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農業補貼談判對我國農業的影響及應對措施

    農業補貼問題是目前我國加入WTO多邊談判的一個焦點問題,我國始終堅持爭取發展中國家待遇,這樣可以允許農業補貼達到農業總産值的10%,但美國堅持中國應按發達國家5%的標準,據報道,中美雙方已經在中國入世的農業補貼以及其他一些遺留問題達成了最後一致。雖然具體協議內容還不知道,但我們可以就農業補貼問題做一個探討。入世談判為什麼在農業補貼上出現僵局?農業補貼對中國農業將産生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我們的對策如何。

    一、WTO對農業補貼問題的規定

    WTO《農業協定》是規範世界各國農業補貼政策的準則,也是中國加入WTO農業談判的基本依據。概括地説,WTO《農業協定》,農業補貼包括國內支援和出口補貼兩部分。由於中國已承諾全面放棄使用出口補貼,所以談判的焦點就是國內支援部分。

    國內支援措施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不引起貿易扭曲的政策,叫“綠箱”政策,它是指政府執行某項農業計劃時,其費用由納稅人負擔而不是從消費者轉机移而來的,且對生産者沒有影響的農業支援措施,這些政策都可以免於減讓承諾。

    另一類是可以産生貿易扭曲的政策,叫“黃箱”政策,(Amber Policies),要求予以削減,用“支援總量”(AMS)來進行數量表示。國內支援減讓承諾的政策範圍包括:價格支援,行銷貸款,面積補貼,牲畜數量補貼,種子、肥料、灌溉等投入補貼,某些有補貼的貸款計劃等。

    按照農業協議的定義,支援總量(以下簡稱AMS)是用來衡量為支援農産品生産者而提供給某農産品,或為支援廣大農業生産者而提供給非特定産品的年支援水準的技術指標。對具體農産品(或所有農産品)的支援,只要其國內支援總額不超過該産品生産總值(或農業生産總值)的5%(對發展中國家只要求10%),就無須削減國內支援。此外,作為特殊差別待遇,發展中國家的一些支援措施也列入免予減讓的範圍,如農業投資補貼;對生産著提供支援以鼓勵不生違禁麻醉作物;對低收入生産者提供農業投入品補貼等。

    因此可以看出,美國要中國以發達國家身份加入WTO,其實就是要使中國無法享受到發展中國家10%的補貼和特殊差別待遇,以及中國可以拒絕參與新的農業援助計劃的權利。

    二、我國農業補貼現狀

    我國現行農業政策大都符合農業協議所規定的“綠箱政策”,如國家採取的“政府一般服務”--包括農業科研、病蟲害控制、農業培訓服務、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糧食安全公共儲備”,“國內糧食援助”,“自然災害救濟”,“環境保護計劃”等都可免予減讓。因此受約束的主要是“黃箱”政策,我國目前這部分農業補貼僅在1%~2%以內,因此也都不需要受任何約束和削減承諾。龍永圖説過:“在農業方面,中國有9億農業人口,保持農業的穩定,對於中國的社會安定和經濟發展都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中國的農業自然條件差、勞動力水準低、技術落後,這些都是不爭的事實。與此同時,中國願意通過開放農産品市場,促進農業結構調整並參與國際競爭。但中國政府需要在加入世貿組織後,保留符合世貿組織規定的農業支援手段,9億農業人口的利益永遠是我們考慮一切問題的出發點。”因此,中國政府在談判中把農業發展和農民利益作為基本原則,是完全必要合理的,中國以發展中國家加入世貿組織也是符合中國國情的。

    三、如果中國在農業補貼上讓步可能造成的影響

    但是美國、歐盟以及其他世貿組織成員都希望把中國作為發達國家對待,從而使談判陷入僵局,一種原因可能是他們擔心由於中國政府農産品價格政策和流通政策的補貼,會增加中國糧食、棉花的生産量和出口競爭力,從而不利於他們對中國的出口;另一種原因可能是近年來中國農業快速發展,出口增長較快,他們不理解其中的真實經濟原因,以為是中國政府補貼在起作用,經常以反傾銷起訴來壓制中國出口,中國大蒜、蘑菇、蜂蜜等就受到過這樣不公正的待遇,其實中國在這些品種上出口的增加,是因為他們有出口競爭優勢,符合中國農業要素結構。

    如果中國在農業補貼上真的讓步的話,最大的影響就是將使未來政府對農業生産的調控空間和力度受到約束。儘管目前中國實施的農業政策措施大多符合農業協議的“綠箱政策”,不須作減讓承諾,但是今後中國在農産品價格保護制度、生産資料價格補貼等方面的支援措施將受到限制。目前中國主要農産品收購價格低於或接近國際市場價格,按照WTO的標準計算,反映農産品市場支援水準的AMS為負數,就意味著加入世貿組織後,中國對主要農産品收購價格提價的上限為國際市場價格,再加上農資價格的補貼,對農業市場的支援水準應控制在農業生産總值的10%(如果中國讓步的話,將小于10%)以下。顯然,這不利於中國通過農産品價格政策和生産資料補貼政策來調控市場,控制農産品成本的上漲,調動農民的生産積極性。

    那麼如果這次中國在農業補貼上讓步,可以説這是為了中國儘早加入世貿組織,獲得更好發展權利,而在享有發展中國家權利問題上的作出的讓步。

    四、中國農業支援政策的對策

    從WTO《農業協議》的要求來看,各國都在紛紛承諾削減補貼,各國農産品競爭已經由以前政府高補貼下的價格競爭變為資源、成本、品質等非價格競爭。隨著國際環境的變化,今後能夠使支援中國農業持續發展的只能是符合“綠箱政策”的農業政策。中國目前的“綠箱政策”支援總量不大,還存在許多問題。中國未來農業政策的發展方向,應當是通過深化改革來建立和完善農業市場資源配置體系,為充分發揮中國農業競爭力創造穩定的政策環境。政府應當加大符合“綠箱政策”的農業支援與保護力度,增加對農業和農村的科技、培訓、環保、水利建設等投入。此外,由於WTO《農業協議》要求政府的價格支援對象主要是農産品生産者,而不是流通者和消費者,因此儘管價格支援調控還有一定空間,但是在支援結構和補貼對象上都需作出調整。

    

     中新社 2001年8月9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