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地産業直面SARS挑戰與機遇

    “由於房地産的投資與消費特性不同於一般性的耐用消費品,受到SARS影響的空間需求會隨著疫情的緩解而逐步釋放出來。應該説,房地産市場受SARS疫情影響最大的還是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促使人們重新思考家庭、社區、城市以及整個人居環境的真正含義,以及房地産業如何為社會大眾創造更符合健康和生態標準的人居環境。”

    清華大學房地産研究所所長劉洪玉教授日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這樣説道。

    劉洪玉認為,一個房地産開發項目往往要經歷兩到三年的開發建設週期,在這麼長的一個開發過程中,開發商通常會提前考慮某些風險因素可能導致的拖延而在進度計劃中提前設置了緩衝時間。也就是説,如果SARS疫情持續的影響時間在六個月以內,不會對開發商的投資計劃造成太大的影響。因此從投資和供給角度來看,SARS的短期衝擊並不會影響房地産已有投資計劃的持續開展。

    

    他説,百姓的住房需求,是人類活動中最基本的生産和生活要素,不會因為SARS的短期影響而有所減少。此外,由於空置房屋的存在,百姓購房消費的時間性不是很強,因此也不會顯著影響房地産市場的供求平衡。

    

    劉洪玉指出,從短期來看,SARS疫情對商品房供給數量影響不大。如果疫情在六月份得到根本控制,七月份能恢復正常的生産活動,只會對年內商品房竣工面積數量造成一定影響,但對市場的當前和潛在供給影響不大。房屋租賃受到了SARS疫情的較大衝擊,但由於當期可出租房屋佔全部可出租房屋存量的比例只在百分之十五左右,因此短期內也不會導致太大數額的租金收入損失。

    

    劉洪玉認為,當前,中國政府把進一步擴大普通住房和經濟適用房的供給仍然當作了“培育新的消費熱點和經濟增長點”的重要措施。從這種意義上來説,房地産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不會因為SARS的影響而削弱,反而會進一步增強。

    

    同時,從長期的角度來看,還需要進一步加強房地産管理與服務。物業管理在此次阻止疫情傳播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促使人們重新認識物業管理服務在保障社區安全、衛生等方面的重要性。

    

    另外,由於存在人多地少的矛盾,中國當前的城市建設中土地利用強度不斷提高,高層、高密度、高容積率建築增加,但對環境容量是否超過最大負荷研究不夠。在人們意識到化學污染、物理污染的同時,對危害性更大的生物污染、精神健康重視不夠。因此,SARS疫情會令處於快速發展中的中國,認真研究思考“社會經濟與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真正內涵,從而對人居環境、區位選擇、建築型式、屋宇設備、建築材料、基礎設施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這位房地産專家認為,SARS疫情揭示了現代城市居民生活觀念和行為習慣中的很多弱點,相信經過SARS這一突發事件的衝擊,人類會重新認識很多生活中的細節,包括人們的日常衛生習慣。而這些無疑能促進中國社會文明的進步和發展,推動以改造人居環境為己任的房地産業邁向新的臺階。

    中新社 2003年05月27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