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十一五”末中國紡織業自主創新能力將得以提高
中國網 | 時間:2006 年6 月27 日 | 文章來源:中新網

中新社北京六月二十六日電 到“十一五”末,中國紡織工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將得到較大提高,産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節能降耗、環境保護取得實質性進展,在更高層次上形成以品質、創新和快速反應為主體的産業競爭優勢,構築起符合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要求的産業發展模式。

記者今日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和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在京召開的貫徹《紡織工業“十一五”發展綱要》(以下簡稱《發展綱要》)會議上了解到,隨著中國國民經濟及相關産業發展,紡織品服裝內需消費將持續增長。衣著類紡織品仍將不斷增長。根據二0一0年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比二000年翻一番的預期目標,未來五年中國國內每人平均衣著類纖維消費仍將保持較快增速。

此外,家用紡織品的消費需求也將隨著房地産業及旅遊業的增長不斷擴大。據測算,城市化水準每提高一個百分點,新增城市人口約為一千五百萬人。隨著“十一五”中國城鎮化建設加快,家用紡織品需求總量將大幅增長。

還有,隨著中國汽車、建築、衛生、水利、農業、交通、能源等相關産業的發展,將帶動産業用紡織品消費的不斷增長,預計到二0一0年産業用紡織品纖維消費量將比二00五年增加二百多萬噸。

同時,《發展綱要》對“十一五”末紡織工業主要經濟指標作了預測,對節能降耗和環境保護指標提出了約束性目標要求。預計到二0一0年,紡織纖維加工總量將達到三千六百萬噸,其中國內纖維消費量約佔纖維加工總量的百分之七十五。紡織品服裝出口額將達到一千八百億美元。噸纖維耗電量比二00五年降低百分之十,單位産值的纖維使用量比二00五年降低百分之二十,噸纖維耗水量比二00五年降低百分之二十,單位産值的污水排放量比二00五年降低百分之二十二。 (記者 閆曉虹)

中國紡織工業發展存在自主創新能力弱等五大問題

中新社北京六月二十六日電 記者今日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和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在北京聯合召開的貫徹《紡織工業“十一五”發展綱要》會議上了解到,當前中國紡織工業發展中共存在五大主要問題。

會議指出,“十五”期間紡織工業雖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但由於行業規模大,經濟主體多元化突出,市場競爭力表現差異較大,無論是在技術、管理、創新還是國際化水準等方面都存在較大差距,特別是經濟轉型過程中長期積累的矛盾和問題依然很多。首先,自主創新能力薄弱。研發能力和研發資金投入的不足阻礙了紡織工業産品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的提高。

其次,整體技術裝備水準尚需進一步提高。中國紡織行業運作的整體技術裝備水準與世界先進水準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第三,粗放型增長方式依然存在。部分地區和企業片面追求規模、産值的高增長,盲目鋪攤子,“同構性”發展,而人才、技術和管理水準的提升滯後,使産業技術結構、産品結構失衡,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狀況沒有得到根本改善,企業持續發展能力不足。

第四,自主品牌和行銷網路建設滯後。國內高檔紡織品服裝市場大多被國際知名品牌和二線品牌所佔據。紡織品服裝出口是以貼牌加工為主,自主品牌産品的比重很低,尤其是還沒有知名國際品牌,缺乏對出口行銷渠道的控制力。貼牌加工出口企業獲得的利潤大約只佔産品全部市場利潤的百分之十左右。

最後,應對國際貿易摩擦的能力不足。中國紡織行業和企業對國際貿易環境變化和諸多形式的貿易保護、貿易摩擦所産生影響的系統研究還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缺乏應對各種形式貿易保護和貿易摩擦的有效措施,在充分利用WTO規則保護自己方面經驗不足,抵禦突發事件和防範風險能力較弱。同時,預警機制與行業自律體系不完善,沒有建立起良好的紡織品服裝出口市場秩序,行業標準、技術法規等尚未完全與國際接軌,企業社會責任體系尚不健全。 (記者 閆曉虹)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國
阿里巴巴公司庫
商業資訊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