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三角洲15城市經濟發展對比分析

長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最大的經濟核心區之一,位於大陸海岸線中部、長江入海口,自然條件優越,區位優勢明顯,經濟基礎良好,科技和文化教育事業發達。區域內共有1個直轄市——上海,3個副省級城市——南京、杭州、寧波,11個地級城市即江蘇省的蘇州、無錫、常州、鎮江、南通、揚州、泰州和浙江省的湖州、嘉興、紹興、舟山,共計15個城市,土地面積10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的1%;人口7534萬人,佔全國的5.9%。

  改革開放以來,長江三角洲地區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經濟社會得到前所未有的迅速發展,成為全國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2001年,長江三角洲地區實現國內生産總值16981億元,佔全國的17.7%;完成財政總收入3350億元,佔全國的20.4%;外貿出口739.4億美元,佔全國的27.8%;實際利用外資160.7億美元,佔全國的32.3%;每人平均GDP達22537元,相當於全國平均水準的3倍。常州作為長江三角洲地區的主要城市,經濟與社會同樣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八五”、“九五”期間,國內生産總值平均增長速度分別達20.7 %和10.6%,分別快於全國平均速度8.7個和2.5個百分點。然而,如果將常州置身於整個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展的大格局看,卻面臨著前有標兵、後有追兵、不進則退、小進也退的嚴峻形勢。為此,我們收集整理了2001年長江三角洲地區15個城市主要經濟指標,並對其綜合經濟實力、工業化進程以及外向化程度等進行了粗淺的分析。 
為便於分析和對比,我們根據各地的城市規模、經濟總量與財政實力,將十五個城市劃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國內生産總值超過1000億元、財政收入超過100億元、每人平均GDP超過20000元,共包括上海、蘇州、杭州、無錫、寧波、南京六個城市;第二層次——國內生産總值超過500億元、財政收入超過40億元,共包括紹興、南通、常州、嘉興、揚州和鎮江六個城市;第三層次——國內生産總值低於500億元、財政收入低於40億元,共包括泰州、湖州、舟山三個城市。

  一、綜合實力分析

  ——上海市經濟總量穩居第一層次首位。在第一層次各城市中,上海市成為名符其實的領頭羊,各項主要經濟指標穩居首位,且遙遙領先於其他城市。2001年,上海市完成國內生産總值4950.8億元,財政收入1995.6億元,分別佔第一層次六城市合計的40.9%、68.1%;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37382元,領先於第2位的無錫市6134元,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更是高達40.3%,領先於第2位的南京市22.5個百分點。蘇州市經濟總量列上海之後居第2位,2001年國內生産總值達1760.3億元,財政收入達208.9億元。在第一層次其他各市中,杭州、無錫、寧波、南京分別以1568.0億元、1360.1億元、1312.7億元和1150.3億元分別列經濟總量的第3至第6位;南京、寧波、杭州和無錫分別列財政收入的第3至第6位,但城市之間差距相對較小,最高的南京市為204.8億元,最低的無錫市為141.9億元。

表一:第一層次各城市綜合實力對比

城市

國內生産總值(億元)

三次産業比重

財政收入

(億元)

每人平均GDP

(元/人)

財政收入佔GDP比重%

上海

4950.8

1.747.650.7

1995.6

37382

40.3

蘇州

1760.3

5.256.838.0

208.9

30384

11.9

杭州

1568.0

7.150.642.3

188.5

25074

12.0

無錫

1360.1

4.055.240.8

141.9

31248

10.4

寧波

1312.7

7.654.837.6

190.3

24213

14.5

南京

1150.3

5.147.647.3

204.8

20597

17.8


  ——第二層次尚未形成明顯的領頭羊。在經濟總量方面,2001年,紹興、南通分別完成國內生産總值822.5億元和809.3億元,列第二層次的前兩位;常州、嘉興分別為672.9億元和604.3億元,在第二層次中處於中游水準;揚州、鎮江則分別以505.5億元和502.7億元居後兩位。常州的財政收入、每人平均GDP及財政收入佔GDP比重在第二層次中處於領先地位,其中,財政收入達75.3億元,分別高於紹興、南通12.9億元和8.5億元;每人平均GDP達19704元,分別高於紹興、南通707元和9375元;財政收入佔GDP比重達11.2%,分別高於紹興、南通3.6個百分點和3.0個百分點。常州市之所以財政收入領先而經濟總量卻處在第三位,我們粗略分析其中的原因,除了一些非經濟因素難以剖析之外,就純經濟含義而言,常州市産業結構中一産比重相對較低,而第一産業一方面增加值率較高(一般達55%左右,相當於二産的2-3倍),另一方面提供的財政收入卻很低,這一高一低導致了地區經濟總量與財政收入的不同步。雖然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可以大致反映一個地區經濟結構和整體效益的優劣程度,但GDP總量的高低還與産業結構、所有制結構等有很大的關係。

表二:第二層次各城市綜合實力對比

城市

國內生産總值(億元)

三次産業比重

財政收入

(億元)

每人平均GDP

(元/人)

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

紹興

822.5

9.858.132.1

62.4

18997

7.6

南通

809.3

16.848.534.7

66.8

10329

8.2

常州

672.9

7.056.636.4

75.3

19704

11.2

嘉興

604.3

10.555.234.3

53.5

18223

8.9

揚州

505.5

13.348.738.0

40.7

11205

8.1

鎮江

502.7

6.655.338.1

40.8

18852

8.1


  ——第三層次實力相對較為薄弱。列為第三層次的三個城市,不同程度存在著城市規模小、農業比重高、經濟實力弱等情況,雖然近年來湖州等地依託自身特色,經濟發展勢頭良好,但與長三角地區其他城市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2001年,泰州、湖州、舟山分別完成國內生産總值450.0億元、385.0億元和126.7億元,財政收入38.5億元、29.5億元和12.4億元,在長三角地區十五個城市中均處於後3位;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分別為8.6%、7.7%和9.8%,在十五個城市中分別列10位、14位和第8位;從每人平均GDP看,湖州、舟山和泰州分別列第11位、第12位和第15位,其中,泰州市僅為8958元,是十五個城市中唯一低於萬元的城市。

表三:第三層次各城市綜合實力對比

城市

國內生産總值(億元)

三次産業比重

財政收入(億元)

每人平均GDP

(元/人)

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

泰州

450.0

15.348.036.7

38.5

8958

8.6

湖州

385.0

13.153.933.0

29.5

15031

7.7

舟山

126.7

26.134.139.8

12.4

12893

9.8


  二、工業化進程分析

  ——從産業結構看,各市對工業經濟的依賴程度均較高。2001年,長三角地區第一産業在國民經濟中所佔比重為6.4%,低於全國平均水準8.8個百分點;二産所佔比重為51.5%,高於全國平均水準0.4個百分點,其中工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産總值的45.7%,高於全國平均水準0.5個百分點;三産所佔比重為42.1%,高於全國平均水準8.5個百分點。15個城市中,有13個城市三次産業比重呈二、三、一格局分佈(上海與舟山為三、二、一分佈);除南京和舟山外,其他各市工業增加值在經濟總量中所佔比重均超過40%,其中,紹興、蘇州、常州、無錫在50%以上。

  ——從每人平均GDP看,大多數城市處於工業化中、高級階段。美國經濟學家H錢納裏等曾運用多國模型對每人平均經濟總量與經濟發展階段的關係進行研究,結論是每人平均GDP在1200—2400美元之間,經濟發展處於工業化初級階段;每人平均GDP在2400—4800美元之間,經濟發展處於工業化中級階段;每人平均GDP在4800—9000美元之間,經濟發展處於工業化高級階段(1998年標準)。按現行匯率計算,2001年,上海市每人平均GDP已超過4000美元,無錫、蘇州、杭州、寧波、南京在2400美元至4000美元之間,常州、紹興、鎮江、嘉興、湖州、舟山、揚州、南通在1200美元至2400美元之間,泰州則在1200美元以下;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各市的每人平均GDP則相應要高出2-3倍。如果用匯率法計算的每人平均GDP對照上述標準進行比較,將得出長三角地區大多數城市經濟發展尚處於初級階段的結論,這顯然與實際情況不相吻合。結合購買力平價法進行分析,可以認為長三角地區大多數城市經濟發展正處於工業化中高級階段,上海、寧波、蘇州等市則開始向發達經濟的初級階段邁進。

  ——從就業結構看,工業化特徵較為明顯。2001年末,長三角地區15個城市三次産業就業結構為27.7:39.7:32.6,其中,第一産業勞動力比重低於全國平均水準22.3個百分點,第二産業勞動力比重高於全國平均水準17.4個百分點,第三産業勞動力比重高於全國平均水準4.9個百分點。第二産業就業比重最高的依次是蘇州、無錫、寧波,分別達49.4%、48.9%和47.6%,最低的是舟山市,達25.4%,也高於全國平均水準3.1個百分點。三個層次城市的就業結構呈較為顯著的梯度分佈,第一層次三次産業勞動力比重為20.4:42.1:37.5,已經接近於高收入國家1960年水準,其中,上海市已接近高收入國家1980年水準;第二層次三次産業勞動力比重為35.3:39.3:25.4,接近於中等收入國家1995年水準;第三層次三次産業勞動力比重為41.2:28.9:29.9,接近於中等收入國家1980年水準。常州市三次産業勞動力比重為26.3:45.1:28.6,二産比重高於長三角地區平均水準5.3個百分點,高於全國平均水準22.8個百分點。

  三、經濟外向度分析

  ——第一層次外貿出口集中度較高。2001年,上海、蘇州、杭州、寧波、南京、無錫六個城市完成外貿出口628.1億美元,佔全國外貿出口總額的23.6%,佔長江三角洲地區的85.0%,其中,上海、蘇州兩市分別達276.3億美元和123.1億元,在長三角地區處於前兩位;列外貿出口第3至第6位的城市分別是杭州、寧波、南京和無錫,2001年自營出口額分別達到72.8億美元、62.5億美元、57.5億美元和36.0億美元。第二層次六市完成外貿出口97.5億元,其中,嘉興、常州、南通超過20億美元;第三層次三市外貿出口額均在6億美元以下,最高的湖州市為5.8億美元。

  ——出口依存度與珠三角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2001年,長江三角洲地區出口依存度達36.0%,高於全國平均水準13個百分點,其中,列3位的蘇州、上海、南京分別為57.9%、46.2%和41.4%,杭州、寧波、嘉興三市也超過30%。然而與外向型經濟走在全國前列的珠江三角洲相比,還存在相當大的差距。2001年,珠三角地區12個城市出口依存度高達84.8%,其中半數以上城市超過60%,列前三位的東莞、深圳、中山分別達271.5%、158.7%和99.5%。珠三角地區國內生産總值佔全國的10%,低於長三角地區7.7個百分點,而外貿出口額卻佔全國37.1%,高於長三角地區9.3個百分點。

  ——引進外資與珠三角地區平分秋色。近年來,長江三角洲各城市著力營造良好的設施環境、政策環境、社會環境和市場環境,吸引了一大批國際著名跨國公司紛紛進入投資辦廠,項目的檔次、品質和規模不斷提高,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2001年,長三角地區實際利用外資160.7億美元,在總量上超過了珠三角。兩大經濟區在吸引外資方面各具特色,珠三角地區表現為各城市引資規模相對比較均衡,12個城市中有6個城市實際利用外資超過10億美元,最高的深圳達36.0億美元,最低的南海市也達到2.5億美元,高低之差為14.4倍;長三角地區吸引外資則比較集中于上海、蘇州和無錫三市,去年,三市共引進外資117.9億美元,佔長三角總量的73.4%,而其他城市都在10億美元以下。長三角地區引資最多的是上海市,達74.1億美元,最低的為舟山市,僅1141萬美元,高低之差達到649倍。

  四、區域經濟分析

  ——上海成為全國特別是長三角地區經濟發展的龍頭。20世紀最後十年的發展,特別是浦東的開發和開放,使上海市金融、資訊、技術等各種優勢得到越來越充分的發揮,在長江三角洲地區乃至全國經濟發展中的龍頭地位無可取代,外商投資的輻射中心作用更是日益顯現。2001年,上海市以全國1%的人口、不足全國0.1%的土地面積,提供和創造了全國5.2%的國內生産總值、12.2%的財政收入和11.9%的外貿進出口額;同樣,上海市的人口和土地面積僅佔長江三角洲地區的17.6%和6.4%,而上述三項指標卻佔到長江三角洲地區的29.2%、59.6%和44.2%。

  ——蘇南各市受上海經濟輻射程度呈梯度排列。蘇南地區特別是蘇錫常地區近年來經濟的快速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上海的經濟輻射,得益於浦東的開發開放,這一點,從蘇南地區各城市經濟發展狀況的不同,也可以得到一定的印證。從表四可以看出,隨著與上海距離的拉大,滬寧線上的各城市即蘇州、無錫、常州和鎮江(南京本身為大都市,不在此範圍內),其反映經濟總量、地方財政實力特別是外向型經濟的各項指標,都呈現明顯的逐波下降趨勢,這些數據從側面反映了蘇南各市接受上海經濟輻射的程度隨距離的延伸而呈現明顯的梯度遞減態勢。

表四:滬寧線鎮江以東各城市主要經濟指標

城市

國內生産總值(億元)

財政收入

(億元)

出口額

(億美元)

實際利用外資

(億美元)

土地面積

(平方公里)

年末人口

(萬人)

上海

4950.8

1995.6

276.3

74.1

6341

1327.1

蘇州

1760.3

208.9

123.1

30.2

8488

580.8

無錫

1360.1

141.9

36.0

13.6

4650

435.9

常州

672.9

75.3

21.7

6.2

4375

341.5

鎮江

502.7

40.8

7.5

3.3

3843

266.6


  ——浙江各市城鄉居民收入普遍高於江蘇。長江三角洲區域橫跨滬、蘇、浙一市兩省,不同的省市之間,經濟發展模式和狀況有一定的區別,城鄉居民收入水準更是存在較大差異。2001年,上海市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12883元,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達5850元,在長三角地區處於領先位置;浙江6市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平均達10752元(簡單算術平均值,下同),領先於除蘇州以外的江蘇其他各市,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達5011元;而江蘇8市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平均為8631元,分別落後於上海4252元、浙江6市2121元;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達4470元,分別落後於上海1380元、浙江6市541元。

表五:長江三角洲地區各城市居民收入對比

城市

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元)

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元)

城市

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元)

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元)

上海

12883

5850

蘇州

10515

5730

 

 

 

無錫

9454

5520

寧波

11991

5362

常州

9406

4719

嘉興

10920

5350

南京

8848

4300

杭州

10896

4896

南通

8485

3900

紹興

10669

5343

鎮江

7698

4248

舟山

10161

4422

泰州

7439

3649

湖州

9872

4695

揚州

7205

3690

(江蘇省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 2002年12月05日


長江三角洲十四城市居民收支比較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