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行業:駕馭出口天地寬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各類商品包裝用量急劇增加,包裝行業發展很快。統計數據表明,2001年,我國包裝工業總産值達到2376億元,在國民經濟40個指標行業中從墊底的位置上升到今年的第15位。我國正逐步成為包裝大國。

    市場前景廣闊

    據對縣以上包裝企業的不完全統計,我國包裝企業有2萬多家,創造了300多萬個就業崗位;在一些地方,包裝工業已成為當地支柱産業,企業規模、設備水準和産品品質都接近國際水準。

    我國包裝行業的興盛,一方面緣自國內市場對包裝産品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面是由於出口産品大幅增加的拉動。目前,包裝行業每年承擔著3萬多億元國內商品和1000多億美元出口商品的包裝任務。隨著中國加入WTO,産品出口將進一步擴大。據初步預算,我國主要出口産品,如服裝紡織、機械製造、農産品等都將有較大幅度增長,每年可望增加出口額80億美元至100億美元。産品出口的增加,必將帶動相應産品包裝的大幅增長。

    據統計,全球近年包裝材料與容器的消費市場規模在8000億美元左右,美國已超過1200億美元,領先於其他國家。如按每人平均包裝消費金額看,日本為617美元,美國為463美元,都遠遠高於中國。

    有關專家認為,中國包裝行業差距的背後蘊涵著生長潛力。

    機遇與挑戰並存

    我國包裝工業的迅速發展引起全球矚目,不久前,世界包裝組織和國家經貿委已批准在我國建設世界包裝組織亞洲包裝中心,目的就是想在亞洲形成一個集研發、製造、貿易、資訊等於一體的行業中心。目前,全球包裝市場8000億美元的份額主要被美國、日本、德國等國家為數不多的大型企業集團佔領,亞洲包裝中心可以搭建一個世界包裝産業向中國轉移的“平臺”,為世界包裝業登陸中國提供高層次、全方位的載體。

    目前,世界著名跨國包裝企業如瑞典的利樂公司、美國的國際紙業、OI公司、澳大利亞的ACI公司、法國的聖戈班公司等都來華投資辦廠。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我國包裝工業與國際包裝界接軌的步伐,同時也使國內包裝業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

    中國加入WTO後,産品的內在品質和包裝裝潢上的競爭也將日趨激烈。如工藝品、旅遊品、禮品及出口産品的包裝裝潢,就顯得更加重要。從綜合水準看,我國包裝行業在現代包裝基礎工業水準、高新科技含量等方面,與發達國家相比有較大差距。據海關、國檢局、經貿委等部門統計,1998至2000年,我國因包裝不善導致的經濟損失每年都在70億美元以上。

    把握趨勢做強産業

    首先,環保將成為包裝業的主旋律。包裝業在迅速發展的同時,也成為最大的污染型、資源浪費型行業之一。據統計,美國城市垃圾中包裝垃圾佔35%以上,日本高達45%,歐盟各國分別在30%—50%之間;我國估計至少在15%以上,並且呈上升勢頭。環保成為企業樹立聲譽和提高産品知名度的一個重要的戰略要素。有資料表明,截至去年底,我國綠色包裝企業已接近1000家,行業投資超過80億元,年總産值達30億元,為我國企業在國際市場“破壘”積蓄了力量。

    其次,向國際標準看齊。一些世界知名企業的産品能長期領先全球,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的産品普遍引入了國際標準。因而,採用國際包裝標準是增強包裝企業産品國際市場競爭力的潛力所在。

    第三,以設計提高競爭力。發達國家商品包裝的設計充分體現了美觀、實用、環保等“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其産品往往俏銷。相比之下,國內的包裝設計比較脆弱,許多企業産品包裝的外觀設計甚至包裝的結構、材料的設計都要拿到國外去做。同時,這也給包裝企業留下了極大的市場空白。

    第四,靠品牌贏取市場。人們普遍認識到,品牌這種無形資本的經營比資本經營境界更高。當前,消費者品牌意識日益增強。在發達國家,企業無形資産佔資産比重已達50%—70%,有的甚至達到3—5倍。

    最後,規模是企業生存的必由之路。目前,市場上符合標準的環保型包裝材料價格都比傳統包裝材料高出一倍左右,小型綠色包裝企業面臨生存困境。業內專家指出,從目前形勢看,年産5000萬件(以500ml餐盒為基準)以下的企業已經很難長期經營下去,生産能力過億件才是企業的立足基點。與此相適應的是設備生産企業千方百計地改進工藝,使生産成本大大降低,實現規模化效益。

    《人民日報》 2002年10月21日

    


中國向包裝強國邁進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