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工分業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

    分工分業不僅促使兼業化的農民專業化,而且會促進土地經營的集中和農業生産規模的逐步擴大,對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意義重大。

    從全球範圍看,農民就業一般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專業化經營的就業模式。這類國家自然資源豐富,農場經營規模較大,農民分工高度專業化。另一種是高度兼業化經營的就業模式。這類國家的特點是農業資源匱乏,農戶規模小,農民大都採取兼業化的方式進行農業生産經營活動。

    我國農民就業基本屬於後一種類型。我國耕地戶均僅0.5公頃,農戶經營規模小、兼業化程度較高。2001年全國農村勞動力總數為4.8億人,據測算,其中大約有2.2億從事非農産業和外出打工,留在農業領域內從事種養業生産2.6億勞動力,按現有科技、機械化水準,實際只需要1.9億勞動力,還有7000萬勞動力屬於富餘勞動力。也就是説,在農業生産經營中,這2.6億勞動力絕大部分採取兼業化的經營方式。

    因此,提升城市化水準,是轉移富餘農村勞動力的關鍵,而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有一新的思路,就是要對農民進行分工分業。除了繼續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鼓勵農村富餘勞動力外出打工外,對留在農業領域內的勞動力,也要改變其“小而全”、“大而全”的生産經營方式,進行分工分業,逐步形成專業化的生産經營方式。換言之,在城市化的格局下把現在的兼業農戶分解,進行職業上的分化,實現農民身份的多種轉變,即由單一的農民轉變為農業生産者、經營者,非農産業的生産者、經營者和城市市民。分工分業為農民創造大量脫離土地的就業機會,一方面可以使兼業化的農民專業化,讓他成為某個領域的服務者和其他領域的被服務者;另一方面又反過來促進了土地經營的集中和農業生産規模的逐步擴大。

    所謂農民分工是指破除把農民的職業分工限定在第一産業、甚至單純種養業的狹隘概念,形成包括初級産品生産、加工和運輸等各個生産經營環節的專業化生産經營的現代化觀念,對農業生産要素進行優化配置和産業組合,實現農産品的生産、加工、流通的專業化規模經營。

    所謂農民分業是要對農民的就業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通過農民的分業,走工業化、城市化的路子,通過加快城市化進程,加快發展二、三産業,促進更多的農民向非農産業轉移,讓部分農民向市民轉變。

    促進農民分工分業是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促進廣大農民走向小康的必由之路。農民身份轉變實現的過程,也就是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出去的過程,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以工促農、以商興農、以城帶鄉、城鄉互動的良性迴圈。

    為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實現農民的分工分業,應做好五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實施農民就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基本思路是:把農民就業問題的著眼點從局限于農村內部轉移到放眼城鄉全局;把轉移渠道從局限于鄉鎮企業轉移到走農村工業化和城鎮化相結合的道路;把轉移方式從局限于就近轉到就近與跨區域跨城鄉相結合。二是農民分工分業也要發揮區域比較優勢。農民分工分業不是一步到位的,要根據不同區域進行不同的戰略性調整。東部應儘快推進大量的兼業農民向農業種養大戶、非農産業生産者、經營者和城市居民的身份轉變。中部應進一步細化農民在農産品生産經營各環節的分工,發展專門生産。西部地區可以採取發展特色農業的分工分業模式。三是進行戶籍制度改革,加快城市化進程,允許農民自主進城定居。四是促進農村土地使用權流轉。在尊重農民意願的前提下,鼓勵和支援農戶之間進行的轉包、轉讓、互換等土地流轉。五是加強政府引導,完善管理服務。開展多種形式的職業培訓,逐步建立起職業培訓與農民分工分業相銜接的機制,減少盲目性。

     《人民日報》 (2002年10月28日

    


山東為300萬勞動力尋找就業崗位
勞動力供求市場:中高級技能人才供不應求
充裕的勞動力是中國優勢
張車偉:轉型中的中國勞動力市場
石廣生:較長時間內中國將保持勞動力價格優勢
遼寧勞動力需求回升
我國勞動力市場持續供大於求
勞動力流動對市場發育、經濟增長的影響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