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上百種魚蝦新品種“遊進”我國市場

    德國鏡鯉、卡特拉魚、羅非魚、南美白對蝦……世界各地的上百種水産養殖新品種,目前已經在我國成功生長並形成産業。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水産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産研究所研究員趙法箴介紹説:“近幾十年間,我國先後從國外引進了上百種水産養殖新品種,絕大多數形成了産業並産生了較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有力地推動了我國水産養殖業的發展。”

    20世紀50年代初期,我國水産總量不足50萬噸。50年代末期,我國加快了水産業的發展並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使水産業得到了迅速發展。80年代以來,隨著經濟體制的改革和對外開放政策的實施,我國水産品産量不斷提高,去年已近4279萬噸。其中,發展最快的當數水産養殖業。

    趙法箴院士説,我國水産養殖業的高速發展,主要原因是加大了新品種的引進力度。

    早在1957年,我國就通過民間渠道從越南引進了莫三比克羅非魚。80年代以後,我國明顯加快了水産養殖新品種的引進步伐,先後從孟加拉國、日本、埃及、美國、泰國、印度、英國等引進了上百種水産養殖新品種。

    引進新品種豐富了我國的水産種質資源,有效地促進了我國水産養殖業的發展。在淡水養殖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羅非魚,目前,我國年養殖羅非魚達50多萬噸,遍佈全國29個省、區、市。在海水養殖中,扇貝、牡蠣養殖最為突出。海灣扇貝引進後,我國的扇貝年産量由原來的不足10萬噸,發展到1998年的近63萬噸。扇貝由過去的海珍品,成為時下人們喜愛的大眾水産品。90年代初,我國牡蠣養殖總産量為8.7萬噸,10年間,全國牡蠣産量提高到了目前的283萬多噸。

    

    

    《中國海洋報》2001年9月4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