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06年4月物價平穩 房價股價等資産價格不斷攀升 預警
中國網 | 時間:2006 年6 月14 日 | 文章來源:中國網

一、景氣指數繼續回落,宏觀經濟並未出現過熱跡象

今年一季度GDP增長10.3%,與經濟增長速度較高的2004年一季度持平,特別是一些經濟指標出現了較快的增長,引發了社會各界對可能出現的經濟過熱傾向的憂慮。我們根據國家資訊中心監測預警系統有關指數和趨勢圖分析,認為宏觀經濟並未出現過熱的跡象,3月出現的有關經濟指標增速加快是一次短期波動。4月份主要宏觀經濟經濟指標增勢有所減緩,表示經濟景氣動向的一致合成指數繼續回落,宏觀經濟沒有繼續上升的勢頭,從而初步驗證了3月份經濟增長明顯加快只是短期波動的判斷。這表明經過近年來增加對薄弱環節的投資,中國經濟增長潛力進一步提高,經濟運作的穩定性越來越好。

在先行合成指數的構成指標中,經季節調整後的財政支出、商品房新開工面積、鋼産量等同比增速持續加快,另外三個先行指標,逆轉後的企業産成品資金佔用、生鐵産量和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等增速出現回落。受這兩方面因素的影響,先行指數上升的勢頭在4月份有所減弱。

在一致合成指數的構成指標中,經季節調整後的工業增加值、發電量、財政收入等增長率依然下降,導致一致合成指數繼續下滑,但降幅較3月有所減小。

從先行合成指數與一致合成指數的構成指數,以及趨勢圖可以看出,兩大指數雖然延續了前期的走勢,但幅度明顯減弱。這種變化有可能意味著,未來一個時期宏觀經濟運作將處在一個較為穩定的平臺上。

與一致合成指數的這種變化相似,4月份反映宏觀經濟運作狀況的綜合警情指數繼續在綠燈區橫向調整,從而進一步表明當前經濟總體運作狀況良好,並未出現過熱的跡象。從綜合警情指數的10大構成指標看,4月份其冷熱狀態與3月份完全一致,顯示了經濟運作的穩定性較好。

當前經濟增長與2004年上半年出現的經濟“過熱”相比,相同之處一是貨幣信貸快速增長為投資增長提供了資金條件;二是以房價過快上漲為標誌的房地産市場出現過熱勢頭;三是地方投資項目居高不下,地方政府的投資熱情較高。但是,在看到這些情況的同時,更應看到兩者間的差別。一是投資熱點行業不突出,上次重點調整的行業今年都沒有出現明顯反彈;二是煤電油運供求緊張狀況明顯緩和,經濟增長的潛力在提高;三是部分行業産能過剩已經或開始顯現,並産生了一些負面的影響,各經濟主體對部分行業過熱的後果有了比較清醒的認識。

二、實體經濟指標增幅有所減緩,金融運作環境依然寬鬆

在反映當前中國宏觀經濟運作的指標中,描述實體經濟運作狀況的一些主要指標走勢出現減緩的跡象,描述金融運作環境的一些主要指標依然較為寬鬆。這种經濟運作狀況是前些年所未曾遇到的。

1.部分實體經濟指標增幅減弱

一季度進出口、投資等描述實體經濟運作狀況的指標出現較大的漲幅,導致社會各界對新一輪經濟過熱的憂慮。但從4月份的情況看,這些指標的漲幅出現回落,經季節調整後,未出現大幅度上漲的情況。

進出口增速雙雙下降,外貿順差仍保持較大規模:1-4月份對外貿易同比增長24%,漲幅與一季度的25.8%相比,回落1.8個百分點。經季節調整後的進出口增速連續7個月出現下滑。4月份當月進口增長15.3%,出口增長23.9%,進口增速是今年以來增長率最低的月份,出口增速是僅次於2月份的第二個低增長的月份。受此影響,前4個月外貿順差為337.6億元,其中4月份為104.5億元,儘管比3月份下降,但仍保持較大規模。

固定資産投資仍然保持較快增長。1-4月份城鎮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29.6%,漲幅比一季度的29.8%回落0.2個百分點,但仍處於較高水準。經季節調整後的固定資産投資增速從4月份開始出現小幅反彈。

在固定資産投資分類中,地方項目投資、新開工投資規模繼續保持較高增長,而且資金到位情況良好。這意味著固定資産投資的慣性較大,未來一個時期仍將保持較快增長。分行業看,煤炭、鐵路等行業投資繼續保持較高增速,表明國民經濟瓶頸産業繼續得到改善,未來經濟增長潛力將進一步加強,而電力、鋼鐵等投資過剩産業的投資增速繼續減緩。

工業增加值增速在高位上出現回落。1-4月份全國規模以上企業工業增加值累計增速為16.7%,與一季度相同。但2-4月份工業增加值增長率月同比增速由20.1%和17.8%降至16.6%。經季節調整後的工業增加值增速與月度增速相同,連續3個月回落。

工業企業運作持續向好,季節調整後的企業銷售收入增速仍小幅下行。1-4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5.5%,今年以來累計增速呈逐月遞增勢頭。但是,由於前4個月各月累計增速都低於去年所有月份,季節調整後,企業銷售收入增速仍呈下降態勢,在黃燈區中部繼續小幅下行。

今年前四個月,企業利潤增長勢頭良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477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2.1%,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8個百分點;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174.88,比一季度提高3.56點,較去年同期提高9.27點。4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帳款凈額和工業産成品資金27597億元和1286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9.8%和17.2%,分別較3月末下降0.9和0.5個百分點。

居民消費意願繼續提高,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保持升勢。4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775億元,比去年同月增長13.6%,增速比上月提高0.1個百分點,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12.9%,比3月份低0.4個百分點。季節調整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保持小幅上行態勢,繼續在綠燈區運作。1-4月份累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去年同期增長13%,比一季度高0.2個百分點。

能源需求穩步增長,發電量增速平穩。1-4月份,規模以上發電企業發電量為8175.29億度,同比增長11.1%,累計增速和一季度持平。4月份當月規模以上發電企業發電量2116.6億度,同比增長11.2%,比3月份略高。經過季節調整後的發電量增速走勢平穩,繼續位於黃燈區。

2.各種物價指數走勢基本平穩

物價是反映市場供求的重要指標。雖然受國際市場原油和其他初級産品價格上漲的影響,國內企業生産成本面臨較大的上漲壓力,但生産率的提高和下游企業激烈競爭的結果,往往消化部分成本,從而使CPI走勢基本平穩。

CPI小幅回升,但仍處於相對低位。4月份CPI同比上漲1.2%,比上月回升0.4個百分點。經過季節調整後,CPI仍呈現小幅回落的態勢,位於綠燈區下沿。目前,CPI漲幅已連續13個月保持在2%以下,遠低於200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將全年CPI漲幅控制在3%的目標。1-4月份,CPI累計同比上漲1.2%,比去年同期低1.6個百分點。受食品價格上漲及資源類産品、公共服務價格上調的影響,未來CPI可能會緩慢回升,但空間有限。

生産資料價格指數(PPI)繼續走低。1-4月份,PPI累計上漲2.6%,比去年同期低3.1個百分點,其中4月份PPI同比上漲1.9%,漲幅比上月低0.6個百分點。在工業品出廠價格中,生産資料出廠價格同比上漲2.6%,比上月下降0.9個百分點,生活資料出廠價格同比下降0.4%,比上月多下降0.1個百分點。目前PPI的走低主要原因在於多數工業産品供大於求,工業企業存在産能過剩。PPI的走低表明來自成本推動方面的通脹壓力明顯降低。

3.主要金融指標仍保持較快增長

2005年“寬貨幣、緊信貸”的金融格局在今年年初以來轉變為“寬貨幣、松信貸”,金融機構貸款意願增強,資本充足率約束作用弱化,主要金融指標保持較快增長。

M2繼續保持較高增長,M1增速略有回落。4月末,M2餘額31.37萬億元,同比增長18.9%,增幅比3月末提高0.1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高4.8個百分點;M1餘額10.64萬億元,同比增長12.5%,增幅比3月末低0.2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高2.5個百分點。

人民幣貸款繼續猛增。4月末,人民幣貸款餘額同比增長15.5%,比3月底提高0.8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高3個百分點。經過季節調整後,人民幣貸款同比增長14.9%,比上月提高0.5個百分點。4月份人民幣貸款投放延續了一季度猛增的勢頭。當月新增人民幣貸款3172億元,同比多增1750億元,是歷史同期最高水準。從貸款部門結構看,居民部門貸款增長持續放緩,企業部門貸款增長持續提速。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門貸款餘額同比增長15.9%,比去年同期高4.6個百分點。就貸款期限結構來看,不論是用於滿足企業流動資金需要的短期貸款與票據融資,還是用於滿足企業固定資産投資需要的中長期貸款,均多增較多。當月,非金融性公司新增中長期貸款1120億元,同比多增668億元;新增短期貸款472億元,同比多增589億元;新增票據融資892億元,同比多增331億元。

4.寬鬆的貨幣供給導致房價、股價等資産價格不斷攀升

根據各國的經驗,在本幣匯率升值背景下,如果貨幣供應過於寬鬆,積累下的通貨膨脹壓力,不在消費價格上表現出來,必然會將價格壓力轉向資産價格。2005年以來,我國貨幣供應持續寬鬆,由於CPI受限于消費品供大於求格局,以及政府對資源産品和公共産品價格的控制,上漲幅度有限。但大量資金流向了我國房地産市場,造成房地産價格的上漲。今年一季度,我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漲幅達到5.5%,同比漲幅超過10%的有3個城市,分別是:大連15.6%,呼和浩特14.4%,深圳10.4%。

寬鬆的貨幣也為股價上漲創造了條件。今年以來,隨著股權分置改革的推進、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和經營業績的改善,在寬鬆的貨幣環境下,我國股票市場迎來了新一輪上漲行情。今年一季度,上證指數由1 月初的1180.96 點,上漲到4月末的1440.22 點,累計漲幅達22%。

三、宏觀經濟政策應注重防範資産價格較快上漲

實體經濟指標增幅減緩,表明其受經濟週期規律的影響較大,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一些指標的漲幅已經出現週期性的回落。而較為寬鬆的金融運作環境,主要受外匯儲備過快增長及外匯佔款大量增加的影響。在寬鬆的金融環境下,經濟擴張期會明顯延長,經濟運作的風險主要不是表現在實體經濟過熱或物價上漲上,而是表現在資産價格上漲的壓力進一步增加。宏觀經濟政策的思路應該在繼續防止貨幣信貸和投資過快增長的同時,加大力度控制外匯儲備的過快增長和防止房地産價格進一步上漲。

1.促進進出口的協調增長,緩解貿易順差

在出口方面,我們將面臨越來越多的國際貿易摩擦問題;在進口方面,將面臨國際上石油、礦産品、糧食等重要戰略資源的價格與供給保障問題。因此,在促進進出口繼續適度增長的同時,要注意防止外貿衝擊對經濟增長和波動所可能産生的負面影響。應由關注貿易順差轉向貿易平衡,由關注貿易額轉向提高貿易品質、增強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在保持出口穩定增長的同時,著力改善出口的品質、結構和效益。支援自主性高技術機電産品出口,提高勞動密集型出口産品檔次和附加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自願性商品出口。繼續促進出口市場多元化,分散出口市場過於集中帶來的風險。著力提高加工貿易的産業層次和加工深度,增強國內配套能力,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的加工貿易。

要堅持實行進出口基本平衡的政策,積極擴大進口。通過降低進口關稅等政策措施,適當增加先進技術、關鍵設備及零部件和國內短缺的能源、原材料進口,加快建設國家戰略石油儲備制度。實施資源進口多元化戰略,擴大境外能源、原材料供應渠道。不僅要增加高資源含量商品的進口,也應適當增加最終産品特別是國內市場銷售的消費類商品進口。

2.逐步實現由資本引進型為主向資本輸出型為主的轉變,減少資本項下順差的過快積累

我國以往的對外開放是以資本、技術引進為主,今後的對外開放更多的是要注意資本輸出,逐步實現由資本引進型為主向資本輸出型為主的轉變,減少資本項下順差的過快積累。一方面,要加強對利用外資的引導,修訂《外商投資産業指導目錄》,適當提高外資進入門檻,通過提高外資進入中國市場的門檻來提高外資的品質,外資進入中國要符合中國的産業政策和科技進步政策。防止地方政府層層分解和考核利用外資指標。按照我國對WTO的承諾,儘快實現對外資企業的國民待遇原則,取消各種“超國民待遇”的優惠,把握好時機,積極穩妥地推進內外資企業稅制合併。同時,鋻於大量外資流入更多地將採用非FDI形式,而非FDI資本最為重要的特徵是其“流動性”非常強,其對流入國的衝擊力更強。因此,應加緊完善針對非FDI的監控體系,防止非FDI的大進大出對宏觀經濟和金融穩定的衝擊。另一方面,要加大實施“走出去”戰略的力度。以擴大境外資源合作開發為重點,加快完善境外投資促進和保障體系,加強對境外投資的統籌協調和風險管理,支援有條件的企業對外進行直接投資和經營。中國應該大大增加在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勞動密集型産業的投資,大大增加在資源生産國的資源消耗型産業的投資。這種投資,將有利於減緩中國出口過快的增長,增加有關國家對中國設備的需求,提升中國在國際分工體系中的地位。更有深遠意義的是,這種投資將大大減輕中國經濟發展對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

3.發揮價格的調節作用,促進國際收支的平衡

從國際經驗看,開放經濟條件下,儘管不能單純依靠匯率、利率等價格調節,完全解決國際收支不平衡問題,但不發揮價格的作用而過分依賴行政手段來調節資金流向與規模,成本高、效果差,還可能造成市場扭曲。為此,應繼續按照“主動性、漸進性和可控性”原則進一步完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逐步擴大匯率彈性,進一步發揮匯率在調節國際收支的作用。與此同時,要大力發展外匯避險工具,督促和引導企業增強匯率風險意識,學習積極運用各類金融工具管理風險。理順生産要素價格,加快調整資源性産品價格改革步伐,穩步推進土地、能源、電力等要素價格的市場化,切實落實土地、環境和勞動保護等相關政策法規,制止“零地價,低地價”等不適當優惠措施,逐步解決人為壓低要素成本帶來的價格扭曲和資源不合理配置。值得指出的是,解決當前我國國際收支不平衡的問題,關鍵是要擴大內需和加快結構調整,匯率調節等價格調節手段只能發揮輔助的作用。

4.切實落實九部門意見,調整住房供應結構、控制住房地産價格過快上漲

針對房地産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為進一步加強市場引導和調控,國務院辦公廳近日轉發了建設部等部門《關於調整住房供應結構穩定住房價格意見的通知》,提出了切實調整住房供應結構、進一步發揮稅收、信貸、土地政策的調節作用、合理控制城市房屋拆遷規模和進度、進一步整頓和規範房地産市場秩序、有步驟地解決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完善房地産統計和資訊披露制度等六個方面十五條具體措施。只有各地區、特別是城市人民政府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堅持落實和完善政策,切實負起責任,把調整住房供應結構、控制住房價格過快上漲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目標責任制,才有可能實現調整住房結構,引導合理消費,控制房價過快增長,促進房地産業健康發展。(國家資訊中心經濟預測部)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國
阿里巴巴公司庫
商業資訊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