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債飛速增長的背後:與升值預期不無關係

“我們對這個問題要高度警惕。”9月13日,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中國社科院金融所所長李揚在第六屆北京科博會上談到外債問題時這樣説。讓李揚如此惴惴不安的是9月10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公佈的一組數字:在今年前六個月,中國的外債增長8.33%,達到1800多億,而且這些債務以中短期債務為主,短期外債餘額比上年末增加112.1億美元,增速是21.1%。

這讓李揚回想起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陰影。李揚説,在危機發生之前,無論是泰國、馬來西亞還是南韓,都有一個短期資本大量流入的階段,這些短期資本對經濟衝擊一段時間之後又迅速流出。

外資借外債

我國外債尤其是短期外債為何增勢如此迅猛?

在外管局近期公佈的外債數據中,有一組數據值得注意:2003年上半年,我國新借入外債金額為421.84億美元,還本付息383.61億美元,其中境內外資銀行新借入額和還本付息額分別為326.92億美元和291.08億美元,分別佔全部新借入額和還本付息額的77.5%和75.82%。(從2001年開始,中國根據最新國際標準對原外債口徑進行了調整,將境內外資金融機構對外負債也納入我國外債統計範圍。)

“境內外資銀行佔新借入額比例較高,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對中國經濟增長有信心,擴大投入,而外匯資金在國際市場上成本較低;二是舉債外匯貸款,調整負債結構,規避人民幣升值的風險;三是進行匯率投機。”交通銀行發展研究部副總經理連平説。

連平所説的最後一種情況正是各方最為敏感也是最為警惕的問題。這與目前國際上關於人民幣升值預期不無關係。連平説:“市場對人民幣普遍有升值預期,所以中、外資企業出於規避本幣市場升值風險、降低經營成本的考慮,能借外幣的就儘量不借本幣。當然也有部分套利熱錢流入國內,這也是重要因素。”

“熱錢”指的是在一個國家停留期限較短、流進流出頻繁、以追求短期收益為目的的資金。目前關於進入中國的熱錢規模的普遍説法是250億美元。

外管局發言人日前承認:“確實有非正常資金流入。但是,從總體上説,純粹的投機資本的規模還非常有限,那種在國際資本市場上呼風喚雨、來去自由的投機資本並沒有大量進入。”

實際上,不僅是外資銀行,今年以來外資企業的外債也出現了增加,上半年增加了30.3億美元,而2002年的數據是減少了20.4億美元。

上海市今年1-6月結匯各項目中,資本項目結匯增長勢頭最高,尤以外資企業境外借款結匯為甚。外資企業境外借款結匯4.5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21億美元增長了275.10%。其中,僅外資企業向國外關聯企業借款申報收入就達6.17億美元,表明外資企業境外借款中的大部分用於結匯成人民幣使用,結匯率達73.58%。

“國內企業的外匯貸款除打包貸款和出口押匯外是禁止結匯的。但是,外資企業的外債經批准可以進行結匯,這種不公平的政策可能導致短期資本流入。”招商銀行信貸部的一位人士表示了這樣的擔憂。

“我國短期外債比率現在雖然是35%,已經超出了警戒線,但是短期債務中中國的主權債務、中資企業和中資金融機構的債務所佔比例並不高,在10%以下。”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楊炘教授説。

對賭人民幣升值

外管局一位人士表示:“我們調查分析後發現,外債增長較多,特別是短期外債增長較多,主要表現為貿易信貸項下的出口預收貨款和進口延期付款。通俗地説就是把人民幣攥在手裏,攥的時間越長越好。”

“這半年來,我們增加了和銀行做保理業務的次數,以加快收款進度”,上海市機械設備進出口公司的一位財務經理對記者説,“即使要付一點保理費,能早點收回來換成人民幣、落袋為安還是值得的。”所謂保理業務實際上是指銀行購買企業的應收賬款,並承擔起催收、賬務管理等一系列職責。

國家外管局局長郭樹清在今年3月曾表示,自從放寬中資企業開戶標準以來,全國經常項目外匯賬戶2002年底為16.4萬個,外匯賬戶總限額為600億美元,實際賬上金額為200億美元,僅相當於限額的四成多。其中三資企業平均賬戶餘額僅為10萬美元。這表明瞭企業持有外匯的熱情遠遠低於持有人民幣。

進口企業則更多地使用延期付匯。從2001年開始,我國將所有貿易項下對外融資(包括三個月以下的貿易信貸)納入外債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外債統計顯示,上半年中國貿易信貸就增加了34億美元,而2002年全年貿易信貸也只是增加了47億美元。

“這兩種形式都有真實的貿易交易為背景,不會額外增加外債風險”,外管局發言人表示,“在當前人民幣利率高於美元且人民幣匯率穩定的情況下,一些境內企業和個人從自身情況出發,根據資金的成本收益比較,調整資産負債的幣種結構的行為,本身反映了市場主體追求利潤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的理性選擇,不能等同於熱錢投機。”

不過,外管局發言人日前嚴正表示:“我們對國際短期資本仍然保持著高度警惕,隨時準備嚴厲打擊違反中國外匯管理規定的投機行為。非法交易者的目的是不可能得逞的。”8月初外管局開始對今年上半年的銀行結售匯情況進行檢查。

“長期以來我國對於進口付匯即外匯流出的貿易真實性審察較為嚴格,對外匯流入的審查則較為寬鬆,”央行貨幣政策司匯率處的一位人士表示,“但現在要寬出嚴進了。”

工銀亞洲首席經濟學家許思濤在接受有關媒體採訪時表示:“中國目前不調整匯率是合適的,但是從中長期來看風險很大。如果人民幣升值的預期難以消除,就會變成企業、居民以及海外資金與央行對賭的局面。政府承擔的匯率升值的風險就很大了。”

經濟觀察報 2003-9-28


我國外債餘額上升8.33% 總體處於安全線以內
我國外債餘額超過1800億美元仍處於安全線內
我國外債餘額上升8.33% 總體處於安全線以內
國家外匯管理局:我國外債餘額達1685億美元
我國外債餘額達1685億美元
外匯局:我外債餘額下降0.92% 各項指標均在安全線內
我國外債餘額下降0.92%
中國去年末外債餘額1685億美元
標準普爾宣佈:調高中國長期外債展望評級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