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WTO 流通行業壓力各異

    在我國加入WTO的談判中,外國代表團非常重視的問題之一就是分銷。按照日內瓦WTO總部工作人員的解釋,分銷是指商品或勞務從生産者向消費者轉移的整個過程,以及取得這種商品或勞務的所有權或幫助轉移其所有權的企業或個人的總和。在西方經濟學中,分銷包含以下幾層含義:第一,分銷是由參與商品流通過程中的所有企業和個人組成,包括生産者和各種類型的代理商、批發商、零售商以及消費者。第二,分銷是從生産者到消費者之間的一個完整的商品流通過程,而不是其中的某個階段或環節。第三,分銷的參與者主要是各種類型的代理商、批發商、零售商等中間商。第四,從生産廠商到最終用戶的分銷過程至少有一次商品所有權的轉移。

    外國看準的就是我們潛力無比的巨大市場,但它只有在中國建立了分銷渠道,才有可能真正在中國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因此我國開放分銷領域後,對國內的商品分銷企業也會造成一定的衝擊。

    衝擊大小因地因行業不同

      在我國加入WTO的協議中,涉及商品分銷領域的內容是在“服務貿易”項下的“分銷服務”部門,包括四個分部門:佣金代理、批發、零售、特許經營。在每個分部門中,包括對市場準入限制、國民待遇限制的承諾和其他承諾三項。關於零售服務,我國承諾在煙草銷售不開放的前提下,加入WTO後1年內允許外商設立合營公司,從事書報雜誌、藥品、農藥、農膜、化肥、成品油以外所有進口産品的零售業務,5年內逐步取消上述7種商品的經營限制;加入WTO後1年內允許外商控股;3年內取消合營公司的數量、地域、股權和企業設立方式方面的限制;5年內除經營少數重要商品和倉儲式超市業態的30家店舖以上的連鎖企業仍由中方控股外,取消其他一切限制。我國還承諾加入WTO後允許外國公司通過特許經營形式進行行銷活動,並在3年內取消在特許經營方面的所有限制。

    國家經貿委貿易市場局局長黃海接受記者採訪時説,按照這樣的承諾,我國商品零售企業所受到的衝擊將是有限的,大體上可以在能承受的範圍以內。首先,從目前外商進入中國國內市場的現狀看,外商投資零售企業的銷售總額2000年還不到全國消費品市場份額的3%,對整個中國消費品市場的影響很小;如果再進一步按照外商和中方在合資企業中的投資比例,將中方企業的份額扣除,外商的市場份額將下降為2%以下。其次,從目前中國政府開放國內零售市場的政策看,總體上已經接近加入WTO所作的承諾。我國的商品流通領域改革的步子很快,已經成為國民經濟中市場化程度最高的行業之一;再次,目前中國市場強勁的買方市場狀態,眾多流通企業的激烈競爭,不斷下降的流通平均利潤率,不僅給我國的流通企業造成巨大的經營困難,對外商投資流通企業同樣是難以解決的問題;目前已經進入中國市場的外商投資流通企業,不少仍然處於虧損經營的狀態,近兩年外商要求在中國開設合資合作流通企業的勢頭,已經明顯不如前些年,儘管中國市場的前景是誘人的,但把利潤置於最高目標的外商一般不會一哄而起、草率行事。

    但是,加入WTO後對批發行業的衝擊要遠遠大於對零售業的影響。原因在於,第一,從批發和零售企業的現狀來看,國有商業批發企業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日用工業品市場放開以後,一直處於困難的境地,國有商業批發企業全行業虧損已有多年,國有物資企業在1994年生産資料市場發生變化以後,也已經連續7年全行業虧損。相比之下,國有零售企業總體經營狀況依然較好,大型商業零售企業一直保持經營盈利,在大中城市中仍然處於市場銷售的“龍頭”地位。第 二,從批發和零售企業的性質和特點來看,隨著資訊和交通條件的進步,批發企業的商品輻射半徑,從理論上講是無限的。一個大型批發企業的産品可以銷往全國,甚至全世界。因此,外商只要在國內設立少數規模宏大的批發企業,就可以充分利用規模效益取得競爭優勢,在中國市場上佔有一定的份額。但是,零售企業卻不同。如果商店規模過大,超出了當地購買力的限度,在經營上反而會遇到困難。外商如果想要在中國零售市場上佔有一定份額,必須設立數量眾多的商場,而這決不可能是一日之功。

    從不同地區受衝擊影響程度看,對城市的衝擊要大於對農村的影響,對經濟發達地區的衝擊要大於對中西部的影響。這是由於經濟發達地區相對投資環境好、市場機會多、購買力強,開放以後外商更願意將其作為投資重點,從而使這些地區的民族工商企業受到遠比中西部地區企業更大的衝擊。因此,除了少數經濟實力特別強大、以在中國佔有一定市場份額為目標的外商以外,多數外商將繼續把我國東部的大中城市作為投資重點,除非中西部有特殊的優惠政策吸引,短期內外商流通企業暫時不會大舉進入中西部地區的市場。

      增強緊迫感 積極尋求對策

      專家們指出,商品流通領域對外開放是完全必要的,但也必須看到,商業資本是“最活躍的資本”,商業領域歷來具有競爭相對充分、投資門檻低、固定資本比重低、回報率高、投資週期短、就業容量大、資本轉移靈活等特點,在對外開放中存在一定的風險,所以,一些已經加入世貿組織的國家和地區,至今仍未完全開放國內貿易。根據我國政府的承諾,到2005年將取消對外商進入中國的一切限制,屆時國內商品流通企業能否生存和發展,能否在同外商的競爭中站穩腳跟並取得優勢,完全取決於我們能否採取正確的對策。

    首先,要儘快建立健全有關的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抓緊制定涉及分銷領域有關問題的法律法規,如《商品交易法》、《批發市場法》、《連鎖經營管理條例》、《特許經營管理條例》和《直銷管理辦法》等,充分利用法律手段保護和促進我國分銷行業的發展,以保證對外開放過程中的主動權,提高自我保護、自我發展的能力。同時,要借鑒國際通行做法對外商進入進行政府必要而有效的控制,或者對於一些條件不夠成熟暫時無法立法的內容,還可以考慮通過制定標準進行規範。

    其次,制定商業網點的設置規劃,並通過立法形式予以確認。商業網點設置規劃要體現結構宏觀控制的原則,引導外商投資于國內商品流通領域較為薄弱且國內企業無力經營或缺乏經驗的環節,如倉儲設施、物流配送中心等。商業網點規劃經過詳細論證後,可通過立法予以正式確認並公布於眾。這樣,當一個地區的商業網點已經達到標準後,一般不再批准開設新的網點,但對經營不善的網點可以用經濟手段迫其退出,改換新的企業經營。

    第三,要加快國有流通企業改革的力度,提高其競爭力。國有及國有控股流通企業的銷售總額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在商品市場中起著示範作用和穩定市場的職能,也是應對入世挑戰的主力軍。要加緊對其實行規範的公司制改革,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步伐,除極少數承擔國家調控任務的企業外,其他都應積極發展多元投資主體,形成有市場競爭力的大型內貿企業和企業集團。 

    第四,儘快研究解決商品批發企業的改革與發展模式。對日用消費品批發企業來説,要努力發展品牌商品代理,當不了團體冠軍,要爭作單打冠軍;要努力發展專業和綜合配送,成為生産企業和零售企業的商品庫存及集散中心;努力發展批零兼營的倉儲式商場。對生産資料批發企業來説,更應加大改革力度儘快與國際接軌。 

    第五,大力推進行銷改革,發展新型行銷方式。目前,在買方市場的形勢下,我國的分銷企業必須全面推進行銷改革和創新。一是電子商務,要在連鎖經營、代理制、配送制、舊貨、租賃、拍賣等現代行銷方式中,借鑒、推廣電子商務的有關技術和方法,提高新型行銷方式和流通産業的科技含量。二是物流配送,大力推進社會化物流配送,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三是特許經營,作為一種新型經營組織形式,正在帶來智慧財産權商業化的革命。

    第六,建立符合國際慣例的商品分銷管理和協調機構。在研究制定分銷領域的政策時無法進行整體考慮,而且遇到不同意見時協調難度很大。因此,應該按照國際慣例並結合我國具體國情,理順商品分銷領域的行政管理體制,建立統一管理國內外貿易、統一協調分銷領域各種問題的政府機構。

    《經濟日報》2001年11月15日


馬曉野:入世後建材流通業有何變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