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改革攻堅的兩大目標:進一步完善市場經濟體制與加快建立公共服務體制
中國網 | 時間:2006 年6 月6 日 | 文章來源:中國網

面對我國社會矛盾的變化,落實以人為本的改革觀,需要在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加快建立社會主義公共服務體制。換言之,“十一五”時期的改革攻堅,需要在繼續推進市場化改革的同時,加快建設公共服務體制。

1、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需要加快市場化改革進程。27年來,我國的市場化改革取得重大進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初步建立。但是,改革的任務還相當艱巨。目前,我國經濟增長方式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從多方面反映了經濟體制中的深層次矛盾仍然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市場化改革遠未到位。

(1)要素市場化改革不到位。由於要素市場的發育滯後,行政控制資本、土地等要素的問題還比較突出。目前,尚未形成資本、土地等要素的市場價格形成機制,這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不能得到充分發揮。這是我國過去反覆出現宏觀經濟大幅波動的體制根源。因此,加快推進要素市場化進程仍然是改革攻堅的重要任務。

(2)産權制度改革不到位。由於國有股“一股獨大”和過分集中的産權結構並沒有根本改變,大型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革以及壟斷行業的管理體制改革進展緩慢,加之非公有經濟發展的體制性障礙尚未真正解決,各類所有制企業公平競爭的機制沒有完全建立起來。因此,必須在産權制度改革中,建立和健全國有企業的産權結構,擴大壟斷行業的開放性,並進一步落實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所需要的經濟社會環境和制度保障。

(3)金融體制改革不到位。2005年,國有商業銀行的股份制改革有了重大進展,但金融體制改革總體上仍然滯後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整體進程。由於軟約束沒有得到完全消除,國有商業銀行尚未成為有效的市場競爭的主體,盲目競爭、違規放貸、監控不力等問題還比較突出;資本市場的各種不規範行為導致股市積重難返,潛在的金融風險仍然存在。因此,下一步的改革攻堅,還需要進一步加快推進國有商業銀行的股份制改革,加快規範發展資本市場。

當前,市場化改革不到位的原因很多,例如:第一,有些改革由於涉及利益關係和缺乏配套條件而難以推進,甚至還尚未破題;第二,改革到了“深水區”,由於多方面的原因,有些改革還沒有真正觸及深層;第三,改革到了全面調整利益關係的關鍵時期,由於受各方面利益的掣肘,再加上缺乏有效的改革協調機制,改革在推進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走形變樣。因此,目前我國經濟生活中的主要問題並不是市場化已經完成,或者市場化過度的問題。相反,是市場化改革不到位的問題。“十一五”時期加快市場化改革的任務相當艱巨。只有排除各種干擾,堅定地推進市場化改革進程,才能真正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經濟的可持續增長。

2、從滿足廣大社會成員的基本公共需求出發,加快建立社會主義公共服務體制。我國進入經濟社會轉型時期,利益主體和社會結構正在發生重要變化。隨著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的日益尖銳,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收入差距比較大、城鄉差距比較嚴重,就業、公共醫療、義務教育、社會保障等公共需求和公共服務方面問題比較突出的國家之一。面對這一嚴峻的現實,在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加快建立公共服務體制,擴大政府的公共服務職能,是解決錯綜複雜的社會矛盾和保持社會穩定的關鍵舉措。為此,要把建公共服務體製作為“十一五”時期改革攻堅的重大任務之一,從而使改革獲得更廣泛的社會支援。

(1)把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産品作為“十一五”時期公共服務體制建設的主要任務。未來幾年,解決好以下五個方面的問題尤為迫切:一是就業與再就業。要強化政府促進就業的公共服務職能,儘快建立多層次、多渠道的就業服務體系。二是公共衛生和初級醫療保障。目前,迫切需要進行制度的重新設計,使人們享有基本的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三是義務教育。“十一五”時期,實現義務教育的全部免費,已成為社會各界對政府的基本要求。四是社會保障。按照低水準、廣覆蓋的原則,“十一五”時期要努力將所有的社會成員納入社會保障體系。五是公共安全。應繼續加大力度切實解決生産、衛生、食品等公共安全方面的問題。

當前,困難群體的增多和利益受損,已成為一個客觀現實,並成為社會公平、公正的焦點問題之一。因此,“十一五”時期要著重解決好困難群體的問題,並建立困難群體的利益保護與利益訴求的正常渠道。

(2)“十一五”時期應當努力在建立城鄉統一的公共服務制度方面有重要突破。打破城鄉二元制度結構對有效縮小城鄉差距十分重要。“十五”時期,我國實現了城鄉稅制的統一,這是一個歷史性的突破。展望“十一五”,如果我們能夠在建立城鄉統一的公共服務制度方面有實質性進展,將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有重大作用。可喜的是,中央已經決定在2010年前在全面普及農村新型合作醫療、重點普及和鞏固農村九年義務教育,這將在很大程度上緩解農村的社會壓力。

3、充分估計基本公共産品的供給對“十一五”時期緩解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作用。從現實情況分析,基本公共産品的供給能夠有效地縮小貧富差距。例如,多年來教育與醫療費用上漲過快,大大高於中低收入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增長速度,並成為拉大貧富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有學者估計,在導致收入分配差距的各種因素中,教育因素大概佔20%左右。從城鄉的實際收入差距來看,這個比例可能更高。因此,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公共服務制度,將為縮小城鄉差距、破解“三農”問題提供有效途徑。(摘自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2006中國改革評估報告》)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