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長江經濟帶成為我國頗具活力的高科技走廊

    上海至重慶沿長江省市的高技術産業增長速度,已呈現快於全國平均水準的勢頭,産值佔全國開發區的70%。這表明長江經濟帶已成為我國頗具活力的高科技走廊。高新科技正帶動國內生産總值佔全國40%以上的長江沿岸經濟快速起飛。

    據介紹,這條高科技走廊,長約2400公里,主要以分佈在上海、南京、蘇州、合肥、九江、南昌、武漢、黃石、長沙、重慶等地的17個國家級高技術開發區和一批省市級開發區。

    産業規模迅速擴展,是長江高科技走廊頗具活力的特徵之一。據對上海、重慶、湖北、湖南、江西、江蘇、安徽7個省市的初略統計,去年高新技術産業産值共約4194億元,佔全國高技術開發區工業總産值的70%,7個省市比上年的增幅在20.8%和38.3%之間,其中5個省的增幅高於全國開發區水準。今年這7個省市高新技術産業産值預計提升到約5315億元,增幅在22%和36.3%之間。高科技帶動這些省市的經濟總體增長速度高於全國發展速度。産品技術含量高、換代週期短。長江高科技走廊一些企業推出一個新産品,週期比一般企業縮短三分之一。許多擁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産品,如人表皮生長因子、鐳射治療儀等因技術含量高、上市速度快,進軍國際市場的抗衡力顯著增強。上海推出的世界獨有的艾滋病藥中間體,在海外供不應求。江蘇的電腦滑鼠已佔世界總量的65%,小屏液晶螢幕佔世界的70%。去年江蘇省高新技術出口額高達282億元,佔全省外貿出口額的20%。上海的紅外感測器佔世界市場的60%。去年上海高技術出口創匯高達38.9億美元,同比增長48.7%。

    高新技術加速了長江沿岸城市工業結構優化,促使支柱産業快速崛起。上海市隨著每年上千項高技術成果向傳統工業滲透,大量高消耗、污染大的工業被淘汰,市區工業污染比4年前減少三分之一,現有大型積體電路等40個高新技術産品的市場佔有率為全國之冠。資訊科技、現代生物醫藥等高科技産業,和“嫁接”了高科技的六大支柱工業的總産值,已佔全市工業總産值的70%以上。高技術在長江沿岸鋼鐵企業中應用,涌現大批新鋼種,鋼鐵工業凈産值已佔全國約43%。機器人噴塗、新材料技術的應用,使沿江汽車工業迅速升級換代,産值和銷售收入已佔全國的50%。

    造就一批名揚國際的高科技集團和重大産業基地,也是長江高科技走廊的活力所在。科研資源的有效挖掘,利用技術優勢建設超億元的高技術企業已見明顯成效。在全國技工貿總收入過億元的高技術企業中,排名前10位的長江沿岸已有希捷國際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貝爾電話設備公司等5家。正在建設的武漢“中國光谷”,將成為我國最大、國際一流的光電子資訊産業基地,到2005年光電子産業規模將達到1000億元。興建中的浦東生物醫藥基地,已有眾多國家級研究機構和世界著名醫藥企業進駐,將成為我國最大的高科技“藥谷”。正在規劃的“上海中國矽谷”,到2005年電子資訊産業産值估計可達到4000億元。這些大集團和重要産業基地的建設,將對我國參與高新技術産業國際分工,促進全國經濟持續發展産生重大推動力。

    長江經濟帶高科技産業的活力,主要源於沿江省市不斷優化科技創業環境。據介紹,長江經濟帶的科技人員佔全國40%以上,兩院院士佔半數以上,獲國家級各類科研獎項佔45%,專利擁有量佔全國三分之一以上。過去由於一些城市比較封閉,政策、投資、服務環境欠佳,高科技成果難以轉化成産業。近年來沿江省市擴大開放,採取了眾多改革措施與國內外企業共建高科技産業走廊,包括大膽對體制和機制創新,實行高技術企業股權多元化、知識資本化、科技人員知識要素參與分配;廣辟融資渠道,積極引進外資,建立科技企業技術創新基金、風險投資基金;政府有關部門為科技人員創辦企業變“你求我服務”為“我主動為你服務”等。這些舉措,成了驅動科技産業起飛的重要杠桿。

    

    新華社 2000.10.06

相關新聞

中國將特別資助11個高科技領域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