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國內蕾絲生産線一哄而上終釀苦果

    國內紡織服裝企業大規模引進飛梭織機生産蕾絲終釀苦果,目前國內蕾絲市場已由90年代初的産品供不應求演變為白熱化競爭,絕大多數生産企業經營處於保本甚至虧損狀況。一些有識之士為此急呼,當前仍熱衷於引進該類設備的地區應切實降溫,停止盲目引進和重復建設。

    據了解,國內紡織服裝企業引進飛梭織機主要是生産蕾絲花邊,而蕾絲花邊主要是應用於婚紗、晚禮服、內衣和一些時裝。90年代初,國內蕾絲市場呈供不應求之勢,台灣一些企業看好國內市場,將蕾絲生産線轉移至廣東、江蘇、浙江等服裝大省,大約有300多條生産線。從1996年開始,國內紡織服裝企業紛紛加入到這一生産領域,青島、上海和廣東潮汕地區開始引進飛梭織機生産蕾絲,引進規模從初期的幾條生産線發展到目前的幾十條成批引進,如廣東名瑞集團僅引進瑞士“蘇拉”生産線就達到20多條,且機型均是最先進的4040IIP,年産蕾絲達100萬碼以上。國內其他地區的引進勢頭也有增無減。來自歐洲飛梭織機的最大製造商的內部消息稱,該公司1996-1998年在土耳其市場一年可銷150多條生産線,近兩年已停止對土耳其的出口而轉向中國。目前國外大的製造商都瞄準了中國市場,且銷售十分紅火。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瑞士“蘇拉”織機生産線在國內已超過150條,“鐳射”生産線近100條,日本“平崗”織機不下100條,還有義大利、西班牙等國産品,加上臺港企業向內地轉移的蕾絲生産線,估計目前國內蕾絲生産線已超過800條。

    而蕾絲市場需求並未隨生産線的急劇擴張而出現擴大,盲目引進和重復建設帶來的是“僧多粥少”的尷尬局面。同時,在設備大規模引進後,其裝機、維修以及售後服務等未能同步跟上,很多引進設備未能達到原設計的生産能力和技術水準。現在,國內蕾絲的銷售價格已降至底線,多數企業只能是保本或虧本經營。

    一些業內人士認為,彩電、空調、VCD等産業企業間重復引進、重復建設最終導致相互殘殺、俱敗俱傷,這是十分慘痛的教訓,紡織企業引進飛梭織機的盲目勢頭如不加以遏制,勢必重蹈覆轍。他們指出,進口飛梭織機費用昂貴,如“蘇拉”、“鐳射”每條生産線大約在50-60萬瑞士法郎,“平崗”生産線需200萬日元,在當前形勢下,想引進飛梭織機的企業需“三思而行”,儘量減少重復引進。已引進生産線的企業亟需開發新品種,開拓市場空間,如可針對婚紗、晚禮服的特性,開發服裝布料等等,最大限度地降低産品種類單一,市場過度集中給企業帶來的經濟損失。

    新華社 2001年05月22日

相關新聞

外經貿部強烈抗議美方單方面扣減我紡織品配額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