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場再響警報 4大證據證明加息勢在必行

8月12日,國家統計局公佈的7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5.3%;8月23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發表講話表示,儘管各項宏觀調控政策措施逐步落實並已見成效,但當前總需求擴張及通貨膨脹的壓力還沒有明顯減弱。周小川講話震動國債市場,這使央行要不要加息、會不會加息的話題再次成為市場的焦點。

證據1:儲蓄餘額急降居民盼利率升

來自中國人民銀行公佈的今年上半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城鄉居民儲蓄存款增幅持續下降。截至今年6月末,全國城鄉居民儲蓄存款月末餘額為62195億元,增長6.2%,增幅比上年底低5.4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儲蓄存款累計增加3487億元,比去年同期少增2317億元。對此,人們不禁要問,居民的錢到哪去了?

其實居民的錢流到消費和住房支出中去了。

因為在長期負利率的情況下,居民的儲蓄意願大幅降低。人行發佈《2004年2季度全國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調查也顯示,城鎮居民對目前儲蓄利率的認可度降低,儲蓄意願有所減弱。2季度調查中,有72.9%的居民認為存款利率低,較上季提高2.2個百分點,較上年同期提高2.6個百分點;認為利率適度的居民人數佔比為25.9%,較上季減少2個百分點,較上年同期減少2.4個百分點。城鎮居民對利率認可度的降低使其儲蓄意願減弱。二季度問卷調查顯示,在當前物價和利率水準下,選擇“更多儲蓄”的居民人數佔比為32.2%,較上季減少2.5個百分點,較上年同期減少1.1個百分點。選擇“提款購買國債”的居民人數佔比為14.9%,較上季提高3個百分點,較上年同期提高1個百分點;選擇“提款購買股票或基金”的居民人數佔比為10.6%,較上年同期提高3.4個百分點。

[觀察家指出,居民儲蓄利率的長期偏低,大大打擊了居民的儲蓄意願,這對我國經濟的長期發展是不利的。此外,居民手中的錢大量流向房地産消費,不但抬高了房價,擴大了房地産業的泡沫,而且對宏觀調控帶來不利影響。]

宏觀調控至今成果不明顯,關鍵就是房地産業的火氣太旺。因此,從這一點看,加息已勢在必行。

證據2:宏觀調控見底市場需價格之手

今年4月開始的宏觀調控已持續5個月,其效果到底如何呢?這從高層的言語中可以看出。在6月16日和7月14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高層兩次承認宏觀調控已取得“顯著成效”,但在7月底,關於宏觀調控的成果説法重新定位為“初步的,階段性的”。從高層語氣的變化中,我們可以看出,宏觀調控的成效並沒有達到預期效果,這從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8月23日的講話中也可看出。周小川表示,儘管各項宏觀調控政策措施逐步落實並已見成效,但當前總需求擴張及通貨膨脹的壓力還沒有明顯減弱。

宏觀調控的效果到底如何?我們還可從市場中找到數據與説服點。有關資料顯示,今年6~7月鋼材和房地産的價格出現了明顯下滑,但近期出現了明顯的上揚。此外固定資産投資也出現類似的反彈。8月25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了2004年1-7月全國固定資産投資完成情況。其中中央項目投資4273.86億元,地方項目投資22841.94億元。中央投資比去年同期增長5.7%,地方項目同比增長37.2%。統計部門精心統計出來的數據分明顯示,地方投資的增長幅度遠遠超過了中央;不僅如此,統計數據還顯示,今年前7個月,地方上的固定資産投資佔全國總投資比例的84.2%,略高於宏觀調控之前也就是去年前7個月80.5%的比例;7月中國固定資産投資較上年同期增長32%,高於6月23%的增幅。

觀察家認為,[這個數據不但顯示政府採取的控制過度投資的措施尚未使投資支出減少到可持續增長水準,還令加息預期升溫。這也從一個側面説明,宏觀調控僅僅依賴行政手段來“管住土地、管緊信貸”,而沒有市場化的手段與市場化的價格信號調整配合的話,其難度不但會加大,而且其效果也難以鞏固和持續。]

一資深宏觀經濟研究人士對記者説,當前的宏觀經濟形勢與幾年前相比發生了根本的變化,首先是民營經濟的崛起,民營經濟已佔國內經濟的半壁江山。民營企業的經營管理完全是市場化的,近年宏觀經濟的持續升溫與民營投資的快速增長是分不開的。因此,用過去的行政手段來針對民營企業是行不通的。

因此,市場化的東西必須採用市場化的手段,而市場化手段中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調整利率。目前發達國家調控的主要手段就是利率政策,對此我們可以借鑒;其次,近年國內經濟的“過度增長”也與各地官員提升業績、四處招商引資有關。對付這些政績工程,最有效的辦法也是市場化手段,提高利率是有效措施之一。

證據3:物價持續高燒CPI兩度超警戒線

今年5月,央行行長周小川在回答為何不加息的問題時提到,因為通貨膨脹率仍然較低,所以央行放緩加息,但假如CPI(消費價格指數)達到5%以上,會考慮;央行另一位副行長吳曉靈也提過,央行調息首要考慮CPI(消費價格指數)。[然而,央行的這一底線也兩次被超過。6月份的CPI(消費價格指數)比去年同期上升5%;8月12日,國家統計局公佈的7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5.3%,使央行要不要加息、會不會加息的話題再次成為市場的焦點。]有關資料同時顯示,今年以來,中國市場價格總水準出現持續上漲趨勢,1至7月份中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上漲3.8%,商品零售價格總水準上漲2.6%,工業生産資料流通環節價格總水準上漲14%,都是1997年以來同期最高漲幅。

央行設定的基準一年期貸款利率水準是5.31%,物價漲幅達到5.3%,這意味著不但居民存款的負利率水準進一步加劇,而且也使銀行的實際貸款利率基本為零—————而這曾經是央行在宏觀調控取得明顯成效以前設定的加息與否的底線。

但最近由銀行高層表示,CPI不是加息唯一考慮的因素。對此,觀察家認為,這將使央行失信於民。

證據4:大市再跌股市債市提前反應

儘管進入8月份股市利好頻頻,但大市仍是一跌再跌並屢創新低,且沒有止跌跡象。對此,分析人士指出,問題就出在加息預期上。[由於各種跡象都預示存在加息的可能,在正式消息未公佈之前,投資者是不敢輕舉妄動的。也就是説,什麼時候加息明朗化,什麼時候股市見底。]

此外,國債與票據市場的一些資訊也預示了存在加息的可能。8月23日發行的為期7年的跨市場國債的招標利率定格在4.71%的高位———僅僅比兩周前發行的10年期國債低14個基點。對此,一券商的分析人士認為它表明市場的加息預期有所增強;在票據市場,短期票據利率大幅下降,但1年期央行票據的利率則居高不下,8月加權利率水準比7月還上升了幾個基點。在市場資金轉趨寬鬆的時候,一年期票據利率出現上揚,對這種反常現象市場人士認為值得關注,並指出這有可能是央行有意通過這種利率結構傳遞出某種信號。

民營經濟報2004年8月31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