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各類投資全面增長 客觀需求支撐高增長

2003年,投資作為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受非典和伊拉克戰爭的衝擊最小,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最強。正確分析和判斷2003年的投資形勢,對於2004年的經濟發展和宏觀調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各類投資全面增長

據國家統計局的數字顯示,2003年1-11月份,國有及其他單位固定資産投資完成3461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9.6%。這是1995年以來我國投資增長的最高水準,各月累計投資增長速度均保持在30%左右,比2002年提高5.2個百分點以上。各類投資全面增長,改變了前幾年房地産開發投資孤軍突出的局面。更新改造投資也一反前幾年萎靡不振的狀況,出現了增長速度領先的局面。各地區投資齊頭並進,呈現出競相發展的局面。

投資産業佈局呈現出“一低,二高,三平”特點,結構性不平衡比較突出。2003年1-10月,第一産業同比下降20多個百分點,佔投資的比重由上年的3.2%下降到2.7%左右。與第一産業低增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第二産業投資增長明顯加快,佔投資的比重提高了4個百分點。成為拉動整個投資乃至GDP增長的關鍵因素。第三産業增幅略高於上年同期水準,其中科研綜合技術服務業、房地産公用服務諮詢業和文教衛生廣播福利業的增幅均在三成以上。從資金來源看,投資自主增長的活力明顯加強。企事業單位自籌資金同比提高了21個百分點;政府預算內資金同比降低了近40個百分點。這一升一降表明,企業已取代政府在拉動投資增長中的主導地位,投資對財政資金的依賴明顯減弱。此外,新開工項目佔施工項目的比重提高了2.1個百分點,顯示未來投資增長潛力仍會繼續加大。

客觀需求支撐高增長

2003年投資的快速增長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雖然在某些行業、某些地區存在著投資過熱的苗頭,但從經濟發展的全局來看,當前投資快速增長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國家統計局固定資産投資統計司司長汲鳳翔認為,當前投資快速增長是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預期效果;是由消費需求的升級所推動的;是與産業升級相一致的。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由於受亞洲金融危機和國內治理整頓措施的雙重影響,社會需求迅速萎縮,市場供求狀況發生質變,銀行惜貸,投資不足,經濟增長乏力。為扭轉經濟增長下降的趨勢,國家實施了積極的財政政策,通過發行國債來改善投資環境,調動民間投資的積極性。經過幾年的努力和8000億元國債資金的投入,基礎設施得到了明顯的加強,市場供求狀況逐步改善,企業經濟效益逐步提升,投資者的預期開始好轉,各投資主體,尤其是民間投資主體的積極性重新煥發,經濟增長進入一個新的上升通道。

因此,當前投資的快速增長,實際上是前幾年積極財政政策累積效應逐漸釋放的結果。投資快速增長的另一動因是由消費需求的升級所推動的。近幾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收入水準和生活水準的提高,住房和汽車成為人們消費的新熱點。城鄉居民消費結構的升級極大地刺激了房地産、汽車等相關産業投資的高速增長,成為推動投資增長的內在動力。

2002年,全國汽車生産增長38.5%,消費增長73%。2003年1-11月份,汽車生産增長33%,消費增長42.8%。消費需求的激增推動汽車工業的投資快速增長,1-11月份,汽車工業投資增長了106.5%。在住房方面,1999年以來,房地産開發投資的增長速度一直位列各類投資之首,2003年1-11月,房地産開發投資的增長速度也高於全部投資的增長水準。由於汽車工業和住房建設與經濟的關聯度高,在本身投資快速增長的同時,也帶動了機電、化工、冶金、建材、電力等一大批相關産業投資的增長,從而拉動整個工業投資和全社會投資的快速增長。

同時,當前投資的快速增長是與産業結構升級相一致的。黨的十六大提出新型工業化的目標以後,各地紛紛提出抓住機遇、擴大開放、提高工業化和城市化水準的目標。發達地區,如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工業化的目的是緊緊抓住國際資本向中國轉移這一有利時機,通過擴大投資,打造世界製造業中心,迅速提高工業化品質和水準;中部地區則希望通過地區間産業結構的調整,抓住東部地區某些産業向中西部轉移的時機,提高本地區的工業化水準;而經濟欠發達的西部地區則希望通過吸引東部地區的投資,發揮自己在資源、環境上的優勢,儘快建立工業基礎,實現初步工業化,改變自己在經濟發展上的落後局面。儘管三大地帶在工業化過程中的性質有根本不同--東部地區是提高水準,中部地區是擴大規模,西部地區則是建立基礎,但是,各地在工業化過程中對投資的依賴是不約而同的。與此同時,各地都把加速城市化進程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掀起了一輪城市化的高潮,推動城市建設的加快。因此,可以説當前投資的快速增長是各地加快工業化和城市化建設步伐的必然結果。工業投資的增長具有一定的恢復性質。

2003年投資增長的一個明顯特點就是工業投資的高速增長,尤其是原材料工業投資的增長更為迅猛。除了市場需求增加之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前幾年工業投資增長緩慢,導致部分能源和生産資料供應能力不足。“九五”期間,基本建設和更新改造中工業投資平均增長5.8%,低於基建和更改投資平均增速5個百分點,低於全社會投資平均增速約4個百分點。“九五”期間工業投資增長緩慢,一些産品的生産能力增加較少,使這些産品的市場供給基礎較薄弱,市場價格上升,社會需求增加,投資項目激增,並導致近期工業投資高速增長。

在保持穩定增長中防止過熱

從總體上看,當前投資的快速增長基本正常,是有客觀需求支撐的。但是,投資領域也存在一些突出問題。投資結構和投資增長方式沒有得到根本的改變。在投資增長的方式方面,投資活動仍然屬於外延型的,各地仍熱衷於鋪新攤子,這一點與20世紀90年代初期相比沒有根本的改善,甚至還有所惡化;投資的品質和效益仍然不高;部分行業投資有盲目和過熱現象;受市場供求狀況和價格上漲的影響,今年以來,部分原材料工業和汽車工業投資存在著一哄而上和過熱的現象。如鋼鐵工業、紡織工業、汽車工業等;建築材料價格上漲增加了引發通貨膨脹的可能。

國家統計局權威人士指出,當前我國固定資産投資已進入一個快速增長的階段,如果內外環境和經濟政策不發生重大變化,估計2004年固定資産投資仍將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但增長幅度有可能低於2003年。為保持和促進投資活動的健康發展,宏觀調控各項措施要在保持政策連續性和保護各投資主體積極性的前提下,既要保持投資的穩定增長,又要防止投資的進一步升溫而導致過熱,切實把重點放在改善投資結構和提高投資效益上。

首先,必須繼續保持投資的穩定增長。從總體上看,我國經濟正處在工業化的中期階段,即正處於由重化工業向高附加值加工業轉化的階段,也處於要素驅動向投資驅動過渡的階段。企業需要大量的投資建設現代化的、生産技術在世界範圍內領先的生産設施,以儘快提高我國對先進技術的吸收和創新能力。另外,由於經濟發展的高度不均衡,我國一些地區還處於工業化的初級階段,也需要加大投資,提高工業化水準。

其次,當前我國確實存在著消費率過低的現象,廣大農村地區和農民收入水準不高,消費能力不強,是影響消費率提高的重要原因,而徹底解決這一問題,又不是在短期內能完成的。消費率較低的狀況將維持一個較長的時期。在這一個時期,要保持有一個較快的經濟增長率,必須保持一個較高的投資率;而消費率較低,必然是儲蓄率較高,這為保持較高投資率提供了一個基礎。再次,城市化水準低,是制約農民收入增加的一個重要因素,也是影響消費水準提高的突出問題。增加城市基礎設施投入,加速城市化依然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因此,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繼續保持投資的穩定增長,對於穩定經濟增長、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都是十分必要的。

另外,要著力改善投資結構;更充分地利用國外資源,調節投資的增長,需要從資源的使用環節下功夫;在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同時,適當收縮銀行貸款投放的規模和速度。但是,在操作過程中,要防止“一刀切”和“急剎車”,保持銀行貸款的適度增長,為投資的穩定增長和投資結構的改善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援;要合理劃分各類投資主體的投資方向,加快資産存量調整的步伐。國有投資主要投向基礎設施、公用設施和高新技術領域,把競爭性領域投資更多地讓給民間投資主體。同時,要加快競爭性領域國有資産戰略性調整的步伐,把民間投資的積極性引導到對國有資産存量的重組和改造上來,以減少民間投資的盲目性和重復建設現象。

新華網2004年1月12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