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高新技術産業成為深圳的特色經濟

    近十年來,深圳高新技術産業迅猛發展,其産品産值年均遞增幅度達61.46%,從而使深圳的經濟發展站到了新的起點,有了更加堅實的基礎。

    翻開深圳市的統計報表,一組數據令人振奮:1991年深圳的高新技術産品産值22.9億元,佔工業總産值的比重僅8.1%,利稅2.4億元,出口額1.92億美元。而到了1999年,全市高新技術産品産值已達819.79億元,比1991年增長35.79倍,佔工業總産值的比重為40.5%,在全國大中城市排名第一;市政府認定的142家高新技術企業的利稅達74.87億元,增長31.19倍;出口額達42億美元,增長21.87倍。高新技術産業已成為深圳的特色經濟和第一經濟增長點。

    作為一座新興城市,深圳的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非常少,科研力量薄弱,不具備發展高新技術産業的常規優勢,深圳為此進行了大膽探索。他們積極開展與境內外大專院校、科研機構的合作,為高新技術産業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撐。經過努力,深圳的企業已與國內200多所大學、幾百家研究所建立了合作關係,在國內外設立了幾十家研究開發機構。目前,在深圳的521家研究開發機構中,屬於企業創辦的佔91.7%。全市90%的研究開發人員集中在企業,研究開發投入的經費90%來自企業。

    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以全國高校和科研院所為依託的技術開發體系,使深圳解決了科技與經濟“兩張皮”的問題,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産力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一批新型企業脫穎而出,一批擁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高新技術産品走入國際市場。據統計,深圳高新技術産品産值中,43.8%擁有自主智慧財産權;國家“863” 高新技術成果已有10多項在深圳實現了産業化;華為、中興、科興等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高新技術骨幹企業已經初具規模;大容量局用程式控制交換機、伽瑪刀、硬碟、磁頭等一批土生土長的“深圳牌”高新技術産品,已經在國際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

    在深圳高新技術産業發展過程中,深圳市政府著力致力於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作用的發揮給人以啟示。

    首先是制定和完善發展高新技術産業的政策,包括人才政策、技術政策、稅收政策和土地使用政策等。特別是1998年關於扶持高新技術産業發展的“22條”及1999年突出“以人為本”,注重搶佔引進人才、引進成果制高點的“新22條”,對促進深圳高新技術産業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並在全國産生一定影響。

    其次是逐步形成以保護智慧財産權為核心的法規體系。深圳利用全國人大常委會授予的立法權,先後頒布了關於技術秘密保護、無形資産評估、電腦軟體著作權保護、技術入股、獎勵企業技術開發人員等9項法規、章程,並相繼成立了技術合同仲裁委員會、智慧財産權審判庭,為高新技術産業發展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

    再次是培育良好的産業配套環境。以電腦為例,深圳約有1500多家配套工廠,生産除晶片以外從機殼、板卡、接插件、螢幕到磁頭、硬碟驅動器等幾乎所有電腦部件,年配套能力在2000萬台左右。在吸引人才方面,深圳除了在高新技術企業所需人才的調入、生活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外,還逐步建立起技術入股制度、科技人員持股經營制度,初步形成了與國際慣例接軌的、符合高新技術企業特點的分配製度和經營管理制度,營造出高科技人才幹事創業的良好環境和機制。美國紐約賽博投資基金在深圳籌建了一座佔地36萬平方米的軟體産業園。産業園總經理在談到為什麼要選在深圳投資建園時坦誠地説:“因為深圳有市場、有資金、有人才,在政府政策和領導戰略觀念方面,深圳具有中國其他城市難以比擬的優勢。”

    

    新華社  2000.09.06

相關新聞

我國高新技術企業超過17000家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