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展覽巨鱷試水中國  

     是幫助者還是挑戰者,還是尋求共贏之路?中國的展覽業者正在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今年晚些時候,德國人將把一系列他們運作多年並成功的展覽題目移植到上海,這些展覽的展出地點也無一不被選擇在那個德國人出資投建的目標直指亞洲第一的展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這是國內第一個中外合資經營的展館。

    “外資展覽公司移植過來的展覽將對國內展覽業界帶來巨大的衝擊,以他們的展覽理念、行銷網路到國內參與競爭,將使國內展覽業者的生存空間被壓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集團公司副總裁梁文之語氣讓人感到大兵壓境。

    外資産業巨頭們從未放鬆對中國市場的關注,在耐住寂寞多年守候在門外之後,最終獲得中國政府的通行證。歐洲的展覽業巨鱷又一次重復上演了這樣的故事。德國多家展覽巨頭聯手投資興建的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建設面積已完成55000平方米,第一期竣工是這個故事最新的情節。

    目標“亞洲第一大展館”的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是外國展覽巨鱷在華取得的最大突破,外方獲得這項巨大投資的管理權,事實上在上海,義大利米蘭博覽、法國巴黎博覽等專業公司早已開設辦事處,等候著機會,上海在未來的幾年中極有可能變成歐洲展覽巨頭的競賽舞臺。

    “歐洲專業展覽公司移植展覽給國內帶來衝擊,這只是一方面,”一位展覽業資深人士説,他説更嚴重的在外方獲得了展館的管理權之後,在展館場地使用上,中外展覽公司之間如何協調就變成了一個敏感話題。

    “外方擁有展館的管理權,就獲得了一種特殊的優勢,”這位人士説,去年上海市的一家展覽組織醞釀籌備一次展覽,但在申請使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場地時,外方認為博覽中心幾個月前已經辦過相同內容的展覽,在場地方面不是很支援,無奈之下,他們向市政府方面尋求協調,最終在市政府調節下才獲得解決。

    如何協調好中外展覽公司雙方的利益關係,將是擺在上海市有關方面面前的一道難題。

    “對於發展的中國來説,我們是一個幫助者。”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的主要投資者之一——漢諾威展覽公司的一位高層人士在“CeBIT Asia 2002”展會期間提出了這樣的觀點,他説:“我們的目的是要幫助中國的展覽業,開發市場,我們要把已經在德國取得成功的展覽理念、銷售網路帶到中國來。”

    外資展覽公司究竟是幫助者還是挑戰者,這個問題會有一個清晰的答案嗎?

    外方取得主動權

    規劃面積達23萬平方米的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是國內第一座中外合資興建的展覽場館,目標直指亞洲第一。

    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地點選擇在了上海浦東邊緣,與浦東國際機場相距較近,未來的磁懸浮列車也會從這裡穿過。中心的規劃大致如下:計劃用地100萬平方米,建設18個場館,場館面積23萬平方米。目前一期修建了5個場館,每個場館面積11000平方米,每個場館耗資1000萬美元。

    歷史上國內的展館多為政府投資,或是中資企業獨資,以公共設施的形象出現。但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卻第一次引進了外資,中外雙方控股各50%。中方50%的股權以土地形式錶現,控股方為浦東土地控股發展,外方的50%股權以現金投入方式實現,由三家德國展覽公司共同持有,他們分別是——漢諾威展覽公司、慕尼黑展覽公司、杜塞爾多夫展覽公司,據説最終的投資目標將超過10億元人民幣。

    選擇與外資興建大型展館,是上海市為應付展館緊缺難題的騰挪之舉,其中也可以看到他們的創意。

    在新國際展覽中心未建之前,上海有4家展覽場地:歷史悠久的上海展覽館,面積僅數千平方米;由光大集團投資興建的光大展覽中心,展覽使用頻率很高,但面積也僅15000平方米;上海貿促會投資的上海國際展覽中心,面積也僅18000平方米;另外還有的就是由美籍華人投資的世貿商城,面積也不是很大。

    “拼盤展覽”是兩年一度的人氣頂旺的上海車展的特色之一,“場館分散,條件不一,每次廠商參展都為搶得好場館爭得火藥味十足。”上海市展覽協會的一位人士説,場館的分散也給觀眾帶來了極大的不便,每一次的車展,觀眾都不得不在幾個場地之間奔波,觀展變成了一件很辛苦的事。

    大型展覽場地的空白其實是上海市有關方面的一塊心病,受資金方面的制約,早在10年前他們就曾考慮以合資形式建設大型展館,先後與英國、美國洽談,均未有所獲。1995年以後,德國漢諾威等幾家大展覽公司介入此事,但後又受中國政策的影響,以及選址、股份等一系列相關問題的拖延,此事直至2001年才最後敲定,中外雙方于2001年11月5日正式啟動了這家新展館。

    在這次合資中中方選擇的三家外資展覽公司在展覽方面各有優勢,其中杜塞爾多夫展覽公司的專業特長是舉辦輕工類産品展覽,而漢諾威展覽公司則以經營重工類産品展覽題目而著稱,慕尼黑展覽公司的展覽題目傾向於科技産品。

    外資在華獲准參與興建展館是第一次,同樣這也是漢諾威展覽公司等第一次在海外投資建設展館,足見這一計劃的重大性。

    在這場合作中,外方在管理方面取得了主動權,按照德方幾家公司的要求,雙方最後簽署協議時規定:德方擁有展館的管理權,且擁有50年。

    打造亞洲第一展館難度很大

    “23萬平方米只是他們的一個目標,但要最後完成難度很大。”梁文對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有自己的看法,梁是籌集中的北京新國際展覽中心的籌建辦公室主任。按照他的説法,到2001年以前國內一次展覽對展館面積的最大需求不會超過12萬平方米,因此説來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從現在到最後的建設完成時間跨度會很大。

    “他們肯定會採取邊修建邊觀察的策略,看市場的發展情況和展覽的需求,”梁文認為他們會採取這樣的戰略。

    德國人到上海的行動肯定是有長遠眼光的,他們不會只顧眼前利益,因為眼前的利益非常有限。“將德國展覽業的一些模式帶到中國,從而培育這裡的市場。”德國漢諾威市市長施瓦德梯格認為中國的展覽市場更需要的是培育。

    一組公佈的數字顯示,2001年中國展覽産業的收入為40億元規模,為經濟發展創造的産值約合360億元人民幣,産值佔中國GDP的0.004%,而在德國這一數字達到480億馬克,佔其GDP比例接近1%,中國的展覽業在亞洲也不如新加波、香港更成熟。

    接下來今年秋季一系列漢諾威展覽的中國拷貝版將是有益的市場開拓,據説除了資訊技術展覽,下一階段移植過來的題目還將包括環保(ITED)、金屬加工、能源。

    外資參與展覽建設的破冰之舉從另一個角度也對上海的展館場地市場提出了挑戰。2001年“上海車展事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兩年一度與北京輪番舉行的上海車展是由亞視來操辦的,當有關方面按慣例一樣進行展覽招商時,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以黑馬的姿態出現,它的出手一招就是在場地價格上比原來亞視招展的報價便宜40%,在這一制勝武器之下,很多汽車廠家紛紛撤出亞視車展,而倒向年底的漢諾威車展,最終的結果兩年一度的上海亞視車展第一次在上海夭折,而漢諾威車展卻成功得以舉辦。

    實現多贏

    共同的利益使雙方走到一起,但強烈的東西方理念對撞下,一路走來會一帆風順嗎?

    “辦展覽公司可以,但就展館建設應該謹慎對待,要認真分析外商的附加條件,”梁文的觀點傾向於展覽業的大門開放適度,他認為對於是挑戰者還是幫助者這個問題應該站在更高的層次上去看,只有多贏才會是一個更好的結果,共贏是大家共同的希望。

    在多贏這個概念上,在上海投資興建場館的三家德國展覽公司做了有益的嘗試,據説他們在舉辦一系列的展覽時,都按慣例與中方有關展覽公司合作運營,採取分成制,這種機制即保證了中國展業者的利益所在,也有利於外方投資者更好的被中國市場所接受。(張念慶)

    《北京青年報》2002年9月9日


“展覽經濟”崛起上海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