,河北佔全部産量的20.4%;進入500-1000萬噸水準的有河北、山西、遼寧、安徽和四川,佔全部産量的比例分別為3.9%、40.3%、14.3%、72.0%、50.4%,全國佔總産量的比重為1/10略強;進入300-500萬噸的地區有河北、內蒙、江蘇、湖北、廣東、海南、甘肅7個地區,産量比重分別為14.9%、13.8%、63.1%、48.9%、48.4%、100.0%、82.2%。

我國鐵礦石開採整體集中度較低

1、總體集中度分析。下面分別來研究我國鐵礦石開採的集中率指數的變化情況。先考慮CR4-CR100的情形。

1995-2005年規模以上工業鐵礦石原礦量的CR4、CR8、CR20、CR50、CR100分別由1995年的39.1%、54.8%、70.6%、81.0%、89.0%降低到2005年的21.7%、30.5%、44.0%、58.4%、70.8%, CR4指數的降低幅度為44.4%。2005年已經開始改變2000年以來的比較穩定的平臺,集中率指數開始快速降低,20位以上集中率降幅更為明顯。

2005年,規模以上工業鐵礦石生産總量是1995年的2.5倍,前4、8、20、50、100位企業的規模擴張速度分別為1.4、1.4、1.6、1.8、2.0倍,領先的規模擴張彈性系數分別為55.7%、55.7%、62.4%、72.1%、79.6%。如果以1995年的前4、8、20、50、100位的規模為起點,則相應的彈性系數有所擴大,分別為62.5%、71.9%、90.0%、102.1%、103.0%,但這一擴大是通過企業數量的低水準擴張而實現的,2005年對應1995年上述前4、8、20、50、100位的規模的企業數量分別為5、15、65、188、333家。

從H指數的變化情況來看,1995-2005年鐵礦石原礦量由低集中競爭型(500點H<1000)惡化為高度分散型(100點H<200),並在2005年開始了快速走低,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用不了多久,鐵礦石資源的優勢企業將進一步失去市場主導權,將很快降低到極端分散型(H<100)。熵指數則呈現走高的趨勢。

2、地區集中度分析。儘管我國鐵礦石生産總體的集中度水準較低,但不同地區的集中度還有很大差異。

不同的集中率指數對於同一地區的評價結果可能有些差異,這主要是由於評價對象的差異造成的。前N位集中率指數主要反映的是優勢企業的生産水準,H指數則反映每個企業的貢獻。由於前8位集中率用於分析地區差異涉及的企業數量眾多(全國可能有幾百家),因而在這裡不用來評估地區優勢企業的差距,而只使用前1、4位集中率。

1995-2005年,鐵礦石各地區前1位企業集中率上升的地區包括黑龍江、河南、浙江、河北、廣西、江蘇、廣東,其餘地區均表現為下降趨勢。從各地區鐵礦石第一位企業的競爭力來看,遼寧、河北、北京分別名列三甲,同時內蒙、北京幾乎不分伯仲,前四位企業的競爭力各地區三甲排名為遼寧、河北、內蒙。

1995-2005年,鐵礦石H指數集中度水準整體上處於下降趨勢,我國主要鐵礦石産區集中度指數也基本上處於下降態勢。2005年,只有遼寧的集中度水準高於全國,為低集中競爭型(500點H<1000),但與1995年相比,仍然退化很多(1995年為低度寡佔型(1000點H<2000))。河北(1995年為極端分散型(H<100))、北京(1995年為低度寡佔型(1000點H<2000))、安徽(1995年為分散競爭型(200點H<500))為高度分散型(100點H<200),其餘地區均為極端分散型(H<100),河北的集中度水準列全國第2位,處於小幅上升態勢。

導致我國鐵礦石開採整體集中度較低的主要原因是,在部分生産大省,如河北、遼寧、內蒙地區,生産分散化趨勢進一步強化,拉低了全國的集中度水準。遼寧、河北的産能擴大不是優勢企業擴張的結果。河北前4位企業增長指數只有在2004年超過本地區總量增長指數,而遼寧1995-2005年前4位企業增長速度均低於總體增長速度。河北前4位企業和總量擴張速度均遠高於全國和遼寧水準,這是由於河北1995年的起點較低,同時河北鐵礦石資源開發的速度很快,所以在不到10年的時間裏,形成了一定的比較優勢。

1995年以來我國鐵礦石生産狀況及分佈

1、總量結構。1995年,全部工業企業和生産單位共生産鐵礦石原礦量26210萬噸,規模以上工業産量為16832萬噸,佔全部工業的64%。

2005年我國規模以上工業月度統計鐵礦石原礦量的産量為42049萬噸,比1995年增長了1.5倍。1995-2005年,規模以上工業鐵礦石原礦量産量年均增長速度為9.6%。

由於生鐵、鋼及鋼材的産量增速快於鐵礦石原礦量的産量增速,我國鐵礦石生産不能滿足國內需求,導致對國際市場的依賴很大。2005年仍為全球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全年進口鐵礦石2.75億噸,規模以上鋼鐵工業對進口礦的依存度為53.3%,國際市場鐵礦石價格的波動將直接左右我國鋼鐵行業的經濟效益情況。鋼鐵工業對進口礦的依存度的計算方法,總的原則是按照進口礦的品位為64.5%,折算成進口礦生鐵的産量,按照進口礦生鐵産量佔全部生鐵産量的比重計算。

鋻於鋼鐵企業廠商數量眾多,我國在國際鐵礦石價格談判中處於極端被動的地位。從鐵礦石進出口情況來看,鐵礦石開採國內産量的增速開始超過進口鐵礦石的增速,國內市場供給能力不斷增強,我國鐵礦石對國際市場的依賴將逐漸企穩,不排除將來有走低的可能。

從我國鐵礦石對進口的依賴程度來看,目前可以劃分為5個階段,1981-1985年屬於基本平衡階段,這一時期對進口礦的依賴程度低於10%,1985-1991年,屬於一般依賴,依存度在10%-20%之間,1991-1997年,屬於中度依賴,依存度在30%-40%之間,1997-2004年,屬於高度依賴,依存度在30%-40%之間,2004-2005年屬於極度依賴。

2、産商數量分佈。2005年,我國規模以上工業有鐵礦石企業877家,比1995年增加了105%。這是由於近3年國際市場鐵礦石價格飛漲,導致國內原來不具開採價值的低品位鐵礦石資源具有開採價值,使得很多資金紛紛開始介入鐵礦石開採行業,這是造成國內鐵礦石企業數量在2004年後才體現出增長趨勢的主要原因。由於我國鋼鐵工業的快速發展,對鐵礦石的需求不斷提升,導致中小鐵礦石生産企業數量不斷增多。

從鐵礦石地區分佈來看,2005年河北、遼寧、山西各有鐵礦石企業274、125、68家,比1995年分別增加了2.0、1.6、1.2倍。1995-2005年,除廣東、江蘇、廣西、浙江的企業數量有所減少外,其餘地區廠商均有所增加,內蒙、湖南和河北增長幅度較大。

3、地區結構。2005年,鐵礦石原礦量超過1000萬噸的地區有河北、遼寧、內蒙、山西、北京、四川、安徽、山東,這8個省市佔全國的比例超過8成,其中河北佔全國的比例超過1/3,遼寧超過1/5。

從我國主要鐵礦石産區的産量變化情況來看,這些年鐵礦石增長主要是河北省産能大幅擴張的結果,河北産能增長主要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95年到2000年的快速增長階段,第二階段是2000-2002年的穩産階段,第三階段是2002-2005年的又一個快速增長階段,河北省鐵礦石産量的大幅提升,主要是由於該地區鋼鐵工業快速發展,總量不斷擴張的結果,與鋼鐵産品相比,河北鐵礦石的增幅還不能滿足要求。

四點結論和建議

通過上述對我國鐵礦石開採的全面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幾點結論:

1、廠商數量過多是導致産業集中度低的基本原因。過去幾年來,由於鋼鐵工業的快速發展,導致小鐵礦數量大增。2005年河北、遼寧、山西分別有鐵礦石企業274、125、68家。鐵礦石産業結構調整的關鍵是對這些地區小企業的治理工作。

2、由於我國鐵礦石的品位較低,導致了對國際市場的嚴重依賴。對於小鐵礦要著重于資源的整合,通過重組和收購形成具有規模比較優勢的企業。原有的小企業應當通過多種手段進行兼併,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和開採的規模化水準。

3、結構調整應當遵循産業分工明確、有利於形成競爭比較優勢的原則來進行。鋼鐵工業的大型企業應在集中度比較低的時候適時介入鐵礦石企業的重組進程,儘快形成比較完整的産業結構鏈條,降低對國際市場的依賴。鐵礦石資源提高産業集中度水準的關鍵是在河北、遼寧、內蒙三省,對現有企業進行存量調整,制定規模提升和企業整合的時間表,有步驟的進行。冶金工業具有相當産業競爭能力的大型企業,應當把握好産業結構調整的有利時機,適時進行跨地區、跨所有制的企業並購。對於鐵礦石開採來講,冶金企業在面向國際市場的同時,應當立足國內市場,挖掘具有較好資源供給能力和儲量保證的地區和企業,適時進行資源整合,從而在提高國內市場供給水準的情況下,降低對國際市場的依賴,屆時我國在國際鐵礦石價格談判的籌碼將會進一步強化,國外鐵礦石巨頭漫天要價的情形將逐步減少。

4、我國對國際鐵礦石市場的依存程度被不同程度的誇大。鋻於2004年全部工業生鐵産量將比規模以上工業有所增加,進口鐵礦石的生鐵産量佔全部生鐵産量的比重應當在50%以下,而且從進口依存度的發展趨勢來看,對進口礦大幅增加的預期不應當被強化。相信在經濟普查生鐵産量公佈之後,對於2005年生鐵産量數據進行的調整,將為我國鋼鐵企業在鐵礦石價格談判中提供有力的支援,並逐步引導鐵礦石價格的理性回歸。 (劉耀東)

(注:本文分析的數據範圍為參見作者2006年5月16日作者在上海證券報《從焦炭行業看我國工業經濟結構問題》一文,集中度指數也請參考相關內容。)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國
阿里巴巴公司庫
商業資訊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