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內外專家“會診”碭山梨  

      4月上旬,應碭山縣酥梨種質資源省級自然保護區管委會的邀請,安徽省內外的20多位專家,聚集梨都碭山共商生産綠色食品,應對加入世貿組織後的挑戰。

    碭山90萬畝耕地,水果面積就佔了70萬畝,每年生産酥梨10億多公斤,是全國聞名的水果生産大縣。近幾年價格一直呈現走低態勢,農民豐産不增收。以王獻溥為首的20多位專家,通過實地考察後認為,要擺脫這種困境,就要圍繞發展酥梨經濟開展生態建設、科技創新及産業化經營,重振梨都雄風。

    從源頭抓起,果園不追施化肥,不使用化學農藥,多施餅肥、農家肥、人造牧草綠肥,以生物多樣性防病蟲害,生産出地地道道綠色食品。他們仔細算了一筆賬,每年每畝梨園冬季要剪掉400至500公斤枝條,把這些枝條粉碎後加一些輔料,可以生産400公斤鮮香菇,40公斤幹菇,收入可達1200元到1600元,純效益可達800元,其下腳料是優質肥,相當於有機肥1000至1500公斤。這樣還要施什麼化肥呢?農民不僅賺錢,而且以樹養樹,以地養地,何樂而不為呢?

    優中選精,生産出符合國際標準的優質水果,以品質勝數量。碭山酥梨已有2500多年的栽培歷史,已變異出不少精品,要擴大這類品種面積,下狠心砍掉一般化的品種,適量引進優質洋品種。目前,碭山的梨樹大都在二層至三層,授粉、管理麻煩。可搞一層結構,幾個自然主枝,便於通風,利於光照。最好讓酥梨進大棚,有了大棚可以控制樹的産量,比如定1000個花芽,每個花芽定一個果,這樣標準化生産,光照、水分是相同的,著色、形狀、大小結果差別就不大,並能提前早熟,搶佔國際大市場。

    建立産後處理的生産線。碭山酥梨含水量高、酥脆,要防止失水不好吃,辦法之一是上蠟,可以防止微生物侵蝕,不受污染,提高貯存品質;辦法之二是利用濕冷庫,投資少,比較適應碭山酥梨的貯存。

    同時,把保護、科研、教育、資源開發、生態旅遊有機地結合起來。碭山50萬畝連片梨園,春天是花海,夏天是綠洲,秋天是果山,一年三季有獨特美景,如若綜合利用好,那將會增加很多收入。

     《市場報》 2002年04月30日

    


什麼是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
吉林省五年內全力打造綠色食品産業
綠色食品 農業發展的亮點
綠色食品企業離不了原料基地支撐
“綠色食品”未必“純天然”
安徽首批無公害農産品通過認證
我國綠色食品市場日漸受寵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