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個人收入差距正在拉大

    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稅到僅次於營業稅的地方第二大稅種,個人所得稅的強勁上升勢頭顯示了市民收入的增加。通過採訪發現,高、中、低收入人群已逐步形成棗核狀,從個人所得稅徵收情況反映出的個人收入差距正在拉大。參照記者採訪到的數據,對比一下您的個人所得稅單,您應屬“個稅棗核”的哪一部分?

    “個稅棗核”

    在形成在地稅組織的個稅中比較穩定的是居民工資、薪金所得部分,他們構成了個稅收入的主體。工資、薪金所得項目採用超額累進稅率,在北京地區每月工資薪金收入扣減1000元後的費用就是“應納稅所得額”。如果我們把月工資薪金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居民稱為較低收入階層、1500元到6000元稱為中等收入、6000元以上為高收入的話,便會發現“中等收入”的居民佔納稅主體的50%。以去年1到3季度豐臺地稅局的統計數字為例,其中稅率在5%(月工資收入1500元以下,1000元以上人群)的稅款2674萬元,佔工資薪金項目的38.89%;稅率在20%到45%(月工資薪金收入在6000元以上人群)的稅款有898萬元,佔13.06%;而稅率在10%到15%即工資薪金月收入在1500到6000元之間人群的稅款3303萬元,佔48.04%,將近一半。這種情形有點像“棗核”,不過棗核的“肚子”還不夠大,收入較低的豐台區底部過大,而東城、西城等收入較高的區縣頂部又過大,實際是一個正在形成的棗核。稅收專家認為,從國家和北京的收入情況及我國的稅收體制來看,這種“棗核”是符合實際情況和比較合理的一種形式。

    居民總體收入上升

    中等收入人群不僅構成了個稅的繳納主體,而且呈迅速增加的趨勢,顯示了居民總體收入水準的增加。西城區2000年1到11月個稅工資薪金所得38260萬元,其中工資薪金月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納稅人提供的個稅有8992萬元,比1999年同期減少2103萬元,減幅為18.95%。而“中等收入”居民繳納的稅款則高達17100萬元,比1999年增加7609萬元,佔工資薪金項目的比重也上升了9.3個百分點。東城區的情況與此類似,低收入者繳納個稅1516萬元,比1999年減少317萬元,所佔比重也下降了4.8個百分點;中等收入者則繳納個稅11260萬元,比1999年增加4524萬元,所佔比重增加了0.2個百分點。這些中等收入者形成了“個稅棗核”的中腹部位。由於這部分人群收入限定在1500到6000元之間,所以其稅收的增長主要來自於納稅人群的增長。稅收的增長顯示了中等收入人群有了顯著擴大。

    收入差距正在拉開

    來自高收入者的個稅收入迅速增加是另一重要特點。西城地稅的統計數字表明,2000年1到11月工資薪金稅率在20%到45%(即月工資薪金收入6000元以上)的個稅收入從1999年的6276萬元猛增到12168萬元,增長將近一倍,所佔工資薪金項目的比重也由1999年的23.3%上升到31.8%。其中稅率在40%(月工資薪金收入超過81000元到101000元)和45%(超過101000元)的真正高收入者貢獻的稅收增幅則高達396.77%和339.47%。由於這部分人群收入差距較大,其稅收額度較高,所以其稅收的增長一方面來自於高收入群體的增加,説明更多中等收入的“白領”步入了自己創業的企業家行列,同時也顯示了收入差距有逐漸拉開的趨勢。專家認為,由於統計資料主要來自於地稅和工資項目,如果加上利息稅、股息、偶然所得等項目,高收入者的納稅額將更高,因為近年來工資收入差距雖有所拉大,但更主要的差距來自於股息、利息收入和大量的往往無法統計的偶然性所得。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更多的高收入者將出現,同時收入差距也將進一步拉大。但在任何國家,高收入者都是少數,作為“尖頂”,這部分在個稅棗核中的比重不宜過大。相反應該儘量擴大“棗核中腹”部分人群所佔比重,這樣既能提升居民總體收入,也對防止收入差距過大起到一定作用。

    北京晨報 2001年01月22日

相關新聞

中國壟斷行業的高收入現狀有望終結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