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我國天然橡膠缺口越來越大 過度依賴進口危害大
中國網 | 時間:2006 年7 月11 日 | 文章來源:經濟參考報

中國橡膠協會會長鞠洪振日前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按照農業部規劃,到2010年,我國天然橡膠總産量只有75萬噸。國産天然橡膠的自給率不足1/3,這將造成我國天然橡膠高度依賴進口。

資源匱乏 缺口長期存在

天然橡膠是我國橡膠工業的主要原料和戰略物質,但是我國天然橡膠資源匱乏,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而且價格居高不下,輪胎生産等橡膠企業不堪重負。

鞠洪振指出,2005年,國內天然橡膠與合成膠總消費量超過360萬噸(天然橡膠與全成膠的使用量為1:1),而國産天然橡膠只有50萬至51萬噸,遠遠不能滿足需求,長期依賴進口。據海關統計,2005年我國天然橡膠的進口量高達141萬噸,加上邊貿進口量,總進口量為150萬噸左右,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天然橡膠進口國。

據了解,我國橡膠園主要在海南和雲南兩地。截至2005年末,全國天然橡膠的種植總面積916萬畝,開割面積705萬畝。其中農墾橡膠種植面積565萬畝,民營種植面積351萬畝。2005年海南受18號颱風影響,天然橡膠減産八萬噸左右,颱風刮倒的橡膠樹要完全恢復需要三至五年的時間。這些數據表明,天然橡膠作為一種緊缺的工業原料,缺口越來越大的事實將長期存在。

天然橡膠業問題頗多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黃循精教授説,一方面,我國天然橡膠資源匱乏,另一方面,我國天然橡膠業存在諸多問題,制約了我國天然橡膠業的發展。

一是低産膠園比例過高。目前,我國橡膠園每畝産膠不足50公斤的老膠園有195萬多畝,尚未開割的新膠園近300萬畝。尤其是民營膠園科技水準低,品种老化,割膠工藝落後,生産潛力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

二是天然橡膠種植區域佈局不合理,種植品種單一老化。雖然早在1904年我國就已經引進了巴西橡膠樹,但是規模化種植卻是新中國成立以後。在橡膠樹的種植過程中,由於當初農場對橡膠樹的生長、産膠條件及種植環境的認識不足,選擇了在颱風頻繁的海南東部種植橡膠樹,造成了海南橡膠基地種植不合理,橡膠樹的品種單一、老化,優良新品種推廣速度慢,高等級標準膠長期依賴進口,這也是我國天然橡膠産品結構與市場需求的突出矛盾。

三是天然橡膠産業的整體效益不高。天然橡膠産業的主要産品是橡膠和木材,副産品有種子油等,而我國對橡膠樹木的生長和蓄積量卻未得到重視。而馬來西亞傢具業所用的木材70%至80%是橡膠木,馬來西亞每年出口約20億美元的橡膠木傢具。

四是橡膠加工廠規模小,系列産品開發能力不強。我國農墾種膠企業,無論橡膠的種植面積大小,都建有自己的橡膠加工廠,年産50多萬噸幹膠,由324座加工廠加工生産,年平均生産能力僅為1600多噸。而東南亞天然橡膠主産國的橡膠加工廠年加工能力一般都在萬噸以上。橡膠加工廠規模小,造成了加工成本高,産品性能差,新技術難以規模推廣,這也是我國天然橡膠産品結構與市場需求的突出矛盾。

過度依賴進口危害大

鞠洪振指出,天然橡膠過度依賴進口造成的危害應引起重視。首先,天然橡膠資源數量受制於人。如果有人操縱、限制對中國出口天然橡膠,那麼我國的輪胎、汽車橡膠配件、膠鞋等涉及以橡膠為原料的生産企業將被迫停産,行業引起混亂;其次,價格上受到制約。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已組成聯合提價的“鐵三角”,再加上東盟其他國家,如果形成國際橡膠行業的“歐佩克”聯盟,我國只有被動接受天然橡膠的價格。

他用事實分析,2005年上半年,進口天然橡膠的平均價格為每噸12000元左右,到下半年,就上漲到15000元以上。今年上半年攀升至20000元,目前,狂漲到26000元至28000元。預計天然橡膠的價格仍將繼續上漲。這裡除國際因素漲價外,國內也有高關稅和人為炒作的問題。國家對天然橡膠的價格無法調控,只能無奈接受。目前,受原油價格的影響,合成膠的價格也在上漲,每噸達16400元至16800元。而我國40%以上的合成膠也需要進口。

鞠洪振針對上述橡膠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緩解天然橡膠供需矛盾的建議。他説,第一,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對橡膠樹的樹種和種植、加工技術進行改造。我國種植天然橡膠樹的土地緊缺,到毗鄰國家進行種植,雖然種植週期長,但從長遠看,不失為緩解我國天然橡膠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徑。此外,應把國外開割週期短,産膠多的橡膠樹引進國內,對老樹進行更新;第二,扶持民營橡膠業的發展,挖掘國內的生産潛力,這是最現實的增産辦法。雖然民營橡膠的種植園分散,樹种老化,單産低,畝産僅有70多公斤,但民營橡膠的發展潛力大。如果幫助民營膠農搞好規模化種植,技術上再加以指導,使其提高畝産,提高加工品質,至少可以緩解天然橡膠緊缺的燃眉之急。(記者:殷麗娟 俞儉)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國
阿里巴巴公司庫
商業資訊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